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上海光機所超強超短激光驅動新型光鑷研究取得進展

Nick 來源:中國科學院網站2019-01-22 我要評論(0 )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至展研究團隊在超強超短激光驅動新型光鑷(相對論渦旋刀)操控粒子束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研究團...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至展研究團隊在超強超短激光驅動新型光鑷(相對論渦旋刀)操控粒子束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研究團隊在三維PIC模擬中利用相對論圓偏振拉蓋爾—高斯激光第一次實現了新型光鑷——相對論“渦旋刀”,產(chan) 生空間周期性分布的電子團簇。該研究成果1月14日在線發表於(yu) 《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2,024801 (2019))。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頒給了A. Ashikin, G. Mourou 和D. Strickland,表彰他們(men) 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1970年,A. Ashikin第一次發明光鑷技術並將其應用於(yu) 生物學領域,實驗發現:利用連續激光的光壓可以實現微米量級粒子的加速和捕獲。1985年,G. Mourou和D. Strickland兩(liang) 人則發明了啁啾脈衝(chong) 放大(CPA)激光技術,開啟了相對論飛秒激光驅動等離子體(ti) 相互作用的大門。這兩(liang) 項都非常值得被授予諾貝爾獎,但它們(men) 之間並沒有那麽(me) 緊密的聯係。


該項研究中,王文鵬等研究人員利用相對論圓偏振拉蓋爾—高斯LG01 (σz = -1)激光直接將傳(chuan) 統的弱光領域內(nei) 的光鑷(1/2 NOBEL PRIZE)拓展到了相對論激光領域(1/2 NOBEL PRIZE),產(chan) 生了新型光鑷——相對論“渦旋刀”。研究發現這種相對論渦旋刀(電場)可以在每個(ge) 激光周期實現會(hui) 聚和發散,從(cong) 而可以驅動周期性電子團簇產(chan) 生。文中提出的單粒子模型很好地解釋了模擬中電子團簇形成的原因,並且發現這種渦旋刀操控電子的行為(wei) 依賴於(yu) LG激光中的軌道角動量參數l和自旋角動量參數σz。該相對論“渦旋刀”驅動操控的粒子束具有高電荷量、高準直性的特點且操控簡單,更容易獲得高品質束流,對粒子加速、超快電子衍射、超快電子成像、加速器中粒子注入、慣性約束聚變快點火、THz和X光輻射源產(chan) 生等應用具有重要意義(yi) 。


論文審稿人對該研究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jia) :“通過利用LG激光和固體(ti) 靶相互作用,作者發現了一種新的現象:作用過程中產(chan) 生了準直的電子噴流,利用‘渦旋刀’這種新技術可以將電子噴流裁剪成超短電子團簇。文章選題十分新穎,研究內(nei) 容會(hui) 激發感興(xing) 趣的物理學者去研究不同的領域,例如:光學、等離子體(ti) 、加速器等。……這種電子團簇在相幹輻射源產(chan) 生等其他方麵具有潛在的重要應用,值得讀者繼續挖掘研究。”


該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先導B類專(zhuan) 項等的支持。


 

圖:相對論渦旋刀驅動產(chan) 生周期性電子團簇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