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光源實驗室 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記者從(cong)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已於(yu) 近期逐步向用戶開放,其輸出功率高達10拍瓦,即1億(yi) 億(yi) 瓦,脈衝(chong) 壓縮後寬度達到飛秒量級。我國也成為(wei) 首個(ge) 實現10拍瓦輸出並能向用戶開放的國家。
超強超短激光是人類目前已知的最亮光源,其發展已經成為(wei) 國際科技競爭(zheng) 重大前沿之一,利用這種特殊的激光及其次級輻射源,科學家們(men) 可以對生物中活性成分的運動探測成像,揭示生命的奧秘;或研發激光質子刀,進行癌症治療;還可以用於(yu) 產(chan) 生反物質,一探天體(ti) 物理和宇宙起源……
上海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SULF)有個(ge) 詩意的名字:羲和。這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生下十個(ge) 太陽的女神。10拍瓦激光脈衝(chong) 聚焦產(chan) 生的光強,恰好相當於(yu) 10個(ge) 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總功率,匯聚在一根頭發絲(si) 上。
據介紹,“羲和”激光裝置2016年1月4日立項,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和上海市共同支持,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為(wei) 法人單位、上海科技大學為(wei) 共建單位。建設期間,科研團隊於(yu) 2017年成功研製了世界首台10拍瓦超強超短激光放大係統,在國際上首次實現300焦耳以上能量水平的寬帶激光放大輸出,脈衝(chong) 壓縮後寬度21飛秒。2019年,羲和激光裝置獲得激光中心波長800納米,輸出能量404焦耳,重複頻率3分鍾/發次,平均峰值功率11.7拍瓦,最高峰值功率12.9拍瓦的結果,再次打破世界紀錄。依托該裝置科研團隊成功研製了國際最大口徑鈦寶石晶體(ti) 等核心器件。項目取得的成果,被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列舉(ju) 為(wei) 國際上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發明以來在激光脈衝(chong) 功率提升方麵的取得第五大裏程碑式進展。
目前,“羲和”激光裝置麵向國內(nei) 外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ye) 開放,提供先進的物質科學與(yu) 生命科學研究手段,已與(yu) 數十家科研單位簽訂意向協議,正處於(yu) 從(cong) 實驗裝置轉向用戶平台的優(you) 化過渡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