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機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期在飛秒激光激發的雙光子光動力治療研究方麵取得進展,利用800nm近紅外一區生物光學窗口的飛秒激光開展了雙光子熒光顯微成像和活體(ti) 成像的研究,在實驗室實現了成像導航下的深度腫瘤的診療。
光動力療法(PDT)在臨(lin) 床研究和臨(lin) 床治療上都被證明是具有較好時空精準性的有效療法,已成為(wei) 臨(lin) 床腫瘤精準治療的重要新興(xing) 手段。傳(chuan) 統光動力治療由於(yu) 藥物的吸收波長在可見區,光對病變組織的穿透能力有限,使其在臨(lin) 床上的應用受到極大限製。
該實驗室研究團隊同香港科技大學合作,設計並使用了新型金納米雙錐負載光敏劑,利用納米雙錐在生物第一光學窗口的高效雙光子吸收和能量轉移,使光敏劑能夠高效產(chan) 生單線態氧殺傷(shang) 癌變組織細胞。通過對小鼠活體(ti) 肺部深度原位腫瘤的治療對比實驗,充分證實了雙光子光動力治療的效果,經光照治療後小鼠肺部腫瘤的生長即被明顯抑製,小鼠的生存期延長了一倍以上。該研究成果將促進雙光子光動力治療技術在臨(lin) 床上的應用。
該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揚帆計劃等項目的支持。相關(guan) 工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Nanoscale (Nanoscale, 2019, 11, 3386)。(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供稿)
(A)小鼠原位肺癌殺傷(shang) 示意圖;(B)小鼠原位肺癌細胞殺傷(shang) 活體(ti) 熒光像;(C)殺傷(shang) 後肺部剝離實物圖以及熒光圖;(D)治療過程中小鼠體(ti) 重變化;(E)經過不同藥物的治療後,小鼠的存活情況。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