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上主要的工業(ye) 大國都在進行產(chan) 業(ye) 升級,而現代工業(ye) 的升級與(yu) 激光技術密不可分。除了在生產(chan) 加工方麵發揮著巨大作用外,激光技術還在精確實時測量方麵有著重要應用,為(wei) 電子產(chan) 品尺寸、透明元器件曲率、汽車飛機等大型三維物體(ti) 的振動頻譜、軸承同心度、偏心度及振動等提供精準測量,大大提高了產(chan) 品產(chan) 量和生產(chan) 效率。
采用激光測量技術的手機玻璃曲率檢測示意圖
要實現激光精確實時測量在工業(ye) 領域的具體(ti) 應用,則離不開各類激光傳(chuan) 感器的研發和推廣。眾(zhong) 所周知,現代製造業(ye) 已經是一個(ge) 傳(chuan) 感器驅動的世界,幾乎在所有的製造過程中,精確的實時測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yu) 傳(chuan) 感器。在引入光學技術後,傳(chuan) 感器朝著更快速、更精確、更可靠的方向發展。與(yu) 傳(chuan) 統測量方式相比,光學測量傳(chuan) 感器,尤其是激光測量傳(chuan) 感器因其非接觸且快速測量的能力在工業(ye) 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最典型的應用例子就是高精度的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
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市場現狀
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常用於(yu) 長度、距離、振動、速度、方位等物理量的測量,還可用於(yu) 探傷(shang) 和大氣汙染物的監測等。通過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測量金屬薄片(薄板)的厚度變化,可以幫助發現皺紋、小洞或者重疊,避免機器發生故障;而在微小零件的位置識別、傳(chuan) 送帶上有無零件的監測、機械手位置(工具中心位置)的控製等方麵的應用,則可以確保設備、產(chan) 線的高效運轉;在灌裝產(chan) 品線上,可利用激光束反射表麵的擴展程序來精確的識別灌裝產(chan) 品填充是否合格,在監測數量的同時也能保證灌裝質量。此外,在絕對距離測量、相對位移測量、遠程振動測量或振動頻譜測量、輪廓檢測、厚度測量、曲率測量、透明物體(ti) 的厚度測量等方麵,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ou) 勢。
據數據顯示,國內(nei) 通用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市場規模已達120億(yi) ,且每年保持20%的增速,但99.87%的國內(nei) 市場被國外廠商占據,以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企業(ye) 居多,如美國通用電氣、邦納、德國西克、日本基恩士等等。這些企業(ye) 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升級以保持市場地位。我國工業(ye) 自動化係統集成商雖然對該器件的認知率超過95%以上,但由於(yu) 價(jia) 格昂貴、適配困難等原因,實際使用率不足10%。
與(yu) 國外先進企業(ye) 相比,我國傳(chuan) 感器技術在科研開發上要落後10年,在生產(chan) 技術上要落後15年。但近年來我國陸續製定有利於(yu) 傳(chuan) 感器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並建立了多個(ge) 傳(chuan) 感技術、機器人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也有千餘(yu) 家企業(ye) 選擇從(cong) 事傳(chuan) 感器的生產(chan) 和研發,國內(nei) 傳(chuan) 感器產(chan) 業(ye) 化進程隨之加快。目前國內(nei) 從(cong) 事激光傳(chuan) 感器的企業(ye) 多以中小企業(ye) 為(wei) 主,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大型企業(ye) 數量較少。代表性企業(ye) 既有一定規模的餘(yu) 姚舜宇光學、北京創想智控、武漢承拓電子等,也有如蘇州摯感光子等采用先進集成光學技術的新創企業(ye) 。
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介紹
目前已有很多技術能實現精確的光學位移測量,而工業(ye) 化的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一般采用激光三角測量法和激光回波分析法兩(liang) 種方法,此外還可利用彩色共焦和幹涉測量原理進行精確的位移測量。此外,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也被用來進行非接觸振動測量。但對於(yu) 特定的測量條件和測量要求,以上方法都各有缺陷。
對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而言,激光三角測量法適用於(yu) 高精度、短距離的測量,激光回波分析法則用於(yu) 遠距離測量。在當前的工業(ye) 機器人應用中,通常采用三角測量法,這種方法最高線性度可達1um,分辨率可達到0.1um的水平。
激光三角法是一種由角度計算得到單點或多維的距離測量。通過鏡頭將可見紅色激光射向被測物體(ti) 表麵,經物體(ti) 反射的激光通過接收器鏡頭,被內(nei) 部的CCD線性相機接收,根據不同的距離,CCD線性相機可以在不同的角度下“看見”這個(ge) 光點。根據這個(ge) 角度及已知的激光和相機之間的距離,數字信號處理器就能計算出傳(chuan) 感器和被測物體(ti) 之間的距離。
回波分析法則是通過激光發射器每秒發射一百萬(wan) 個(ge) 激光脈衝(chong) 到檢測物並返回至接收器,處理器計算激光脈衝(chong) 遇到檢測物並返回至接收器所需的時間,以此計算出距離值,該輸出值是將上千次的測量結果進行的平均輸出,即所謂的脈衝(chong) 時間法測量的,最遠檢測距離可達250m。
而在精確的振動測量方麵,常用的激光多普勒振動儀(yi) (LDV)的工作原理是在光學幹涉的基礎上,通過兩(liang) 束相幹光束I1和I2的疊加來進行測量。疊加後的光強不是簡單的兩(liang) 束光強之和,而且包括一個(ge) 相幹調製項。調製項與(yu) 兩(liang) 束光之間的路徑長度有關(guan) 。
盡管激光三角法測量位移相對簡單可靠,但其缺點是測量精度隨著測量距離和範圍的增大而降低,因此測量範圍受到限製。此外,還需要一定的開放空間來滿足三角法的測量需求,故無法實現在深溝或深孔中的應用。而激光回波分析法則適合於(yu) 長距離檢測,但測量精度相對於(yu) 激光三角測量法要低。在振動測量應用方麵,前麵這兩(liang) 種位移/距離測量技術的檢測能力(頻率範圍/振動量範圍/精度)比較有限。而LDV雖可進行非常精確的振動測量及瞬時位移測量,但是欠缺測量絕對位移或距離的能力,且成本也相當高。
激光傳(chuan) 感新方案
基於(yu) 這樣的現狀,摯感光子依靠核心團隊在光電通信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利用集成光學芯片技術的優(you) 勢開發了一種小型激光傳(chuan) 感平台,將這兩(liang) 種主流的傳(chuan) 感功能結合在一個(ge) 光學平台上,可實現位移測量和振動測量等多種功能,在保持高精度測量的同時還極大降低了模塊尺寸和成本。
目前光學元器件通常體(ti) 積大且價(jia) 格昂貴,並且在與(yu) 其他電子元器件的連接過程需要定製精確的裝配流程。而光學元件集成化可以使其在低成本的基礎上,實現更複雜的設計和更多的功能。集成光學芯片可以在一個(ge) 單一的光學基底上包含數十到數百個(ge) 光學元件,包括激光器、調製器、光電探測器和濾波器,現已成為(wei) 一種有效的解決(jue) 方案,為(wei) 現有和新興(xing) 市場提供創新的光學模組。隨著現代製造對光學傳(chuan) 感器技術需求的不斷增長,集成光學芯片可以簡化係統設計,使得傳(chuan) 感器可以進行更快速、更準確的測量,而且成本更低。
摯感光子的小型激光傳(chuan) 感平台原理圖
如傳(chuan) 感器平台的原理圖所示,具有不同延遲線的光學幹涉儀(yi) 最先在集成光學芯片上實現,並通過一個(ge) 一體(ti) 化封裝將集成光學芯片、激光二極管、探測器陣列和光學透鏡組成一個(ge) 小型化激光傳(chuan) 感模組。摯感光子自主研發的激光傳(chuan) 感平台通過專(zhuan) 有的數字信號處理(DSP)算法,可提供LDV技術中的瞬時位移、振動和光學相位測量等多種功能,此外還可以實現與(yu) 常規三角法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一樣的絕對位移/距離的測量, 並具有同等甚至更優(you) 的測量精度。
激光同軸位移傳(chuan) 感器(左)與(yu) 傳(chuan) 統的三角法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右)對比
基於(yu) 這一結合了瞬時位移、振動、光學相位測量和絕對位移/距離的測量的小型化激光傳(chuan) 感平台,摯感光子還研發了一係列的激光傳(chuan) 感模塊(見圖)。
據了解,摯感光子自主研發的MX-G係列激光同軸傳(chuan) 感器采用自主研發的非線性調頻連續波調製解調(FMCW)技術,基於(yu) 光學相幹接收原理,具有光功率極低(距離15cm外輸出光功率僅(jin) 需5mW)、動態測量範圍廣(可以測量從(cong) 幾厘米到4米範圍內(nei) 的物體(ti) )、測量精度高(1米外的位移測量,重複精度通常小於(yu) 0.01μm)、抗幹擾性強(隻對自身光源波長敏感,可以抵抗任何環境光的幹擾)、激光同軸設計(能夠測量傳(chuan) 統三角法傳(chuan) 感器難以測量的物體(ti) ,如盲孔)、敏感度高等優(you) 點。MX-G係列傳(chuan) 感器可測量的距離和範圍非常廣,卻能保持與(yu) 近距離測量相同的精度,這是傳(chuan) 統的三角法無法實現的。
MX-G係列激光同軸位移傳(chuan) 感器
摯感光子技術介紹,MX-G係列激光同軸位移傳(chuan) 感器的關(guan) 鍵部件是其光模組。它由激光器、光電探測器(封裝內(nei) )、集成光學芯片及光學透鏡組成。光學透鏡是可調的,並可根據不同的應用進行更換。標準配置的鏡片(直徑8.5mm)適用於(yu) 150mm的聚焦光束,光斑半徑為(wei) 0.05mm,當測量距離為(wei) 2米時光斑半徑為(wei) 1mm左右。如果用戶需要,還可以支持準直配置。例如安裝一個(ge) 直徑為(wei) 6.5mm的透鏡並支持準直型測量,光斑半徑為(wei) 3.5mm,可同時滿足用戶準直測量和較小光斑的需求。尤為(wei) 突出的一點是,這種技術能實現三角法無法完成的深孔測量。
深孔檢測示意圖
此外,MX-G係列激光同軸振動傳(chuan) 感器可實現納米級的遠距準確測振,測振頻率範圍及振幅靈敏度可與(yu) 常用LDV相當,具有光收發一體(ti) 、同軸測量、安裝方便、抗幹擾性強,不受粉塵或測量麵光強度變化影響等特點,可用於(yu) 喇叭振幅檢測、軸承振動檢測、車床振動監測、汽車振動檢測等方麵。
振動檢測示意圖
如文章開頭介紹,此類傳(chuan) 感器在測位移模式下可以直接進行透明物體(ti) (如薄膜,玻璃板或玻璃鏡頭)厚度的測量,而測振模式下(也是一種相位測量模式)則可以進行玻璃彎曲度的快速檢測。可以說,摯感光子的新型傳(chuan) 感技術和傳(chuan) 感平台代表了我國在工業(ye) 級激光傳(chuan) 感器技術方麵的一個(ge) 創新力。具體(ti) 的技術細節可通過他們(men) 的官網去了解。
資本湧入 前景廣闊
總體(ti) 而言,我國傳(chuan) 感器技術相對落後,但近年來我國陸續製定有利於(yu) 傳(chuan) 感器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並建立了多個(ge) 傳(chuan) 感技術、機器人國家重點實驗室。此外資本市場(包括政府的基金) 也加大了對激光傳(chuan) 感行業(ye) 的投入,良好的政策土壤與(yu) 資本關(guan) 注將為(wei) 傳(chuan) 感器企業(ye) 帶來良好的生存環境。
在未來,以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為(wei) 代表的的各類激光傳(chuan) 感器需求總體(ti) 將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而隨著國內(nei) 各項鼓勵政策的落實,激光技術的持續創新進步和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產(chan) 品性能的不斷提升,我國激光位移傳(chuan) 感器的大規模商業(ye) 化應用將很快成為(wei) 現實。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