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從科技發展趨勢分析美國為什麽一定要遏製華為

來源:劉鋒的未來課堂2019-05-23 我要評論(0 )   

轉自:劉鋒的未來課堂, 作者:《互聯網進化論》作者 ,劉鋒前言:某種意義(yi) ,21世紀國家間科技競爭(zheng) 的焦點就在於(yu) 對互聯網這個(ge) ”類

轉自:劉鋒的未來課堂, 作者:《互聯網進化論》作者 ,劉鋒

 

 

前言:某種意義(yi) ,21世紀國家間科技競爭(zheng) 的焦點就在於(yu) 對互聯網這個(ge) ”類腦巨係統”的控製和利用。互聯網有四個(ge) 重要的戰略核心,1.通訊係統--互聯網神經纖維 2.芯片--智能設備心髒 3,操作係統-智能設備的靈魂,3,社交網絡---互聯網神經元網絡,美國和中國在這四個(ge) 領域的比分總體(ti) 是3:1,美國目前針對的正是中國的那個(ge) 1。

2019年5月1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宣布因為(wei) 國家經濟緊急狀態,禁止企業(ye) 使用被視為(wei) 對國家安全造成風險的外國製造設備。同時,該命令指示美國商務部在未來150天內(nei) 製定法規和計劃。並且,美國商務部聲明,將把華為(wei) 及70個(ge) 附屬公司增列入出口管製的實體(ti) 清單。

這是近年來美國在世界各國大力推動限製華為(wei) 的情況下,對華為(wei) 進行的一次全麵升級封鎖行動,為(wei) 什麽(me) 美國要堅決(jue) 對華為(wei) 采取行動,除了表麵上的理由之外,如果從(cong) 互聯網的誕生和發展看,美國對華為(wei) 的限製有更深層次的戰略目的。

今天我們(men) 很多人大概忘記互聯網誕生並不是商業(ye) 和生活的助手,而是具有很強軍(jun) 事屬性的項目,互聯網可以說是美蘇冷戰的產(chan) 物。世界範圍,20世紀60年代都是一個(ge) 很特殊的時代。那個(ge) 時期,古巴核導彈危機發生,美國和原蘇聯之間的冷戰狀態隨之升溫,核毀滅的威脅成了人們(men) 日常生活的話題。

美國國防部認為(wei) ,如果僅(jin) 有一個(ge) 集中的軍(jun) 事指揮中心,萬(wan) 一這個(ge) 中心被原蘇聯的核武器摧毀,全國的軍(jun) 事指揮將處於(yu) 癱瘓狀態,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有必要設計一個(ge) 分散的指揮係統,當部分指揮節點被摧毀後其它節點仍能正常工作,而且可以繼續進行通訊聯絡。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開始建立一個(ge) 命名為(wei) ARPAnet的網絡,把美國的幾個(ge) 軍(jun) 事及研究用電腦主機聯接起來。這就是互聯網的起點。

互聯網產(chan) 生之初,大部分聯網的計算機相互之間並不兼容。在一台計算機上完成的工作,很難拿到另一台計算機上去用,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在美國國防部的推動下,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卡恩邀請請文頓•瑟夫一起考慮這個(ge) 協議的各個(ge) 細節。1974年,他們(men) 共同開發了互聯網核心技術--TCP/IP協議,這個(ge) 相當與(yu) 互聯網世界計算機的”世界語言”。

1984年,美國國防部將TCP/IP作為(wei) 所有計算機網絡的標準。TCP/IP協議作為(wei) 互聯網上所有主機間的共同協議,從(cong) 此以後被作為(wei) 一種必須遵守的規則被肯定和應用。1985年,互聯網架構理事會(hui) 舉(ju) 行了一個(ge) 有250家廠商代表參加的工作會(hui) 議,幫助協議的推廣並且引領它日漸增長的商業(ye) 應用。

同樣在這一年,1984年12月,思科係統公司在美國成立,創始人是斯坦福大學的一對教師夫婦:計算機係的計算機中心主任萊昂納德·波薩克和商學院的計算機中心主任桑蒂·勒納。夫婦二人設計了叫做“多協議路由器”的聯網設備,用於(yu) 斯坦福校園網絡,將校園內(nei) 不兼容的計算機局域網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ge) 統一的網絡。

思科的設備被認為(wei) 是聯網時代真正到來的標誌。思科曾經一直是核心路由和交換市場的霸主,占有全球核心路由器市場近八成份額,一家獨大。最巔峰時期,思科市值甚至超過5000億(yi) 美元。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思科是美國軍(jun) 事部門支持下成立的商業(ye) 機構,但是路由器卻是互聯網底層數據傳(chuan) 輸的必要通路,在互聯網世界中是最重要的四個(ge) 戰略核心焦點之一。另外三個(ge) 分別是芯片、操作係統和社交網絡。

1987年,華為(wei) 創始人任正非創立華為(wei) 公司,應該說華為(wei) 在1987年誕生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裏都是思科的跟隨者,但經過超過30年的發展,華為(wei) 已經走出了自己的差異之路,並在一些關(guan) 鍵領域取得領先地位,這其中有三個(ge) 重要的節點表現出華為(wei) 的執行力和戰略前瞻性。正是這種特質使得華為(wei) 在互聯網中占據了重要的戰略位置,這個(ge) 三個(ge) 重要節點分別是:

第一個(ge) 節點是2018年,據研究公司IHS Marki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華為(wei) 在2017年擊敗了愛立信,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除此之外,華為(wei) 在5G領域也占據了有利的競爭(zheng) 位置,華為(wei) 主推的Polar碼成為(wei) 控製信道的編碼方案。

第二個(ge) 節點2003年華為(wei) 成立手機業(ye) 務部,開始把觸角拓展到移動智能手機領域,到2018年7月,華為(wei) 手機發貨量已突破一億(yi) 台,與(yu) 蘋果、三星成為(wei) 世界智能手機市場第一陣營的代表。

第三個(ge) 節點是2017年以來,華為(wei) 明確了公有雲(yun) 戰略,並在2018年6月華為(wei) 雲(yun) 活動上,宣布推出華為(wei) 雲(yun) EI智能體(ti) ,這說明與(yu) 思科、愛立信相比, 華為(wei) 已經從(cong) 單純的互聯網通訊領域競爭(zheng) ,轉向到互聯網生態的全麵競爭(zheng) 。

2008年以來,我們(men) 提出互聯網在經曆了40年到50年的發展,正在從(cong) 最初的網狀架構,發展成“大腦模型”,包括社交網絡,3G,5G,物理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工業(ye) 互聯網,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的爆發都是這個(ge) 類腦智能巨係統發育過程中的產(chan) 物。

某種意義(yi) ,21世紀國家間科技競爭(zheng) 的焦點就在於(yu) 對互聯網大腦這個(ge) ”巨係統”的控製和利用。我們(men) 在前文中提到,對於(yu) ”互聯網大腦”這個(ge) 21世紀的新產(chan) 物,有三個(ge) 重要的戰略核心,第一個(ge) 是互聯網的通訊係統,也就是互聯網大腦的神經纖維,這是所有信息必須通過的底層關(guan) 鍵部位。第二個(ge) 是互聯網設備的心髒,芯片,這是所有聯網智能設備能夠激活運轉的硬件核心。第三個(ge) 是操作係統,這是智能設備能夠激活運轉的軟件核心;第四個(ge) 是社交網絡,這是互聯網大腦的神經元網絡,負責鏈接和交互人,物和各種係統。

目前看,美國和中國在這四個(ge) 重要戰略核心上的比分是3:1,在第四核心社交網絡上,美國通過Facebook,Twitter占優(you) ,在第三核心操作係統上,通過微軟、安卓占據壟斷位置;在第二核心芯片上通過英特爾,AMD,高通等占有巨大優(you) 勢 ,但在第一核心上,美國的思科等企業(ye) 確落後於(yu) 中國的華為(wei) 等。而這原本是美國建立互聯網最初的根據地。無論是美國的棱鏡計劃,還是啟動經濟緊急狀態,都表明美國並沒有放棄在這個(ge) 領域的競爭(zheng) 。

2019年5月16日,德國《每日鏡報》刊發文章報道:經過多年審查,英國政府、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及歐盟委員會(hui) 等機構並沒有發現華為(wei) 存在明顯“後門”。但美國思科設備卻經常能發現這些安全漏洞,從(cong) 2013年至今,已經發現了10起(“後門”事件)。

文章還提到,德國聯邦網絡局局長約亨·霍曼(Jochen Homann)強調說,同樣的規定應該適用於(yu) 所有人,“不論公司叫什麽(me) ”。他還表示,在未來5G建設中,各國必須與(yu) (立場)中立的網絡安全專(zhuan) 家進行安全問題討論,不要將其濫用為(wei) 國際貿易衝(chong) 突的砝碼。

這說明,美國限製華為(wei) 並不是真正的因為(wei) 華為(wei) 在安全上有漏洞,而是因為(wei) 華為(wei) 在互聯網的關(guan) 鍵核心上侵占了美國的戰略領地,這應該才是美國在商業(ye) 上無法遏製華為(wei) ,轉而從(cong) 政治上直接進行遏製的真正原因。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