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產(chan) 業(ye) 界,乃至科技層麵影響最大一件事莫過於(yu) “華為(wei) 被禁”事件,5月16日,美國政府先後打出兩(liang) 記絞殺中國高科技企業(ye) 華為(wei) 的“組合拳”。其中除了禁止所有美國企業(ye) 購買(mai) 華為(wei) 設備的總統令,美國商務部工業(ye) 與(yu) 安全局(BIS)還將華為(wei) 列入了其一份會(hui) 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實體(ti) 名單”中,從(cong) 而禁止華為(wei) 從(cong) 美國企業(ye) 那裏購買(mai) 技術或配件。
而相對於(yu) 那份總統令,被列入BIS的“實體(ti) 清單”對華為(wei) 的打擊才是巨大的,甚至有人認為(wei) 若華為(wei) 無法從(cong) 美國企業(ye) 那裏購買(mai) 技術和配件,會(hui) 影響到5G在中國的落地進程。
“華為(wei) 被禁”事件無疑將給中國高科技產(chan) 業(ye) 帶來的巨大影響,這意味著中美兩(liang) 國正從(cong) 過去的競爭(zheng) 合作夥(huo) 伴轉為(wei) 全麵競爭(zheng) 關(guan) 係,這意味著中國正成為(wei) 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zheng) 對手,作為(wei) 中國最大、最強的高科技巨頭華為(wei) 被絞殺,無疑是開啟了雙方大戰的序幕。
盡管華為(wei) 為(wei) 這一天在研究開發、業(ye) 務連續性等方麵進行了大量投入和充分準備,盡管海思半導體(ti) 為(wei) 華為(wei) 的生存打造的“備胎”,終於(yu) 在“一夜之間”全部轉“正”。但我們(men) 也應該看到,從(cong) 中興(xing) 事件的任人魚肉,到現在華為(wei) 被威脅,最大的問題在於(yu) 本土供應鏈的缺失。相比中興(xing) ,華為(wei) 有更深的芯片研發積累和更高的國產(chan) 化率,但即使如此,華為(wei) 產(chan) 品中仍大約30%到32%的部件來自美國。
富瑞發表報告稱,若華為(wei) 失去美國零件供應,基站核心芯片和高端光學產(chan) 品將缺乏替代品,如FPGA芯片、射頻芯片和訊號處理芯片。軟件方麵,尤以用於(yu) 智能手機、電訊設備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用於(yu) 設計集成電路(IC)及印刷電路板(PCB)的技術,均由美國公司主導,中國或其他地區沒有替代供應商。
在光通信方麵,來自美國的NeoPhotonics 、Lumentum、Skyworks、康寧等廠商均為(wei) 其重要供應商,單單是用於(yu) EDFA裏麵的980nm泵浦激光器國內(nei) 都無法製造,何況還有其他大量高端光通信芯片和器件。
華為(wei) 危機在短期內(nei) 毫無疑問將是很難消除的,單靠華為(wei) 一家來打造自己的可控生態圈,無疑是不夠的,這需要全國的產(chan) 業(ye) 鏈參與(yu) 進來,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解脫。這需要國家層麵的助力,這需要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努力,才能殺出一條血路。當然,這也將給整個(ge) 通信產(chan) 業(ye) 、光電產(chan) 業(ye) 帶來巨大的需求和要求,必須盡快完成核心、高端技術的自主國產(chan) 化,才能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問題是,您準備好了嗎?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