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為(wei) 我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 一年來,長三角古老而年輕的35.8萬(wan) 平方公裏土地上匯聚起磅礴的力量,在中國經濟的大海中激發起更為(wei) 澎湃的浪潮。
長三角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之後,其一體(ti) 化真正按下了“快進鍵”。這塊經濟總量約占全國四分之一,年研發經費支出和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約占全國三分之一,進出口總額、外商直接投資、對外投資約占全國三分之一的開放熱土,迎來了國家政策的高度聚焦。乘著區域一體(ti) 化的東(dong) 風,連江通海的長三角,正以“抱團”之勢,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合作。
2019年4月,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於(yu) 蘇州工業(ye) 園區揭牌,陸續推進長三角企業(ye) 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布局,提升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水平,以率先形成高水平“引進來”和“走出去”並舉(ju) 的雙向開放格局。6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chan) 業(ye) 園區聯盟成立,依托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搭建海內(nei) 外投資合作新橋梁,協助企業(ye) 抱團“走出去”、將海外技術“引進來”,形成有特色有優(you) 勢的長三角產(chan) 業(ye) 集群,成為(wei) 其重要目標。
蘇州工業(ye) 園效果圖
今年9月,長三角境外投資促進中心的全程參與(yu) 幫助下高效推進的一起跨境並購正在緊張進行。隨著中方資金出境並與(yu) 韓方完成股權交割,亞(ya) 威股份戰略性投資韓國LIS公司,成為(wei) 其第一大股東(dong) ,並與(yu) LIS在蘇州工業(ye) 園區設立中方控股的合資公司。LIS擁有麵板行業(ye) 領先的柔性OLED激光加工技術,由此亞(ya) 威股份實現顯示麵板、新能源、消費電子等高端精密激光加工設備的國產(chan) 化。中國企業(ye) “走出去”,海外技術“引進來”真正的實現了落地!
亞(ya) 威股份聯手疌泉亞(ya) 威灃盈產(chan) 業(ye) 基金、蘇州工業(ye) 園區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投資基金等投資人,戰略性投資擁有麵板行業(ye) 領先的柔性OLED激光加工技術的韓國上市公司LIS成為(wei) 其第一大股東(dong) ,並與(yu) LIS在蘇州工業(ye) 園區設立中方控股的合資公司,實現顯示麵板(核心為(wei) 柔性OLED)、新能源、消費電子等高端精密激光加工設備的國產(chan) 化。
LIS實拍圖
從(cong) 2019年5月開始深度洽談確定正式合作意向,至9月份中方資金出境並與(yu) 韓方完成股權交割,前後僅(jin) 4個(ge) 多月時間。
在過程中,從(cong) 整體(ti) 方案設計、項目進度把控及投資條款談判、主體(ti) 設立及增資/出資,項目投決(jue) 、聯合盡調、資金出境等各個(ge) 環節環環相扣,一個(ge) 環節出現問題或者進展不順,就會(hui) 極大的影響整體(ti) 項目進度,亞(ya) 威產(chan) 業(ye) 投資團隊全力以赴,統籌推動各方高效且圓滿的完成了工作,對比其他跨境並購項目動輒需要一年半載、甚至ODI無法通過的情況,亞(ya) 威與(yu) LIS投資項目能實現這樣的出境和交割速度應該可以說是極高效的跨境並購了。
亞(ya) 威與(yu) LIS本次的“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合作,從(cong) 產(chan) 業(ye) 角度能夠助力破解中國“缺芯少屏”產(chan) 業(ye) 困局:通過生產(chan) 製造的本地化、供應鏈的本地化、以及客戶拓展和服務的本地化來完善產(chan) 業(ye) 鏈發展。在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和競爭(zheng) 力的同時,加速提升核心高端設備的國產(chan) 化率,協助麵板等相關(guan) 領域的技術和產(chan) 能逐步跟上甚至超越國際同行水平,實現“卡脖子”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在國內(nei) 順利落地!
來源:激光製造商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