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廠》的背後,是曹德旺與(yu) 福耀集團的跌宕前行,也是中國製造業(ye) 海外發展的縮影。
全文4380字,閱讀約需9分鍾
文丨王瑞
編輯丨郝秋慧 張嫣
2月底,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為(wei) “抗疫”又追加了4000萬(wan) 元捐款,這距他捐贈1億(yi) 元和241萬(wan) 件防疫物資,僅(jin) 過去22天。
幾十年來,信奉佛教的曹德旺為(wei) 慈善一擲千金,但他並非含著金湯勺出生。14歲那年,家境貧寒的他被迫輟學。為(wei) 了生計,他放過牛、賣過煙絲(si) 、種過白木耳......後來一腳踏進了玻璃行業(ye) ,一幹就是37年。
如今,曹德旺一手創辦的福耀玻璃2018年總營收突破200億(yi) 元,占中國汽車玻璃63%的市場份額——全中國每兩(liang) 輛汽車,就有一輛用著福耀玻璃。曹德旺自己也得了個(ge) 外號:玻璃大王。
不久前,他因為(wei) 一部紀錄片再次成為(wei) 輿論焦點。
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最佳長紀錄片獎頒予《美國工廠》,這部由奧巴馬夫婦監製的紀錄片,正是講述福耀玻璃在美建廠的故事。
“我知道,導演用自己的手法,也沒少批評我,但我還是感謝。”在得知獲獎消息後,曹德旺第一時間向導演朱莉婭·萊切特和史蒂文·伯格納表示祝賀。
在鏡頭裏,曹德旺一邊因解決(jue) 當地工人的就業(ye) 問題而被讚譽,一邊由於(yu) 鐵腕手段而成為(wei) 眾(zhong) 矢之的。以至於(yu) 片尾,曹德旺麵對莊嚴(yan) 的佛像時不禁自我審視:“我究竟是有功之人,還是有罪之人?”
《美國工廠》的背後,是曹德旺與(yu) 福耀集團的跌宕前行,也是中國製造業(ye) 海外發展的縮影。
拭去代頓的鐵鏽
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期,美國東(dong) 北部五大湖一帶得益於(yu) 水運便利、礦產(chan) 豐(feng) 富,鋼鐵、玻璃、化工等行業(ye) 紛紛崛起,代頓、匹茲(zi) 堡、密爾沃基等城市一躍成為(wei) 美國工業(ye) 重鎮,美國汽車巨頭通用曾是代頓的經濟支柱。
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發生後,大批企業(ye) 不堪重負,通用也宣布破產(chan) ,其位於(yu) 代頓的生產(chan) 工廠隨之關(guan) 閉。一夜之間,兩(liang) 千多個(ge) 美國中產(chan) 階級家庭跌入社會(hui) 底層。
“曾有一段時間,我一無所有。”一位名叫吉爾的女員工說到,她不僅(jin) 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房子,不得不借住在姐姐家的地下室裏,房間裏唯一“貴重”的物品是一台老舊的電視機。麵對鏽跡斑斑的機器,工人們(men) 陷入了絕望。
直到福耀玻璃這場“及時雨”降臨(lin) 。
2015年,曹德旺買(mai) 下廢棄的通用工廠,將其改造成汽車玻璃廠。他向當地失業(ye) 的工人大開綠燈,隨之而來是當地稅收增加、人口增長、社區穩定......
“拯救”美國工人的背後,是曹德旺的生意經。
2013年,福耀玻璃在國內(nei) 市占率達到63%,發展已經遭遇瓶頸,開辟新市場迫在眉睫,美國作為(wei) 汽車生產(chan) 大國進入福耀的眼簾。
玻璃產(chan) 品的易碎性,決(jue) 定了生產(chan) 地點與(yu) 裝配地點間的距離不能過遠,這從(cong) 福耀中國工廠的布局可見一斑。目前,福耀已經形成上海、重慶、長春、福清總部四大汽車玻璃生產(chan) 基地,產(chan) 品覆蓋全國。
福耀俄亥俄州代頓市工廠周邊車企分布 來源:穀歌地圖
若要擴大美國市場份額,在美建廠勢在必行。福耀俄亥俄代頓工廠被多家汽車製造廠環抱,在地理位置上是一個(ge) 不錯的建廠地址。美國政府近來力推恢複製造業(ye) 強國,福耀獲得了超四千萬(wan) 美金補貼,這與(yu) 其改造通用工廠的費用持平。
故事原本很美好:福耀進入美國,代頓重現輝煌。
可高昂的人力成本,低下的工人效率與(yu) 中美文化間的衝(chong) 突,尤其是工會(hui) 的蠻橫介入,令福耀在美發展受阻。2016年,福耀美國公司虧(kui) 損4161萬(wan) 美元(約合2.8億(yi) 元人民幣)。麵對巨額虧(kui) 損,曹德旺犯了難。
“求生”拉鋸戰
“什麽(me) 都便宜,但是人工貴。”曹德旺直言。
美國的能源價(jia) 格十分低廉,其天然氣價(jia) 格不到中國的五分之一,電價(jia) 隻有中國的二分之一,較低的油價(jia) 也使得運輸費用不到中國的一半。
但美國的人工費遠高於(yu) 中國。據悉,美國白領薪資是中國的三倍,藍領薪資更是中國的八倍,“綜合算下來,在美國造一塊玻璃還不如從(cong) 中國進口一塊玻璃。”曹德旺如是說。
福耀美國工人的時薪僅(jin) 為(wei) 13美元,不及通用的一半,但性價(jia) 比很低。多數美國工人並不擅長製造玻璃,雖有中國工人手把手教,但仍然“指頭粗,動作慢,效率低”,重活做不動,“不安全”的活不做,到點走人,絕不加班,這很“美國”。
曹德旺希望將中國工廠的體(ti) 製引入美國,於(yu) 是安排美國工廠的幾位美籍高管到中國參觀。他們(men) 驚訝於(yu) 中國工人12小時輪班,沒有休息日;受到嚴(yan) 格紀律約束,在換班前喊口號;不戴護目鏡,隻戴了副普通手套就在處理廢棄的玻璃。“這些中國工人整天坐在那幹這事,簡直太瘋狂了。”一位美國高管難以置信。
但當這群美國高管試圖將換班製度引入福耀美國工廠時,迎接他們(men) 的卻是美國工人們(men) 懶散的隊伍。與(yu) 此同時,工人們(men) 開始不滿上司們(men) 的指手畫腳,並抱怨起福耀“苛刻”的工資來——即使福耀曾幫助他們(men) 脫離失業(ye) 的困境。
福耀工人/來源 福耀集團
“以前,我的孩子要是想買(mai) 一雙新運動鞋,我就直接買(mai) 了。”一位前通用女職工說到,“現在不能這樣了。”
在工人的抱怨聲中,工會(hui) 的陰影開始逼近。
早在2016年10月7日,福耀美國金秋慶典上,上台演講的地方議員謝羅德·布朗直言:“俄亥俄有豐(feng) 富的工會(hui) 與(yu) 公司管理層合作的曆史,我支持工會(hui) 進入福耀公司。”
曹德旺的回應是:“工會(hui) 在這裏會(hui) 影響我們(men) 的勞動效率。”他明確表示:工會(hui) 進來,我關(guan) 門不做了。
曹德旺強硬態度的背後,是美國汽車工會(hui) 劣跡斑斑的黑曆史。通用汽車公司就死於(yu) 工會(hui) 之手,其在遭遇資金困難時曾要求工人降薪,但在工會(hui) 的強烈反對下不了了之,最終淪落至破產(chan) 。
福耀與(yu) 工會(hui) 間的拉鋸戰就此展開。
工會(hui) 慫恿工人“拉幫結派”,在工廠內(nei) 部宣傳(chuan) 引入工會(hui) 的好處,每天都有大量的美國工人冒著被辭退的危險舉(ju) 牌呼籲大家加入工會(hui) 。另一邊,福耀手段強硬,將工人中的工會(hui) 派逐一辭退,並花重金請來專(zhuan) 門的遊說機構,使用各種手段,讓工人們(men) 對工會(hui) 說不。
在最終的投票決(jue) 戰中,反對派以60%的得票率戰勝工會(hui) 派,大名鼎鼎的美國汽車工會(hui) 在福耀吃了閉門羹。一切塵埃落定後,一位美國工人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需要一個(ge) 工會(hui) ,但現在有家公司給我一份好工作,一份好薪水,每天讓我來上班。我不需要有人橫插一腳。”
工會(hui) 事件後,通過向中國工人學習(xi) 生產(chan) 經驗,美國工人的熟練程度逐漸提升。另外,本田、大眾(zhong) 、克萊斯勒等汽車廠商的訂單持續湧入,工廠產(chan) 能也實現爬坡,逐漸扭虧(kui) 為(wei) 盈,最終走上正軌。
出海還是出逃?
抱怨連連的美國工人們(men) 一定想不到,他們(men) 的大boss曹德旺僅(jin) 為(wei) 初中學曆。在收購了福清市高山鎮一家虧(kui) 損嚴(yan) 重的玻璃廠後,曹德旺賭上身家性命創辦福耀,投身汽車玻璃行業(ye) 。
而福耀集團的發展曆程,正是眾(zhong) 多中國汽車零部件廠商發展曆程的縮影。
上個(ge) 世紀八十年代,在改革開放方針指引下,中國通過引入資金和技術,改革行業(ye) 管理與(yu) 企業(ye) 經營機製,汽車工業(ye) 進入全麵發展階段,對汽車零部件的需求大大提高,成就了大批中國汽車零部件廠商。
依靠著低廉的人力成本等優(you) 勢,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ye) 進入快車道,2018年市場規模突破4萬(wan) 億(yi) ,已然成為(wei) 世界汽車工業(ye) 的零部件“生產(chan) 基地”。疫情期間,現代、日產(chan) 、雷諾等多家外國車企因為(wei) 中國零部件廠商斷供而停產(chan) 。
如果說做大是第一步,那麽(me) 出海就是第二步。
一方麵,出海有利於(yu) 中國零部件廠商整合國內(nei) 外的技術與(yu) 市場,利用海外建廠降低成本的同時,搶占市場資源,提升品牌形象;另一方麵,出海也有利於(yu) 中外文化交流,雙方在磨合中尋求共生之道,讓外國更加了解中國及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
近年來,不僅(jin) 是福耀,越來越多的中國零部件廠商選擇出海。據長江證券研究所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海外收入達2126.4億(yi) 元,同比增長19%;海外收入占總營業(ye) 收入比重由9.4%上升至29%。
中國企業(ye) 出海往往會(hui) 麵臨(lin) 諸多難題,其中最顯著的莫過於(yu) 文化差異。福耀美國工廠的工會(hui) 事件並不是孤例,幾乎所有在美建廠的中國企業(ye) 都會(hui) 麵臨(lin) 同樣的問題。除了工會(hui) ,中國企業(ye) 赴美開廠還需考慮勞工權益保護、安全生產(chan) 、法律、環保等方麵,曹德旺就曾發出警告:“資本和品牌還不夠大的小企業(ye) ,不具備條件,不要盲目投資。”
但“福耀們(men) ”不得不出海,這背後是中國製造業(ye) 的無奈:中國逐漸顯現去工業(ye) 化趨勢。
曹德旺將俄亥俄州代頓市的蕭條,歸咎於(yu) 美國製造業(ye) 的空心化。雖然自2009年奧巴馬政府力推“製造業(ye) 回流”以來,美國正嚐試恢複製造業(ye) 強國地位,但持續幾十年的製造業(ye) 外遷,已經造成人才“斷代”,以至於(yu) 福耀美國工廠“招不到年輕人”,他們(men) “更願意棲身華爾街和矽穀”。
曹德旺認為(wei) 房地產(chan) 、互聯網金融以及部分服務業(ye) 吸引了年輕人就業(ye) ,導致製造業(ye) 的人工成本上升,“中國製造業(ye) 的優(you) 勢變得不那麽(me) 突出了”。
同樣沉重的還有稅負。他坦言,中國的綜合稅務比美國高35%,在綜合兩(liang) 國工人的“五險一金”項目後,在美建廠與(yu) 在華建廠的成本基本相當。加之中國工業(ye) 用地價(jia) 格一畝(mu) 高達幾十萬(wan) 到上百萬(wan) ,居高不下的投資成本令企業(ye) 畏難。
於(yu) 是,“福耀們(men) ”選擇在出海建廠,也被一些人稱為(wei) “出逃”。
“產(chan) 業(ye) 經濟未形成、產(chan) 業(ye) 工人缺位的情況下,服務業(ye) 為(wei) 誰服務?”曹德旺提出疑問,他相信隻有製造業(ye) 發達,才有服務業(ye) 的興(xing) 旺,“製造業(ye) 始終是提高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
科技“拯救”製造業(ye) ?
“因為(wei) 他們(men) (美國工人)太慢了,我改成機器來打磨,下次把這四個(ge) 人取消掉。”影片裏,聽著福耀美國工廠中國籍高管的匯報,曹德旺默默地點了點頭。
“難搞”的美國工人,正被冰冷的人工智能與(yu) 自動化技術取代。
2015年,國務院頒布《中國製造2025》戰略。第一時間,曹德旺就下達了“讓工業(ye) 4.0落戶福耀”的智能工廠戰略,開啟集團的轉型升級之路。2016年,憑借著柔性製造的轉型成果,福耀玻璃入選工信部智能製造首批試點示範單位名單,成為(wei) 中國製造2025企業(ye) 代表。
“轉型需要全麵應用AI、大數據、工業(ye) 物聯網等數字技術,以提升產(chan) 品、服務和質量,提升生產(chan) 製造效率和產(chan) 品智能化水平。”福耀玻璃副總裁兼CIO夏樂(le) 冰介紹到。
福耀的智能製造水平,在美國工廠體(ti) 現更甚。據悉,福耀美國工廠投產(chan) 之初,就布置了400個(ge) 工業(ye) 機器人,這個(ge) 數字比福耀在中國任何一家工廠都要多。借助IBM私有雲(yun) 平台,福耀將中國工廠的管理、工藝流程存儲(chu) 在雲(yun) 端,實現了美國工廠生產(chan) 線的快速部署。未來,自動化水平的升級或將釋放福耀美國工廠更多的產(chan) 能。
投入大量研發資金的福耀,先後研發出夾絲(si) 加熱玻璃、可調光隱私玻璃、太陽能玻璃等高科技玻璃產(chan) 品。2019年9月3日,福耀蘇州研究院正式成立,未來將“重倉(cang) ”包括汽車天線、光電及薄膜、智能製造及工業(ye) 機器人係統在內(nei) 多個(ge) 領域。“在現今科技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傳(chuan) 統製造業(ye) 也越來越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支持。”蘇州研究院啟動儀(yi) 式現場,曹德旺如是說。
2019年10月31日,福耀玻璃前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為(wei) 156.3億(yi) 元,同比增長3.4%,淨利潤卻下降28%。
尾聲
在科技驅動下,全球價(jia) 值鏈正在重構,國際分工格局得到調整,中國製造業(ye) 正在掌握另一種話語權:從(cong) 低端重複製造的以量取勝,到高端智能製造的以質取勝。血汗澆築的中國工廠,正被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工人數量越來越少的美國工廠取代。
但無比現代化的工廠,卻留給曹德旺滿心失落。
《美國工廠》的最後,74歲的曹德旺眼神有些迷茫,他知道,就像福耀美國工人回不去舒適的通用時代,自己再也回不去蟬叫蛙鳴的中國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