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株洲市石峰區葉子衝(chong) 區域,國網株洲供電公司操作新型無人機,開展激光點雲(yun) 雷達數據建模測試。這是該公司通過前沿科技引領設備運維新模式的又一次嚐試。
傳(chuan) 統人工巡檢需要人工攜帶儀(yi) 器沿線路巡視,不僅(jin) 耗時長、效率低,而且線路巡護人員工作負擔較重。傳(chuan) 統無人機巡檢與(yu) 人工巡檢相比雖然作業(ye) 效率得到了提升,但這些無人機搭載的紅外、可見光相機等設備的空間定位精度均不高,更重要的是通過航空影像數據很難精確判斷線路走廊內(nei) 樹木或建築等地麵物體(ti) 到線路的距離,而樹竹碰線、線下施工建房等因安全距離不足引起的線路跳閘往往是許多線路安全事故的誘因。
激光雷達巡檢技術與(yu) 傳(chuan) 統無人機巡檢拍照攝像相比,其測量精度更高,地麵物體(ti) 坐標獲取更加直接。通過激光雷達係統巡線采集、處理電力沿線的激光點雲(yun) ,實現電力線路的真實三維重新建模,在計算機上恢複電力線路的沿線地表形態、地表附著物、線路杆塔三維位置的模型等,相當於(yu) 給輸電線路及通道照全身CT,一些平時肉眼難以發現的缺陷在激光雷達的照射下無所遁形。
據悉,目前株洲供電公司已經完成全長80多公裏的220千伏葉君線激光雷達掃描建模,掃描杆塔292基,通道291檔,掃描出平時人工巡視難以發現通道內(nei) 各類隱患缺陷20餘(yu) 處,有效提高了高壓輸電設備安全隱患管理水平。
隨著“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ye) ”戰略目標的確立,電網新技術的應用也在不斷的迭代升級,株洲供電公司抓住機遇大力推廣新技術在輸電設備運維檢修中的應用,提高株洲電網現代化運維水平。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