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爾激光日前披露2019年年報。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699,947,911.93元,同比增長91.83%;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305,158,611.98元,同比增長81.74%;基本每股收益5.15元/股。
帝爾激光同時公布了2019年度利潤分配預案:以66,125,150為(wei) 基數,向全體(ti) 股東(dong) 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元(含稅),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ti) 股東(dong) 每10股轉增6股。
帝爾激光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yu) 精密激光加工解決(jue) 方案的設計及其配套設備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尤其是在微納級激光精密加工領域深耕多年,在高效太陽能電池路線領域,PERC激光消融設備,技術水平處於(yu) 行業(ye) 前列。除此外,公司將激光加工成功應用到SE、MWT、LID/R等工藝,是行業(ye) 內(nei) 少數能夠提供高效太陽能電池激光加工綜合解決(jue) 方案的企業(ye) 。目前,在國內(nei) 主要光伏電池廠商的PERC工藝產(chan) 線,公司的激光消融和摻雜設備,依然被大量采用,並延續以前年度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2019年公司業(ye) 績大幅增長,得益於(yu) 光伏行業(ye) 整體(ti) 向好以及公司研發實力加強,客戶對公司產(chan) 品的不斷認可。
自2010年開始,國內(nei) 及全球裝機容量均處於(yu) 高速增長的態勢。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從(cong) 2010 年的40GW提升到2018年的506GW,複合增速為(wei) 37.3%,而同時期國內(nei) 光伏總裝機容量從(cong) 1GW增長到175GW,複合增速高達90.7%。自2015年5月31日之後,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逐步擺脫緊盯補貼、野蠻生長的模式,轉而在平穩高效的框架下有序發展,各企業(ye) 也不斷進行技術和產(chan) 線的升級,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降低產(chan) 線成本,提高產(chan) 品效率。
帝爾激光具備核心技術的競爭(zheng) 能力。公司已經形成了以董事長李誌剛博士為(wei) 核心的研發團隊,伴隨行業(ye) 進步和企業(ye) 的發展,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PERC、SE、MWT、LID/R等核心技術,在不斷優(you) 化已掌握技術和設備工藝的同時,不斷擴展其他相應技術,在激光擴硼技術、超快激光消融技術、激光焊接技術、激光退火技術、設備智能化升級領域都有儲(chu) 備和一定成果。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3,589.21萬(wan) 元,較上年增長97.18%,占營業(ye) 收入5.13%。持續的研發高投入亦換來了更多的成果: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專(zhuan) 利權78項,擁有軟件著作權48項,其中報告期內(nei) 新增專(zhuan) 利權21項,新增軟件著作權16項。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