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歐盟近日與(yu) 越南簽訂的貿易協約中,越南對歐盟出口的商品中71%將被免稅,歐盟對越南出口的65%的商品也將免稅,其餘(yu) 高達99%的關(guan) 稅也在未來的某些地區逐步減免。這項貿易的協定意味著對於(yu) 這個(ge) 體(ti) 量並不大的國家,歐盟將會(hui) 成為(wei) 主宰越南市場的唯一霸主。據數據分析,2019年越南對歐盟的出口額為(wei) 420億(yi) 美元,協議生效後會(hui) 為(wei) 越南GDP增長2%-5%。這也是急於(yu) 投入歐盟的懷抱原因之一,能夠搭上歐盟這條快船,未來十年整體(ti) 發展將會(hui) 成倍數增長。
其實這些年越南一直在積極推動改革,提升整體(ti) 營商環境,已經有不少國際資本注意到這個(ge) 新型興(xing) 起的市場。例如韓國的三星在越南已設立八個(ge) 工廠和研發中心,成為(wei) 目前為(wei) 止最大的外國投資者。美國蘋果公司也將一部分產(chan) 品交由越南完成,占整體(ti) 出貨量的30%。原因主要有兩(liang) 點,其一就是人力勞動力相對便宜,中國一個(ge) 三線城市的工廠月薪也需要三四千起步。而越南工廠的月薪折合人民幣還不到2000塊錢,廉價(jia) 的勞動力始終是資本趨之若鶩的地方。
其二是在這次全球擴散的疫情中,這個(ge) 近一億(yi) 人口的大國,隻有300多名確診病例,並且沒有本土新增病例。對比中國的停工停產(chan) ,外商則更青睞於(yu) 這個(ge) 既穩定又便宜的製造生產(chan) 國家。不過這不意味著中國製造業(ye) 已經不具備優(you) 勢,相反,中國近些年的舉(ju) 措更是為(wei) 向更高精尖的方向發展。而且法律的不斷健全也保證每一位勞動者的權益,恰恰是一個(ge) 國家的發展決(jue) 定其不允許再為(wei) 資本力量提供成本相對較低的勞動力市場。
其實自貿協定對於(yu) 現階段的越南來說並非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因為(wei) 條約中規定隻有原材料產(chan) 自越南本地的商品才會(hui) 參與(yu) 免稅。而目前越南最大的產(chan) 業(ye) 是衣服、鞋類等紡織業(ye) ,大部分原料依然由中國供應。要等到越南本土紡織業(ye) 的興(xing) 起,還需要相對長足的時間。
另外有專(zhuan) 家分析,非關(guan) 稅壁壘才是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除滿足原產(chan) 地要求外,歐盟對於(yu) 質量與(yu) 安全標準等問題要是出名的嚴(yan) 格,這對於(yu) 越南並不精密的製造業(ye) 來說無疑是一場嚴(yan) 峻的考驗與(yu) 轉型的機遇。是否能學習(xi) 中國的先進經驗,還是要看越南的相關(guan) 措施與(yu) 整體(ti) 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