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已經深深嵌入全球產(chan) 業(ye) 鏈分工體(ti) 係之中,地位愈發重要。中國製造,必將改變世界。後疫情時代,數字化是中國絕對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集成研究、協同攻關(guan) ,加強重要製造業(ye) 領域、重點生產(chan) 環節和關(guan) 鍵材料、關(guan) 鍵零部件、關(guan) 鍵生產(chan) 工藝的技術研發,提升企業(ye) 自主創新實力和綜合競爭(zheng) 力,是中國製造企業(ye) 的突圍之路。”6月23日,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總經理陳焱在由深商會(hui) 、深商十大產(chan) 業(ye) 聯盟、青島市社會(hui) 組織總會(hui) 及青島國際職教城聯合主辦的“致敬40年,決(jue) 勝後疫情時代——2020深圳高科技高成長論壇”中作出上述表示。
陳焱表示:“在中國做製造業(ye) 是非常幸福的,因為(wei) 整個(ge) 國家在重視。麵對疫情,我們(men) 用15天的時間就生產(chan) 出一台口罩機。從(cong) 4月15日到5月15日,我們(men) 生產(chan) 了1000台口罩機。中國能在短時間內(nei) 生產(chan) 大量口罩,和供應鏈、核心技術、材料、物流、商品流通各個(ge) 環節密不可分。”
除了大族激光外,麵對疫情,多家深圳企業(ye) 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可穿戴設備等高新技術,在病毒溯源、對症藥物、疾病預防、疫苗研製、重症救治等方麵發揮出了關(guan) 鍵作用,充分展現了深圳科技防疫的“硬核”和力量,以及“後疫情時代”企業(ye) 的突圍之道。
疫情發生後,三諾集團迅速行動、抗擊疫情,轉產(chan) 造口罩,上演“深圳速度”。三諾集團董事長兼CEO劉誌雄表示:“在後疫情時代,企業(ye) 需要考慮的不止是恢複,更多的是快速轉型和尋找機遇。優(you) 必選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劍表示:“未來五年包括5G、AI、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在內(nei) 的新基建領域投資額將達到10萬(wan) 億(yi) 元,由此可帶動上下遊的應用投資將近50萬(wan) 億(yi) 元。”北科生物科技董事長胡雋源表示:“疫情對人類社會(hui) 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中國高效控製疫情,離不開科技的推動。疫情之後,人類對健康的重視和需求被喚醒,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健康產(chan) 業(ye) 將會(hui) 出現前所未有的挑戰以及更令人振奮的發展機遇。”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