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自於(yu) 中國清華大學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發表論文,使用激光幫助溶液中的微型機器人導航,從(cong) 而使其“遊”向目標方向。他們(men) 的結果將幫助研究人員開發“遊泳”微型機器人,用於(yu) 未來的醫療診斷,藥物供給,以及精準手術等領域。

研究中使用的微型機人是一種不對稱粒子(Janus particle),由聚苯乙烯微球做成。微球的一半鍍有金膜,另一半卻沒有(如圖2所示)。通過控製光照條件,這樣的微型機器人可以實現“遊泳態”(swimming state)和“轉動態”(rotation state)的轉變。


在非聚焦光照下,由於(yu) 金膜和聚苯乙烯對光的吸收不一樣,因此,在微球內(nei) 部就產(chan) 生了一個(ge) 溫度梯度,聚苯乙烯一段溫度較低,金膜一端溫度較高。當這樣的微球處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cetyltrimethylammonium chloride)水溶液中,就會(hui) 產(chan) 生一個(ge) 電場,驅動微球前行,這就是“遊泳態”。(如圖2所示)


在聚焦光束(如圖4所示,其中綠色區域表示聚焦後的光斑)的照射下,由於(yu) 隻照射微球的局部,造成微球發生轉動,這就是“轉動態”。一方麵,在運動的開始,研究人員需要利用“轉動態”將微球轉向目標方向。另一方麵,由於(yu) 布朗運動(Brownian motion)的影響,“遊泳態”的微球會(hui) 在前進的過程中發生方向的隨機變化。此時,研究人員需要利用“轉動態”修正微球的運動方向。
過去的十多年間,由於(yu) 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自主產(chan) 生動力,並在溶液中“遊泳”的微型機器人受到了科學家們(men) 日益增長的關(guan) 注。然而,如何為(wei) 這些機器人導航成為(wei) 了其中一項關(guan) 鍵的問題。為(wei) 此,研究人員提出了各種方案,包括使用磁場,電場,或者超聲波引導這些微型機器人沿著目標方向。新的研究使用了激光,這一做法的一個(ge) 好處是,可以得到更高的空間和時間分辨率,以及可以開發一個(ge) 用於(yu) 多任務並行的微型機器人組。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