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佳教授
近日,記者獲悉,由寧波諾丁漢大學運營管理學教授陳慶佳團隊申報的發明專(zhuan) 利“一種3D打印模型的數字水印方法” 獲得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授權。
隨著3D打印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今用戶購買(mai) 的不再是實物產(chan) 品或零件,而是由點、線、麵等構成的3D數字模型。由此也帶來了一係列侵權和產(chan) 權追蹤方麵的問題。
“我們(men) 這項專(zhuan) 利的貢獻就在於(yu) 它既能保護3D數字模型,又能對打印後的實物模型進行防偽(wei) 鑒別,從(cong) 而實現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陳慶佳教授介紹說,目前,3D打印模型的防偽(wei) 主要通過在三角形網格數據中嵌入數字水印來實現,但存在諸多不足:如模型數字文件並非都是三角形網格格式的,被嵌入的數字水印也可能在打印製造的過程中丟(diu) 失。
陳慶佳團隊的發明專(zhuan) 利運用算法,通過空間相似距離的取值與(yu) 距離偏差判斷,將3D空間矩陣相似性問題轉化為(wei) 2D圖片匹配問題,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高。並且,數字水印肉眼幾乎不可見,不會(hui) 對外觀造成影響,水印也不易在打印後丟(diu) 失,彌補了現有3D打印模型防偽(wei) 的諸多不足。
“3D打印在應用層麵遭遇的問題往往不在於(yu) 技術,而在於(yu) 創新管理和知識產(chan) 權保護。其實用戶不是介意交費,而是不知道把版權費交給誰。現在運用這個(ge) 專(zhuan) 利,能精準地定位同源數字文件,進而追蹤並連接相應平台,從(cong) 而使得每一個(ge) 打印出的物件受產(chan) 權保護。”
陳慶佳表示,接下來希望能與(yu) 相關(guan) 公司和機構合作,通過協議或者谘詢項目來規定專(zhuan) 利的使用權。“這不是普通的論文和想法,而是實際上能做出來並加以應用的產(chan) 品。”他說,“我相信這一發明專(zhuan) 利有很大的應用前景,能在推動3D打印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記者了解到,曆時三年申請、經過嚴(yan) 格審查,這份沉甸甸的成績來之不易。
憑借與(yu) 英國諾丁漢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杜倫(lun) 大學和蘇塞克斯大學法學院的合作,以及英國人文與(yu) 藝術研究理事會(hui) 機構近一百萬(wan) 人民幣的資金支持,陳慶佳和原理工學院的朱輝龍博士及其博士生牛傑博士,發揮各自優(you) 勢做出大量算法和數學類研究,建立科學模型並完善了相關(guan) 概念,同時結合加工藝術、經營管理、供應鏈等領域,將專(zhuan) 利的效用發揮至最大化,為(wei) 其衍生應用打下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還據此發表了多篇論文,並出版了書(shu) 籍——《知識產(chan) 權及新興(xing) 技術:中國的3D打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