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me) ?
竟然能用尺子量出激光波長
是物理所的特製尺子嗎?
不是,就是普通的鋼尺哦
實驗器材
所標杯、鋼尺、激光筆
實驗過程
安全提示
實驗中用到激光,使用時請注意安全
小朋友請在大人陪同下進行實驗
將鋼尺擺在桌子邊緣,讀出鋼尺刻線之間的距離d,並測量出鋼尺到光屏的距離D。
這是一張光路圖
用激光筆照射鋼尺邊緣,調整入射光,使其與(yu) 鋼尺夾角較小,並能同時看到直射光線、反射光線和多級幹涉條紋的光斑。這裏需要提醒大家,光斑越小越容易測量哦。
幹涉條紋
測量直射光線光斑與(yu) 反射光線的光斑之間的距離d1,及反射光線的光斑與(yu) 一級幹涉條紋的光斑之間的距離d2。
測量中
使用公式
計算出光波波長。
原理解說
有一天老師讓大家測量一張紙的厚度,而聰明的小明數了一百張紙,測出了總共的厚度,再將其除以一百就完成了老師的任務。當我們(men) 有一把鋼尺的時候,能不能也像聰明的小明一樣測出光波波長呢?當然是不行的,如此測量需要邁克爾孫幹涉儀(yi) 的幫助,我們(men) 今天使用的原理是光柵掠入射法。
透射光柵(不是今天的主角)
光柵是由大量等寬等間距的平行狹縫構成的光學器件,而鋼尺上的刻度正好構成了一個(ge) 光柵。當我們(men) 用激光照射鋼尺的邊緣時,一部分光直接照射至光屏上,另一部分照射至鋼尺表麵發生幹涉。
光柵掠入射示意圖
如圖所示,設 A 和 B 為(wei) 相鄰兩(liang) 刻度,相距 d 。設入射光與(yu) 鋼尺夾角為(wei) α ,出射光與(yu) 鋼尺夾角為(wei) β 。由光學原理可知,當在相鄰兩(liang) 刻度上的光程相差 k 倍波長λ 時,有光強極大值,此極大值稱為(wei) k 級條紋。有光柵方程:dcosα-dcosβ=kλ。
當k=0時,α=β入射角等於(yu) 反射角,為(wei) 幾何反射光。
當k>0時,為(wei) 我們(men) 在光屏上看到的+k級條紋。
當k<0時,由於(yu) 實驗中α足夠小,故條紋不可見。
本次實驗中我們(men) 使用的是k=0和k=1時的條紋,設其出射角分別為(wei) θ0和θ1。可知入射光和反射光之間夾角為(wei) 2θ0,反射光和一級條紋之間的夾角為(wei) θ1-θ0。
故由幾何關(guan) 係有:
d1/2D=tanθ0
d2/D+d1/2D=tanθ1
帶入光柵方程,得到
d(cosθ0-cosθ1)=λ
由以上三式解得
帶入測量數據就可以得到激光波長了!大家測量的結果有落在可見光區間嗎?
上期回顧
NO.226 今天是1024,我們(men) 整了點 “float” | 正經玩
01.(x+y-1)+xy = 0 的實驗分享如下:
02.B.C.的實驗分享如下:
03.chenfang的實驗分享如下:
04.TLL的實驗分享如下:
05.阿西莫的實驗分享如下:
06.冬江雪的實驗分享如下:
07.昵稱的實驗分享如下:
08.甜橙的實驗分享如下:
09.我的世界666的實驗分享如下:
10.小明童鞋的實驗分享如下:
11.楊佳炎的實驗分享如下:
12.Alan霖霖的實驗分享如下:
13.Darth Apocalypse的實驗分享如下:
14.MonkeyFirst的實驗分享如下:
15.SCP的實驗分享如下:
16.夏目漱石的實驗分享如下:
17.葉文潔的實驗分享如下:
18.政守けんす的實驗分享如下:
投票時間於(yu) 11月4日零點截止
票數前 三名將獲得
由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
量子學派編著的
《公式之美》
一本
分享贏得紀念品
對於(yu) 本期實驗 的投稿
我們(men) 將在 下期 進行投票
我們(men) 將為(wei) 票數最高的 兩(liang) 位 同學
送去 所標杯一個(ge)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