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IEEE(國際電氣與(yu) 電子工程師協會(hui) )發來函件,我國製定的“工業(ye) 用光纖激光器參數要求和測試方法”國際標準獲得通過。中國光學學會(hui) 激光加工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王又良表示,這是我國激光產(chan) 品類的首個(ge) 國際標準。
這一標準由國家激光加工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湖北省標準化與(yu) 質量研究院提出。該標準編製小組主席盧飛星介紹,2016年開始籌備製定這一標準,2018年被IEEE正式立項,多家高校和激光企業(ye) 參加。10日,盧飛星收到了IEEE的來函。
光纖激光器是激光設備的“發動機”。所有激光設備都需要光源,光纖激光器是生產(chan) 光源的主流產(chan) 品。我國光纖激光器的市場規模,從(cong) 十年前不到10億(yi) 元已增長到近百億(yi) 元。2007年之前,我國光纖激光器完全依賴進口,此後逐步國產(chan) 化並出口國外。
“以前,一個(ge) 進口20瓦脈衝(chong) 光纖激光器可以賣到20多萬(wan) 元。有了國產(chan) 產(chan) 品後,同款產(chan) 品價(jia) 格下降至2萬(wan) 元以下。” 盧飛星介紹,在中低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國產(chan) 產(chan) 品目前占領了約七成的國際市場;在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市場,國產(chan) 產(chan) 品占領了約三成的國際市場。
武漢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是我國最大的激光產(chan) 業(ye) 基地,被稱為(wei) “中國光穀”,華工激光、銳科激光等一批激光產(chan) 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均誕生於(yu) 此,激光產(chan) 業(ye) 年產(chan) 值已達千億(yi) 元,占國內(nei) 市場規模一半左右。
5年前,銳科激光牽頭,聯合華工激光等起草了我國第一部光纖激光器行業(ye) 標準。銳科激光總工程師閆大鵬認為(wei) ,我國首次為(wei) 激光產(chan) 品定國際標準,體(ti) 現了國產(chan) 光纖激光器的製造水平。
成立於(yu) 1963年的IEEE,總部位於(yu) 美國紐約,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非營利性跨國學術組織。2019年5月,IEEE曾禁止華為(wei) 員工參與(yu) 旗下期刊的編輯和審稿。不過,僅(jin) 僅(jin) 一個(ge) 月後,IEEE就解除了相關(guan) 限製。
“在工業(ye) 光電子產(chan) 品運用領域,中國已經具備國際影響力。”浙江工業(ye) 大學激光先進製造研究院院長姚建華認為(wei) ,國際科研合作無法把中國排除在外,國際標準的製定需要中國參與(yu) 進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