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中國即將發射全球首顆主動激光雷達二氧化碳探測衛星

來源:機床商務網2021-03-04 我要評論(0 )   

國家空間基礎設施中全球首顆搭載主動激光雷達二氧化碳探測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將於(yu) 2021年7月出廠待發射,實現對大氣二氧化碳的全天時、高精度監測。全國政協委員、國家...

國家空間基礎設施中全球首顆搭載主動激光雷達二氧化碳探測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將於(yu) 2021年7月出廠待發射,實現對大氣二氧化碳的全天時、高精度監測。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國家大氣環境監測衛星工程應用係統副總師張興(xing) 贏在京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該項目於(yu) 2015年1月先期攻關(guan) 立項,2017年8月工程研製立項,曆經六年時間,有望今年下半年出廠待發射。

他介紹,這顆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搭載的主動激光雷達載荷,采用後向散射接收和差分吸收探測體(ti) 製,可以獲取全球大氣二氧化碳、雲(yun) 和氣溶膠的垂直分布信息。

此前,中國在2016年以來先後發射了全球二氧化碳科學試驗衛星,風雲(yun) 三號氣象衛星D星、高分五號衛星,三顆衛星均搭載了高光譜溫室氣體(ti) 探測儀(yi) ,以被動光學遙感原理開展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探測科學試驗。溫室氣體(ti) 被動遙感,數據有效性受限於(yu) 雲(yun) 、氣溶膠和緯度帶的影響,定量探測精度受限於(yu) 地表反射和大氣成分散射的影響。隻能在白天探測,不能覆蓋南北極,數據有效率較低。

張興(xing) 贏介紹,相比於(yu) 被動遙感,主動激光雷達不易受雲(yun) 層和氣溶膠的影響;激光斑點小,空間分辨率很高;不受白天黑夜影響,可以夜間觀測;同時可以獲取大氣不同高度層的參數信息——由此,可以獲取更多有效觀測數據。但與(yu) 此同時,星載激光雷達的高精度製造和數據的高精度處理技術是巨大挑戰。

張興(xing) 贏說,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是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一天繞地球飛14軌,可以獲取全球大氣二氧化碳、雲(yun) 和氣溶膠的觀測數據用於(yu) 大氣環境監測、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不僅(jin) 造福中國,也惠及全球,為(wei) 保護我們(men) 共同的地球家園提供科技支撐”。

去年,中國提出力爭(zheng)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zheng) 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十四五”期間,計劃發射的風雲(yun) 三號氣象衛星後續星將搭載被動高光譜探測儀(yi) 開展全球溫室氣體(ti) 的業(ye) 務探測,國家空間基礎設施中還將發射一顆搭載有溫室探測儀(yi) 的高光譜探測衛星和同時搭載主動激光雷達和被動高光譜探測儀(yi) 的高精度溫室氣體(ti) 綜合探測衛星,這幾顆衛星將組網觀測,聯合形成中國的碳監測星座。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