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增材製造技術在工業(ye) 中的廣泛應用對工藝過程中的穩定性,如產(chan) 品的製造性,魯棒性,部件質量以及可以加工的材料的範圍越來越引起關(guan) 注。但由於(yu) SLM製造過程中高的冷卻速率,高的熱溫度梯度和層層堆積的特點,采用SLM工藝製造的部件會(hui) 出現各種不同的缺陷。這些缺陷會(hui) 導致高的孔隙率,變形,裂紋和表麵粗糙度等。當采用另外一個(ge) 激光束在熔池附近進行加熱時會(hui) 均質化熔池的溫度,減慢熔池的冷卻速度及其周邊的冷卻速度,從(cong) 而提高其潤濕性。一個(ge) 概念性的想法,討論的比較廣泛和可能實施的,如通過一定程度的重熔來提高表麵質量或致密化顯微組織,這一策略被提上日程並得以實施。
SLM這種增材製造技術是一種非常年輕的用於(yu) 製造複雜形狀的金屬部件的增材製造技術。該技術采用層層堆積的辦法來製造出依據CAD數字模型生成的三維實體(ti) 。該技術選擇性的熔化預先鋪設的粉末並對其進行熔化而凝固,從(cong) 而形成一個(ge) 幾乎為(wei) 完全致密的部件。由於(yu) 高能聚焦激光束的高的溫度梯度和冷卻速率導致高的殘餘(yu) 應力,變形和裂紋,氣化和飛濺等,增加了顯微結構缺陷的生成,如氣體(ti) 所造成的氣孔或未熔合氣孔和降低了表麵質量。這些問題均顯著的降低了增材製造產(chan) 品的實用性。盡管目前有不同的金屬,如不鏽鋼,鎳基高溫合金,鈦合金和鈷基合金已經可以采用SLM技術進行成功的製造,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工作來提高製造產(chan) 品的靜力學性能和動力學拉伸行為(wei) 方麵的性能,以及理解其背後的作用機理。
多光束加工策略
很少有研究工作是針對多光束複合加工策略用於(yu) SLM的製造工藝中。對於(yu) 金屬的直接沉積, Aggarangsi 和Beuth同時研究表明采用一個(ge) 激光束來預熱可以降低最大應力到20%到30%。Wilkes等人的研究則采用一個(ge) 靜止的激光束來增加整個(ge) 粉末床的溫度,可以提高到 1800°C,從(cong) 而減少了溫度梯度和由此可以實現陶瓷材料的加工。此外,電子束增材製造的經驗表明殘餘(yu) 應力和變形可以通過加熱熔池周圍的材料來降低溫度梯度。
Abe等人的研究則表明一個(ge) 激光束熔化熔化的時候馬上緊跟一個(ge) 光斑更大一些的激光束來重熔可以實現彎曲強度和硬度的最大化。Heeling等人的模擬研究和實驗結果表明SLM製造過程中的多光束策略是可行的且可以實現降低殘餘(yu) 應力且在同樣的功率條件下幾乎沒有降低製造的產(chan) 能。為(wei) 了更深入的理解多光束加工策略和建立該加工的常識,需要進一步的工作來研究多光束加工對熔池形狀,熔覆道的平整度和最終的密度進行研究。
實驗是在一個(ge) 自研製的SLM實驗設備上進行,采用兩(liang) 個(ge) 水冷卻的200W光纖激光,波長為(wei) 1070nm以及兩(liang) 個(ge) 獨立控製的掃描振鏡, f-theta為(wei) 420mm的有效焦距。通過將激光頭定位在一定的間隔位置,一個(ge) 掃描範圍為(wei) 160mm×280mm的區域可以進行激光掃描。
圖1. 可以實現大範圍激光掃描的實驗室自研製的多光束設備
▲圖2. 縱斷麵的顯示圖:(a)預熱和 (b)後續加熱。加熱用的激光束比用來熔化粉末的激光束的光斑要大得多
▲圖3. 單激光束製造時而的橫截麵和采用光斑直徑為(wei) 270μm的激光,功率為(wei) 100W進行預熱時得到的結果進行對比
圖4. 單激光束製造時得到的橫截麵和采用光斑直徑為(wei) 380μm的激光。功率為(wei) 200W進行預熱時得到的結果進行對比
圖5. 采用過濾和不過濾時得到的表麵粗糙度的結果
圖6. 在研究的參數條件下 Ra的算術平均偏差和標準誤差結果
圖7. 在本文的參數條件下得到的平均相對致密度的數值
主要結論
研究結果表明多光束複合的策略,即采用第二束光且光斑直徑比用來熔化粉末的激光束要大得多且緊跟第一個(ge) 激光束的辦法來微熔材料可以顯著的影響部件的顯微組織,表麵粗糙度和致密度。主要結果如下:
1.在進行後熱且激光束偏離的距離為(wei) 90μm的時候可以顯著的觀察到兩(liang) 個(ge) 熔池邊界的存在,這是因為(wei) 凝固被第二個(ge) 激光束進行了給予延緩。模擬的溫度曲線表明凝固甚至可以反轉到一定的深度,前提時加熱的激光束存在的時間一定的話。
2.多光束複合的策略造成材料的表麵粗糙度比單激光束要好得多。
3.由於(yu) 加熱會(hui) 在原先的熔池附近誘導形成一個(ge) 新的熔池,這樣激光功率就可以用來提高製造的產(chan) 能,這意味著在高的掃描速度下,在相同的能量密度條件下,得到的材料致密度就會(hui) 相對較小,然而掃描速度比較低的時候,即使是單激光束,即使采用了高的能量輸入,其能量分布在一個(ge) 較大的區域內(nei) 。其大量的熱會(hui) 導致密度增加。
4.在雙光束的掃描間距為(wei) 90μm進行預熱的時候和進行後續加熱的時候均可以得到最大的材料致密度。致密度測量結果表明在掃描間距低至45μm的時候會(hui) 得到相反的結果。
此時的雙光束複合的加工結果證明了多光束複合在SLM中的有效性。這些策略為(wei) 降低殘餘(yu) 應力,提高致密度和降低表麵粗糙度且同時不降低產(chan) 嗯能和柔性提供了一個(ge) 借鑒。
文章來源:The effect of multi-beam strategies on selective laser melting of stainless steel 316L,Additive Manufacturing,Volume 22, August 2018, Pages 334-342,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