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探尋“國之重器”科技創新背後的中國品牌力量

2021-05-10 我要評論(0 )   

品牌是企業(ye) 的靈魂,是奠定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的重要資源。中國品牌,從(cong) 逐夢深藍到礪劍長空,從(cong) 無人問津到走出國門,一個(ge) 個(ge) “國之重器”上都鐫刻下了大國...

品牌是企業(ye) 的靈魂,是奠定國家發展的基石,也是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的重要資源。中國品牌,從(cong) 逐夢深藍到礪劍長空,從(cong) 無人問津到走出國門,一個(ge) 個(ge) “國之重器”上都鐫刻下了大國名片的印記。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強調要“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chan) 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經國務院批準,自2017年開始,每年的5月10日為(wei) “中國品牌日”,開啟了中國製造品牌強國的新征程。

在中國品牌日到來之際,人民網記者參加了國資委新聞中心主辦的“走進新國企·智造中國”采訪活動,實地探訪了中國製造企業(ye) 踐行“三個(ge) 轉變”重要指示的最新成果,探尋“國之重器”科技創新背後的中國品牌力量。

“鋼鐵穿山甲”的蛻變:從(cong) “摸黑”掘進到“智慧”前行

當您走在每天的通勤路上,穿梭於(yu) 方便快捷的城市地鐵地下隧道時,可曾知道,這一切得益於(yu) 地下工程建設的“神兵利器”——盾構機。

全斷麵硬岩隧道掘進機(TBM),是盾構機家族中的“掘進機之王”,它工作起來就像一隻“鋼鐵穿山甲”。但在穿山越嶺掘進時,由於(yu) 無法觀察到前方的地質情況,隻能“摸黑”掘進,極易發生地質災害、設備損毀甚至人員傷(shang) 亡的嚴(yan) 重安全事故。

作為(wei) “三個(ge) 轉變”重要指示的發源地,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聯合多個(ge) 科研院所研發出TBM-SMART智能掘進係統,攻克難題,將“黑箱”掘進變成“透明”掘進、“智慧”掘進。

“就在十幾年之前,我國盾構機設備還依賴進口或與(yu) 國外的技術合作。由於(yu) 不掌握核心技術,不僅(jin) 價(jia) 格昂貴,還常常看‘別人臉色’行事。”中鐵裝備副總經理王杜娟向記者回憶道。

為(wei)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局麵,2002年10月,盾構機研發項目組成立,時年24歲的王杜娟成為(wei) 項目組18位成員之一。王杜娟說,在“民族盾構夢”的引領下,中鐵裝備堅持自主創新,產(chan) 學研用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跨越發展的智造之路。

中鐵裝備盾構總裝車間裏的盾構機。人民網記者 餘(yu) 璐攝

從(cong) “中鐵1號”到“中鐵1000號”盾構機下線,曆經十餘(yu) 年的發展,在“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道路上,中鐵裝備不斷刷新著記錄。世界最大斷麵硬岩掘進機麵世、國內(nei) 首批雙護盾TBM出生、世界最小直徑硬岩TBM呱呱墜地、世界首台馬蹄形盾構下線……“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龍,入地有盾構”,中鐵裝備加快推進智能製造,成為(wei) 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的靚麗(li) 名片。

如今,國產(chan) “鋼鐵穿山甲”的“朋友圈”越來越大,“中鐵號”盾構已遍布中華大地,“中國造”盾構已出口全球25個(ge) 國家和地區,為(wei) 世界軌道交通建設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中鐵裝備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張占成對記者表示,近年來,中鐵裝備還攻克了刀盤、液壓控製係統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實現了從(cong) 盾構行業(ye) “追趕者”到“領軍(jun) 者”的快速升級,產(chan) 銷量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隧道掘進裏程超過2600公裏。

“未來,中鐵裝備將在推動掘進機智能化、信息化、可視化上傾(qing) 注研發力量,致力掘進機技術顛覆式創新,加強基礎領域研究,開發深海TBM、深井TBM等特種掘進機,打造‘未來盾構’,讓‘無人值守、智能掘進’變為(wei) 現實。”張占成說。

最輕的“國之重器”:為(wei) 信息安全築起中國“長城”

創新,激活民族品牌新生機,助力國產(chan) 品牌發掘藍海。

中國長城,是我國第一代電腦品牌。多年來,中國長城堅持“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的使命初心,通過實施創新引領、技術強企戰略擦亮“金字招牌”,走出從(cong) 基礎軟件到整機、業(ye) 務係統的全鏈條創新研發之路。利用中國架構——(P:國產(chan) CPU+K:國產(chan) 操作係統+S:安全)體(ti) 係最新成果智造的長城電腦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為(wei) 國家信息產(chan) 業(ye) 安全保駕護航。

2020年底,長城計算機搭載的銀河麒麟V10操作係統與(yu)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華龍一號等龐然大物一起,獲評2020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為(wei) 什麽(me) 一台小小的國產(chan) 化計算機能被眾(zhong) 多專(zhuan) 家稱為(wei) ‘國之重器’?為(wei) 什麽(me) 物理重量僅(jin) 有幾十克的‘銀河麒麟V10操作係統’光盤能入選‘國之重器’?這足以說明它們(men) 的技術含量。”中國長城市場宣傳(chuan) 部總經理孫青感慨地說,與(yu) 國外品牌、國內(nei) 貼牌組裝電腦不一樣,中國長城係列計算機終端,是“中國芯”實現了從(cong) 芯片、中間件、整機、控製、網絡搭載操作係統、數據庫、安全產(chan) 品到應用係統等計算機信息技術完全自主,且產(chan) 品線完整。

在湘江畔,走進中國長城湖南智能製造基地(以下簡稱“湖南長城”)的生產(chan) 車間,幾條自主安全計算機智能生產(chan) 線上,記者看到正在忙碌著的,不是穿戴嚴(yan) 實的工人,而是各種現代化設備和形態各異的“機器臂”。

這些“機器臂”,有紅色的、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有巨型的、有微型的……它們(men) 被提前設定好參數,不停地轉動著靈巧的身姿,精準地插插裝裝。車間中心監控室的大屏幕上,“湖南長城計算機MES生產(chan) 係統”正在實時監測每個(ge) 生產(chan) 環節的能耗數據。

湖南長城智能生產(chan) 車間。人民網記者 餘(yu) 璐攝

“‘效率高,低缺陷’是智能製造最大的特點。”湖南長城總經理安紹平向記者娓娓道來,電腦生產(chan) 一直被認為(wei) 是勞動密集型生產(chan) 。在智能製造車間裏,每條產(chan) 線隻有2名工人,看數據、做檢測,11種工作都由機器臂承擔,裝內(nei) 存條、裝硬盤、裝配光驅、鎖螺絲(si) 、產(chan) 品移載……機器臂無所不能。

記者了解到,湖南長城這條自主研發的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是國內(nei) 3C電子裝配領域首次運用機器人進行裝配生產(chan) 的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堪稱國內(nei) 首創,運用長城自主開發的MES係統與(yu) 設備進行數據對接,整個(ge) 生產(chan) 過程全部實現智能化。

“自從(cong) 實施智能製造戰略,機器人上生產(chan) 線後,工廠生產(chan) 效率提高了25%,運營成本降低了20%,產(chan) 品研製周期縮短了30%。”安紹平說。

“在前瞻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中央企業(ye) 要積極作為(wei) ,爭(zheng) 當原創技術的策源地和現代產(chan) 業(ye) 鏈的‘鏈長’。”作為(wei) 中國電子打造的的自主安全產(chan) 業(ye) 鏈中主要的硬件生產(chan) 基地,湖南長城打造出“芯-端-雲(yun) -控-網-安”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生態鏈,為(wei) 我國數字化建設築牢安全底座。

近年來,湖南長城已成為(wei) “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先行者。“下一步,湖南長城將繼續以‘自主安全智能製造’為(wei) 核心,打造‘智能硬件+智能製造’‘創新產(chan) 品+戰略客戶’兩(liang) 條生態鏈,叫響品牌,築就中國電子產(chan) 業(ye) 不倒的‘長城’。”安紹平說。

技術創新:推動“老”碼頭迎來“智慧革命”

製造業(ye) 是國民經濟的脊梁,是立國之本、興(xing) 國之器、強國之基。以技術創新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強品牌建設,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智造”,是振華重工踐行“三個(ge) 轉變”重要指示的抓手。

在上海長興(xing) 島的海岸線上,屹立著一座座“國之重器”——岸橋。上百座五顏六色的集裝箱岸橋依次排開,等待著被特種運輸船整機運往世界各地。它們(men) 都印刻著一個(ge) 令中國人自豪的響當當的名字:振華重工(ZPMC)。

振華重工是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機械重型裝備製造商。目前,振華重工產(chan) 品已進入全世界104個(ge) 國家和地區,岸橋占全球市場約70%的份額,已連續22年占據港口機械行業(ye) 市場份額全球第一。

創新,凝聚品牌核心競爭(zheng) 力。百年振華,因創新而常新。近年來,振華重工以技術創新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強品牌建設,持續助力全球碼頭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建設,推動“老”碼頭迎來“智慧革命”。

開發基於(yu) 5G通信的輪胎吊遠程自動化係統;基於(yu) 多傳(chuan) 感融合的IGV自主導航係統;新一代高精度雲(yun) 點圖岸橋船舶掃描係統;集裝箱作業(ye) 任務集成管理係統……振華重工圍繞傳(chuan) 統集裝箱碼頭自動化升級改造進行攻關(guan) ,自主研發的多項新技術獲得全球青睞。近十年來,振華重工參建了近60個(ge) 國內(nei) 外碼頭自動化項目,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品牌附加值,並帶動160餘(yu) 家企業(ye) 走出國門,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一個(ge) 個(ge) 智能化場景見證著振華重工的“智造”蛻變。

在長興(xing) 生產(chan) 基地的現場,記者看到,在智能導引車(IGV)調試場地內(nei) ,不時有橙色小車正在來回穿梭,進行自動化車隊運行測試。

無人駕駛智能引導車(IGV)調試場地。人民網記者 餘(yu) 璐攝

振華重工總工程師費國向記者介紹道,該批IGV是振華重工為(wei) 粵港澳大灣區首個(ge) 自動化碼頭廣州南沙四期自動化碼頭量身打造,創造性地采用了北鬥衛星導航定位係統、激光雷達SLAM、視覺SLAM以及多傳(chuan) 感器融合定位技術,讓IGV可化身靈活的“搬運工”,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

振華重工智能車間內(nei) ,機器人正在作業(ye) 。人民網記者 餘(yu) 璐攝

走進振華重工長興(xing) 生產(chan) 基地鋼箱梁智能製造車間,機器人鋼箱梁自動化焊接場景映入記者眼簾。記者了解到,該智能車間還采用了雙麵立焊、自動化裝配與(yu) 焊接、自動化翻身、自動化搬運等多項新技術,生產(chan) 效率提高20%以上,年均節省人工成本42%。

在振華重工,“雲(yun) 管理”讓流動機械更智能。步入振華重工長興(xing) 生產(chan) 基地流動機械集控中心辦公室,9塊顯示屏組成的監控液晶屏正顯示著整個(ge) 廠區的地圖,每台流動機械的實時位置與(yu) 運行狀態一目了然。隻需一係列簡單的“下單”操作,30秒內(nei) 處於(yu) “空閑”狀態的車輛就能迅速地“接單上車”。

“未來,振華重工將著力開展智能製造轉型頂層規劃,圍繞過程智能、裝備智能兩(liang) 大核心要素,持續打造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打通市場營銷、研發設計、加工製造、交付及售後服務等價(jia) 值鏈流程的數據和信息,建立起高度柔性、全局協調、快速反應機製,打造符合振華重工特色的智能製造新模式。”費國充滿期待。

從(cong) 製造到創造,從(cong) 速度到質量,從(cong) 產(chan) 品到品牌,轉變的每一步背後都是中國企業(ye) 的擔當。有國際知名品牌價(jia) 值評估機構最新發布的“2021全球最具價(jia) 值品牌500強排行榜”顯示,今年,中國有77個(ge) 品牌上榜,入榜的中國品牌總價(jia) 值占到榜單整體(ti) 品牌價(jia) 值的20%。隨著中國企業(ye) 不斷脫穎而出,中國品牌正令全球矚目。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根本,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以“智造中國”為(wei) 引領,踐行“三個(ge) 轉變”重要指示,發展品牌經濟,促進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國品牌必將走得更長遠、更富生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