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中國智能製造行業市場規模、區域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勢

星之球科技 來源:榮格2021-06-17 我要評論(0 )   

智能製造技術包括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和智能化四個(ge) 層次,我國智能製造進入到深化應用、全麵推廣階段,智能製造水平明顯提升。行業(ye) 應用中,汽車製造業(ye) 智能製造水平最...

智能製造技術包括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和智能化四個(ge) 層次,我國智能製造進入到深化應用、全麵推廣階段,智能製造水平明顯提升。行業(ye) 應用中,汽車製造業(ye) 智能製造水平最高;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呈現“東(dong) 強西弱”態勢;未來,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ye) 意識到智能製造是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智能製造人才缺口大。


1.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鏈全景分析:關(guan) 鍵技術賦能智能製造
根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發布的《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定義(yi) ,智能製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基於(yu)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yu) 先進製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於(yu) 設計、生產(chan) 、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的各個(ge) 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xi) 、自決(jue) 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chan) 方式。


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鏈涵蓋感知層、網絡層、執行層和應用層四個(ge) 層次,其中感知層主要包括傳(chuan) 感器、RFID、機器視覺等領域,企業(ye) 包括惠嵐科技、禾賽科技、北醒電子等;網絡層主要實現信息傳(chuan) 輸與(yu) 處理,主要包括雲(yun) 計算、大數據、智能芯片、工業(ye) 以太網等技術領域;企業(ye) 包括阿裏雲(yun) 、騰訊雲(yun) 、華為(wei) 、百度、阿裏巴巴、騰訊等;執行層主要為(wei) 智能製造終端集成產(chan) 品,包括機器人、數控機床、3D打印設備等;應用層主要為(wei) 智能生產(chan) 線。


image001.jpg


智能製造技術包括自動化、信息化、互聯網和智能化四個(ge) 層次,智能製造發展需經曆四個(ge) 階段,分別為(wei) 自動化(淘汰、改造低自動化水平的設備,製造高自動化水平的智能裝備)、信息化(產(chan) 品、服務由物理到信息網絡,智能化元件參與(yu) 提高產(chan) 品信息處理能力)、互聯化(建設工廠物聯網、服務網、數據網、工廠間互聯網,裝備實現集成)、智能化(通過傳(chuan) 感器和機器視覺等技術實現智能監控、決(jue) 策)。

智能製造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全生命周期的賦能結果,通過工業(ye) 互聯網、工業(ye)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賦能,使得製造業(ye) 智能化生產(chan) 。

2.中國智能製造發展現狀分析:智能製造業(ye) 產(chan) 值有望達2.5萬(wan) 億(yi) 元
我國雖然是製造業(ye) 大國,但是區域技術發展不平衡,信息化水平發展參差不齊,標準化程度低。隨著人工成本的攀升、低端製造業(ye) 轉移、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的應用,中國製造業(ye) 逐漸進入大規模機器生產(chan) 階段,尤其勞動密集型企業(ye) ,促進機器人生產(chan) 代替勞動力。


image002.jpg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智能製造發展從(cong) 初期的理念普及、試點示範階段進入到當前深化應用、全麵推廣階段,形成了試點示範引領、供需兩(liang) 端發力的良好局麵。

智能製造是數字經濟的皇冠,將成為(wei) 各國搶占數字經濟製高點的主戰場,成為(wei) 提升國家整體(ti) 製造業(ye) 水平的增長引擎。2020年10月,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ye) 化、信息化、城鎮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的目標將進一步加速推進我國智能製造發展。

根據《中國製造2025》、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的新型工業(ye) 化等政策,我國智能製造對於(yu) 國家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提高越來越重要。隨著國家對智能製造的大力支持,我國智能製造行業(ye) 保持著較為(wei) 快速的增長速度,繼2019年我國智能製造裝備行業(ye) 的產(chan) 值規模突破兩(liang) 萬(wan) 億(yi) 元後,2020年初步估計達2.5萬(wan) 億(yi) 元。


image003.jpg


3.中國智能製造發展支撐:智能製造裝備發揮重要作用

智能製造離不開智能裝備的支撐,包括高級數控機床、配備新型傳(chuan) 感器的智能機器人、智能化成套生產(chan) 線等,以實現生產(chan) 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高效化。2018年1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分類(2018)》,智能製造裝備產(chan) 業(ye) 被納入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


智能製造裝備是先進製造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在裝備產(chan) 品上的集成和融合,體(ti) 現了製造業(ye) 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發展要求。


根據德勤調查發現,中國工業(ye) 企業(ye) 智能製造五大部署重點依次為(wei) :數字化工廠(63%)、設備及用戶價(jia) 值深挖(62%)、工業(ye) 物聯網(48%)、重構生態及商業(ye) 模式(36%)以及人工智能(21%)。


從(cong) 相關(guan) 技術來看,受訪企業(ye) 所關(guan) 注的相關(guan) 技術包括工業(ye) 軟件、傳(chuan) 感器技術、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受訪企業(ye) 所關(guan) 注的技術包括工業(ye) 軟件、傳(chuan) 感器技術、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平台、大數據、識別技術、雲(yun) 計算、虛擬製造技術、3D打印、C2M。


image004.jpg


4.中國智能製造下遊應用分析:汽車製造業(ye) 智能製造水平最高
2020年全國智能製造能力水平TOP10行業(ye) 中,汽車製造業(ye) 的智能製造能力水平位居前列;其次為(wei) 電子設備製造業(ye)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等。


image005.jpg


5.中國智能製造區域熱力圖:江蘇重視程度高,廣東(dong) 試點多
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全國12000多家企業(ye) 通過平台開展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自診斷,江蘇、浙江、山東(dong) 、寧夏等省市對於(yu) 智能製造高度重視,有效推動標準應用。



2020年廣東(dong) 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包括廣州、深圳、珠海、東(dong) 莞、惠州、肇慶、佛山、韶關(guan) 、中山、江門在內(nei) 的幾個(ge) 城市共88個(ge) 項目。陝西省力爭(zheng) 到2022年,全省建成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ye) 100個(ge) 。2020年湖北省五個(ge) 智能製造試點項目均在武漢,包括汽車係統集成裝備智能遠程運維服務平台項目、薄膜晶體(ti) 管液晶顯示器件智能化生產(chan) 線、汽車座椅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5G智慧港口無人化水平運輸示範項目、果葡糖漿智能生產(chan) 線等。



6.中國智能製造行業(ye) 發展趨勢分析:智能製造人才缺口不斷擴大
未來,企業(ye) 將不斷加強智能製造水平,不斷提高設備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加強數字化設計,建設智能化車間,大量應用集成技術,挖掘分析生產(chan) 製造數據。越來越多的製造企業(ye) 意識到智能製造是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的關(guan) 鍵,智能製造人才缺口變大。


根據人力資源與(yu) 社會(hui) 保障部數據分析,2025年智能製造領域人才需求為(wei) 900萬(wan) 人,人才缺口預計達到450萬(wan) 人。未來智能製造人才培養(yang) 更加聚焦專(zhuan) 業(ye) 化、體(ti) 係化、服務企業(ye) 內(nei) 部智能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