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工業(ye) 與(yu) 安全局24日宣布,將27個(ge) 實體(ti) 和個(ge) 人列入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實體(ti) 名單,這個(ge) 名為(wei) “軍(jun) 事最終用戶”的清單裏,其中包括12家中企。此次被針對的是量子計算、半導體(ti) 等尖端技術。
12家中企被列入“實體(ti) 清單”
根據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布的名單,四個(ge) 亞(ya) 洲國家的實體(ti) 和個(ge) 人被列入:日本和新加坡各1;中國12;巴基斯坦13。
截圖自美國商務部網站
美國商務部宣稱,這些實體(ti) 和個(ge) 人被列入的原因包括支持中國軍(jun) 事量子計算應用,支持巴基斯坦核與(yu) 導彈的擴散,以及支持俄羅斯軍(jun) 方。歸根結底,美國商務部認定這些實力和個(ge) 人的行為(wei) 有可能危害美國的安全利益。
涉及本次新增實體(ti) 清單的中國企業(ye) 及機構共有12家:嘉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杭州中科微電子有限公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湖南國科微電子、新華三半導體(ti) 、Peaktek、寶利亞(ya) 太有限公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國盾量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陝西智恩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華迅科技有限公司、蘇州雲(yun) 芯。
12家被納入“實體(ti) 清單”公司,來源:美國商務部
國內(nei) 激光廠商如何應對?
事實上,這早已不是美國第一次利用所謂“實體(ti) 清單”打壓中國尖端科技行業(ye) 。
2021 年 7 月 9 日美國商務部公布信息,將23家中國實體(ti) 列入出口管製“實體(ti) 清單”,其中包括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理由是認為(wei) 銳科激光可能參與(yu) 采購未經授權的軍(jun) 事最終用途的原產(chan) 於(yu) 美國的物品。
激光技術是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的高新科技,並且在激光通信、激光雷達、激光製造等有著廣泛的應用。中國本土激光企業(ye) 創新能力越來越強,在更多領域打破了外國的壟斷,並引起美國的注意,除了銳科以外,中國還有很多優(you) 秀的、創新能力強的激光企業(ye) ,未來不排除會(hui) 有更多激光企業(ye) 被美國盯上。
眾(zhong) 所周知,實體(ti) 清單是美國為(wei) 維護其國家安全利益而設立的出口管製條例。說白了,“實體(ti) 清單”也就是一份“黑名單”,一旦進入此榜單實際上是剝奪了相關(guan) 企業(ye) 在美國的貿易機會(hui) 。早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任時發起與(yu) 中國貿易戰,美國就對中國的激光機床進行有條件限製進口,並且也限製超高功率的激光器出口中國。
短期內(nei) ,雖然說國內(nei) 激光產(chan) 業(ye) 不會(hui) 像半導體(ti) 行業(ye) 一樣遭受到大範圍密集的技術封鎖,但是國外企業(ye) 對高端激光器和精密機床的限製出口已有先例,國內(nei) 企業(ye) 更應該提早準備“備胎計劃”,防患於(yu) 未然。而從(cong) 長遠來看,國產(chan) 激光器及設備產(chan) 品走出國門,在歐美等主力市場與(yu) 國外企業(ye) 同台競技將會(hui) 更加頻繁,更需要具備自主核心競爭(zheng) 力。
業(ye) 內(nei) 預警,自2019年以來,美國愈加頻繁地將實體(ti) 清單用作實現外交政策的製裁工具,大量中國企業(ye) 因所謂“侵犯人權”、“軍(jun) 民融合”等原因被列入實體(ti) 清單。因此相關(guan) 行業(ye) 、重點領域的企業(ye) ,即使目前暫未被列入“實體(ti) 清單”也應當提高警惕,做好風險預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