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22年,落戶遠遙淺海科技灣區的威海激光通信先進技術研究院運營已步入正軌。這裏孕育著威海乃至全國激光通信產(chan) 業(ye) 的“新地標”。1月18日,一場“新春座談會(hui) ”熱鬧舉(ju) 行。
“咱還得在生產(chan) 能力上再提升”“爭(zheng) 取完成批產(chan) 建設,再造10套產(chan) 品”……圍繞新年計劃,科研人員鬥誌昂揚列出了“創新清單”,隻等設備一到位,就擼起袖子大幹一場!
“咱們(men) 這個(ge) 產(chan) 品今年要‘上太空’,爭(zheng) 取在6G賽道上搶先一步。”威海激光通信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李鐵龍拍了拍身旁一個(ge) 銀色的柱狀儀(yi) 器說。
這是全國首套星間激光通信載荷自動化調試總裝測控係統。隻見在科研人員操作下,一束激光通過平行光管瞬間到達終端,精度不差分毫。
“我們(men) 就是在衛星之間架起‘高速路’。”李鐵龍解釋說,這個(ge) 比喻聽起來簡單,實際上星間傳(chuan) 輸距離遠、環境複雜,更像是在太空中“針尖對麥芒”。
“針尖”是如何對準“麥芒”的?“別看這設備個(ge) 頭不大,安在衛星上,可在4000公裏間進行數據傳(chuan) 輸,形成衛星組網後,老百姓待在家裏就能看到中國深空探測器的‘現場直播’。”在一旁調試產(chan) 品的設計師喬(qiao) 元哲樂(le) 嗬嗬地說,設備在去年10月份研製成功,目前已具備下線生產(chan) 能力。
這個(ge) “全國首套”讓研究人員引以為(wei) 傲。李鐵龍說,各國在6G專(zhuan) 利方麵競爭(zheng) 異常激烈,產(chan) 品實現產(chan) 業(ye) 化後,將助力我國在6G領域再次實現領跑。目前,星間激光通信終端產(chan) 品已經在部分星座建設項目中參與(yu) 競標,獲得了該領域專(zhuan) 家的認可。未來,衛星互聯網將轉向激光時代,威海也將在激光通信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落戶半年多,研究院已經實現了生產(chan) 能力的基礎搭建。談到研究院當初為(wei) 何會(hui) 選擇在威海落戶?李鐵龍說,當時考察時,他看到了威海碳纖維產(chan) 業(ye) 、光電子產(chan) 業(ye) 的發展優(you) 勢,尤其是威海推動“三鏈”協同發展的理念,讓他把“紮根威海”四字紮實敲在心上。“我們(men) 做科研最重視的是‘土壤’,看重這片土地有滋養(yang) 創新的能力。”李鐵龍感歎道。
快要過春節了,研究院科研人員也列下了一串“創新清單”——爭(zheng) 取完成2條以上激光通信終端生產(chan) 線建設,完成國家衛星互聯網、威海一號、行雲(yun) 工程激光通信載荷的交付;力爭(zheng) 打造成國內(nei) 領先的星間激光通信研發及成果轉化平台,推動威海成為(wei) 全國激光通信領域產(chan) 業(ye) 化發展的先行區域……
在威海激光通信先進技術研究院展廳裏,一部演繹星間傳(chuan) 輸景象的展示片循環播放:一顆搭載著“中國製造”的衛星遨遊太空,光束四散下,天塹變通途。在星光交匯中,威海激光通信先進技術研究院猶如創新鏈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以科技創新加持“三鏈”協同實現“天地互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