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支光模塊經過-40℃—85℃高低溫循環測試後,交付到全球主流通信設備商手中;一台台代表行業(ye) 領先水平的激光切割裝備整裝待發,運往全國以及世界各地。在武船重工、中鐵寶橋、三一重工等中國製造標杆企業(ye) ,由華工科技打造的智能生產(chan) 線、智能工廠為(wei) 橋梁製造裝上了“最強大腦”。
省科技廳負責人介紹,作為(wei) 湖北11家入選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培育計劃的企業(ye) 之一,華工科技多項“光能力”居全球前列。其中,光模塊出貨量排在全球前列,是業(ye) 界首批發布800G光模塊的廠商之一;三維五軸激光切割裝備市場占有率已達到國內(nei) 第一、全球前三。
800G矽光芯片將在二季度推出
3月8日,在第47屆美國光纖通訊展上,華工科技發布的多款800G係列光模塊產(chan) 品,以及預告發布代表下一代產(chan) 品風向標的800G矽光模塊,受到業(ye) 界廣泛關(guan) 注。
“光模塊作用是光電轉換,主要用於(yu) 數據中心、基站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華工科技核心子公司華工正源總經理胡長飛介紹,“在大數據中心裏,核心部件就是光模塊。”
華工正源生產(chan) 一部車間內(nei) ,技術工人手中的光模塊,看起來和一個(ge) 普通U盤差不多大小,其內(nei) 部集成了激光器、探測器、光電芯片等眾(zhong) 多精密部件。在這裏,每一支光模塊都經過高低溫循環、老化測試等多項可靠性認證,再到品質檢驗、最終出貨……
今年1月以來,華工科技旗下的華工正源光模塊車間“馬力全開”,產(chan) 品訂單相比去年同期增幅超過40%,光模塊產(chan) 能可以達到每月255萬(wan) 支。
光通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權威市場分析指出,5年後,矽光技術的市場占比會(hui) 迅速地提高到一半,成為(wei) 光通信模塊行業(ye) 主流技術方案。記者獲悉,目前華工正源自製矽光芯片的400G光模塊已經投產(chan) ,800G矽光芯片預計今年二季度正式推出。
“華工正源的光模塊出貨量排在行業(ye) 全球前列,而矽光芯片的一個(ge) 重要優(you) 勢就是解決(jue) 高端芯片快速上量的問題,公司特點和矽光技術的特點相契合。”胡長飛介紹,公司的矽光項目通過光芯片、光器件和光模塊研發、生產(chan) 多維度緊密結合,形成了競爭(zheng) 優(you) 勢。國家東(dong) 數西算工程的推出,將拉動一個(ge) 新的萬(wan) 億(yi) 級賽道,公司將加速矽光、相幹、800G/1.6T光模塊等行業(ye) 前沿產(chan) 品的商用進程,鞏固並提升在光通信領域核心競爭(zheng) 優(you) 勢。
一台機器替代一個(ge) 工廠
3月20日,位於(yu) 光穀科創大走廊葛店區域的華工科技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技術人員正在測試、校準激光智能裝備產(chan) 品。今年以來,隨著海內(nei) 外市場對高端裝備需求持續提升,華工科技核心子公司華工激光正開足馬力,抓生產(chan) 趕訂單。
華工科技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該公司整體(ti) 海外業(ye) 務增長近40%,其中激光智能裝備產(chan) 品增長108%,產(chan) 品已實現歐洲、北美洲、南美洲、亞(ya) 洲、大洋洲等海外市場的全麵覆蓋。
去年7月,華工激光兩(liang) 款重磅產(chan) 品全球首發。其中包括業(ye) 內(nei) 首台高功率管材激光清洗裝備,長6米、直徑6厘米的管材,經激光清洗10分鍾後,潔淨如初;國內(nei) 首台超重管激光三維加工中心,以全自動激光切割超大、超重、超長管材、型鋼為(wei) 目的,實現送料、切割、搬出高度自動化,實現了“一台機器替代一個(ge) 工廠”。
華工激光總經理鄧家科介紹,國內(nei) 對大型型材需求大,但現有工序間轉運材料困難,用工數量多,人工成本高,有時一件工件的加工需要多達近10種加工工序,以及眾(zhong) 多人力的配合才能實現加工。在超重管激光三維加工中心,最大加工管徑508厘米,最大加工長度12米,單根管材最大載重2.7噸,解決(jue) 了超大、超重、超長管材及型材在加工中的“卡脖子”難題,搶占了製造技術製高點,夯實了極限製造發展之基,實現該領域激光加工裝備的國產(chan) 化。
銷售破百億(yi) ,創新是關(guan) 鍵
3月15日下午,華工科技智能製造版塊負責人、華工賽百董事長楊肖組織華工科技智能製造業(ye) 務團隊,與(yu)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yu) 工程學院專(zhuan) 家團隊、中聯重科相關(guan) 負責人熱烈地探討著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的現狀和發展方向。
“製造業(ye) 模式發生了深刻改變,智能化促進建築工業(ye) 化的健康發展,而我們(men) 抓住了市場機遇,做了大量的技術儲(chu) 備。”楊肖介紹,科技創新是企業(ye)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
深中通道是我國繼港珠澳大橋後又一世界級的“超級工程”,其使用的鋼構造就來自華工科技為(wei) 中鐵寶橋打造的全國首個(ge) 鋼橋梁行業(ye) 5G智能製造工廠。此前,華工科技已為(wei) 武船重工、博睿交通重工、遠大可建等企業(ye) 打造鋼構智能產(chan) 線、智能工廠。
“2021年,華工科技錨定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工業(ye) 數智化等核心業(ye) 務發展賽道,銷售收入突破100億(yi) 元。”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介紹,近年來,華工科技承擔的省科技廳重大專(zhuan) 項及重點研發計劃取得了豐(feng) 碩成果,其中,800G超高速光傳(chuan) 輸係統光模塊項目,使公司成為(wei) 業(ye) 界首批發布800G光模塊的廠商之一。華工科技建立了湖北省光電子集成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超快激光器及激光精密微納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激光先進製造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台與(yu) 團隊。
馬新強認為(wei) ,培育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要突出產(chan) 業(ye) 化。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強化企業(ye) 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培育一批具有創新創造活力、掌握核心技術的有競爭(zheng) 力的大企業(ye) ,鼓勵企業(ye) 與(yu) 高校、科研院所圍繞共建技術研發平台,開展產(chan) 學研合作,企業(ye) 的競爭(zheng) ,說到底是人才競爭(zheng) ,要鼓勵企業(ye) 引進省級以上人才計劃入選者和海外高端人才,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養(yang) ,搭建優(you) 質人才梯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