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技術大學阮雙琛教授與(yu) 寧存政教授合作,實現了一種作為(wei) 生物化學反應器的微腔激光製備方法,並將這種顏色可變激光用於(yu) 生物標記物分子的超靈敏檢測領域。該研究成果以“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Biomarkers in a Color-Switchable Microcavity-Reactor Laser”為(wei) 題在國際知名綜合性期刊《Advanced Science》(Q1, IF:16.806)上發表。分析測試中心工程師李然和博士後宋宗鵬為(wei) 論文並列第一作者,朱海鷗教授、寧存政教授和阮雙琛教授為(wei)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深圳技術大學為(wei) 第一完成單位。
圖1 聚苯乙烯微球的製備及檢測機理。(a)聚苯乙烯微球製備示意圖;(b)生物分子檢測機理;(c)生物分子檢測前後熒光光譜的變化;(d)聚苯乙烯微球在生物分子檢測前後激光光譜的變化。 這項研究提出了一種基於(yu) 顏色可變激光的超靈敏檢測方法。使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聚苯乙烯回音壁諧振腔,該聚苯乙烯球內(nei) 預先混合有染料分子,可發射一定波長的激光。當生物標記物分子通過聚苯乙烯球壁多孔結構滲入球體(ti) 後,生物標記物分子與(yu) 球體(ti) 內(nei) 的染料分子發生化學鍵結合,引起染料分子發射波長幾十甚至上百納米的變化,從(cong) 而使得生物分子的探測變得肉眼直接可見,變化的熒光波長通過諧振腔的作用實現激光波長的變化,這種腔增強的激射型探測,比普通熒光探測靈敏度大大提升。 與(yu) 已報導的方法相比,該方法主要優(you) 勢特點如下: (1)檢測靈敏度高,可實現單分子生物標記物的定性檢測; (2)檢測成本低,這種大尺度的激光波長變化甚至可通過肉眼識別,而無需昂貴的檢測設備; (3)可集成度高,由於(yu) 激光波長變化較大且激光線寬很窄,因此結合簡單的窄帶濾光片即可將激光信號作為(wei) “開/關(guan) ”邏輯信號集成到多路檢測生物芯片中用於(yu) 高效疾病篩查分析; (4)操作簡單易推廣,可推廣用於(yu) 多種生物標記物的檢測; (5)與(yu) 生物活體(ti) 檢測相容。因此該顏色可變激光方法的實現與(yu) 推廣有利於(yu) 實現疾病的早期診斷以提高致命疾病的治愈率。 論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2326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