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金句
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我們(men) 必須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科技的命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強上取得更大進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形成國際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
——習(xi) 近平
考察點位-華工激光
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華工科技旗下核心子公司,堅持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之路,已成為(wei) fun88官网平台工業(ye) 應用的先行者、領軍(jun) 企業(ye) 。
公司牽頭製定國內(nei) 激光裝備行業(ye) 首個(ge) 國際標準,創造了60多項行業(ye) “第一”,擔起激光工業(ye) 基礎裝備領域“國家隊”使命。
仲夏時節,長江之濱。
中國光穀,生機勃發。
寬闊筆直的高新大道兩(liang) 旁,樓宇林立、園區連片。
6月28日下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考察,在激光科技館,總書(shu) 記頻頻停下腳步細細觀看,並在車間大樓前同企業(ye) 職工親(qin) 切交流。
難忘的瞬間,親(qin) 切的勉勵,殷切的囑托。總書(shu) 記的到來,讓華工激光全體(ti) 員工倍感激動、深感振奮。
華工激光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正在測試、校準的智能激光切割機切割鋼板。
華工激光項目團隊正在進行東(dong) 風本田新款思域汽車車身焊接線體(ti) 的安裝調試工作。
華工激光產(chan) 業(ye) 園內(nei) ,正在組裝生產(chan) 大型激光加工設備。
華工激光副總工程師程偉(wei) 正在操作公司新近開發的IC載板激光刻蝕裝備。
總書(shu) 記拿起樣件連聲稱讚:切得很漂亮
“心情還沒有完全平複,非常振奮!”回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時的細節,華工激光董事長馬新強難掩激動。
在企業(ye) 研發綜合大樓和激光科技館,總書(shu) 記詳細了解華工激光在半導體(ti) 、顯示麵板、汽車、消費電子等行業(ye) 的應用。
“我向總書(shu) 記匯報,這套麵向汽車行業(ye) 開發的激光加工裝備及自動化焊接產(chan) 線,曾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是總書(shu) 記親(qin) 自為(wei) 我們(men) 頒發的獲獎證書(shu) 。”馬新強說,在汽車製造行業(ye) 中,許多自主品牌甚至合資品牌的生產(chan) 線都用上了華工激光的產(chan) 品。
在一件黃鶴樓金屬畫前,總書(shu) 記放慢了腳步。
“這幅金屬畫寬5米、高4米,厚度隻有2毫米,使用我們(men) 的激光設備,不到10分鍾就完成了切割。”馬新強自豪地說。
聽完介紹,總書(shu) 記饒有興(xing) 致地拿起另一件激光切割出的微型黃鶴樓模型,細細端詳後,臉上露出讚許的表情。
隨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半導體(ti) 麵板激光智能裝備生產(chan) 車間,走近企業(ye) 自主研發的近十台產(chan) 品,駐足察看、詳細詢問。
總書(shu) 記拿起一塊厚度僅(jin) 30微米的玻璃屏。“這塊玻璃基板經化學處理後將變得和紙一樣可折疊,用作手機折疊屏,但在處理前非常脆,激光切割是冷加工,能精準切割又不破損。”馬新強說,生產(chan) 手機的過程中,會(hui) 大量使用激光技術,華工激光已為(wei) 全球一線品牌手機生產(chan) 提供近2萬(wan) 套設備。
在專(zhuan) 門切割橋梁鋼構、石油管道等的重型激光切管機前,總書(shu) 記拿起切管樣件,連聲稱讚“切得很漂亮”。
總書(shu) 記指出,湖北武漢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在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領域獨樹一幟。要加強技術研發攻關(guan) ,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核心技術,不斷延伸創新鏈、完善產(chan) 業(ye) 鏈,為(wei) 推動我國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第三次駐足是在IC載板激光刻蝕裝備前。這台由華工激光自主研發的設備,可在十幾秒內(nei) 完成對集成上千塊芯片載板的掃描,識別芯片是否合格的同時,為(wei) 每一塊芯片打上相應標簽。
“我們(men) 耗時兩(liang) 年多,攻克了這項‘卡脖子’技術。”華工激光副總工程師程偉(wei) 向總書(shu) 記報告說,國產(chan) 設備不僅(jin) 工作效率和檢測準確率更高,價(jia) 格還便宜一大截;去年底投入商業(ye) 化應用以來,短短半年已占據國內(nei) 市場20%的份額。
“隨著我國發展壯大,突破‘卡脖子’關(guan) 鍵核心技術刻不容緩,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發揮新型舉(ju) 國體(ti) 製優(you) 勢,踔厲奮發、奮起直追,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總書(shu) 記現場講的每一句話,都直擊程偉(wei) 的心房。
汗水浸濕了衣衫,總書(shu) 記渾然不覺
考察完激光高端裝備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沿著通道走出車間。
華工激光PCB及切割產(chan) 品事業(ye) 部總經理王莉清楚地記得,總書(shu) 記一走出車間,就掏出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看著總書(shu) 記越走越近,等候在車間外的員工們(men) 激動地一邊鼓掌一邊高喊:“總書(shu) 記好!”
總書(shu) 記微笑著走來,親(qin) 切地向大家問好,與(yu) 大家交流。
“總書(shu) 記和藹可親(qin) ,語重心長,就像一位長輩與(yu) 年輕人交心談話。”王莉說,天氣很熱,總書(shu) 記在與(yu) 大家交流的過程中,汗水浸濕了他的衣衫,他卻渾然不覺。
王莉回憶,總書(shu) 記從(cong) 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入題,深刻分析了國際國內(nei) 形勢,深情囑托廣大科技工作者,要堅持自主創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有肯定和認可、有期盼和鼓勵,讓人幹勁滿滿。
“總書(shu) 記說,高端製造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建設製造強國,必須加強硬核技術研發,提高國產(chan) 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脈掌握在自己手中,國家才能真正強大起來。”王莉說,從(cong) 總書(shu) 記的講話中,她深刻理解到,在向第二個(ge) 百年目標奮鬥的過程中,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承擔起科技創新這一光榮使命。
“對於(yu) 未來,我信心十足。”王莉表示,反複回味總書(shu) 記的講話,她愈發深刻地感受到,當下之中國正處於(yu) 最好的時代,我們(men) 必須奮起直追、努力工作,創造無愧於(yu) 時代的業(ye) 績。
“總書(shu) 記的溫暖話語,讓我們(men) 如沐春風又充滿鬥誌。”總書(shu) 記與(yu) 員工們(men) 交流時,華工激光副總經理王建剛站在第一排。近距離聆聽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王建剛心情激動,“總書(shu) 記對企業(ye) 的創新成果給予充分肯定,鼓勵企業(ye) 繼續踏踏實實、心無旁騖地開發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高端裝備和產(chan) 品,助力中國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提檔升級。”
王建剛說,總書(shu) 記用很平和的語氣和簡潔的詞句,講出了很多深奧的道理,總書(shu) 記的很多話都是“金句”,講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值得反複感悟和體(ti) 會(hui) 。
“總書(shu) 記問我參加工作多久了,工作辛苦不辛苦。他還說,自主創新的關(guan) 鍵是人才驅動,這讓我們(men) 備受鼓舞。”程偉(wei) 說,沒想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會(hui) 跟自己“拉家常”,這讓他緊張的心情一下子舒緩了下來,“我會(hui) 把總書(shu) 記的囑托,轉化為(wei) 前行的動力,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躬逢盛世,是我們(men) 這代科技人的幸運
“第一次當麵聆聽總書(shu) 記教誨,還是在9年前。”馬新強說,2013年7月2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武漢東(dong) 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他就在現場,至今曆曆在目。
當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定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培養(yang) 和吸引人才,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真正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到實處。”
牢記囑托,華工激光迅速啟動“五年青苗人才計劃”,5年累計招聘、留用1000名優(you) 秀大學畢業(ye) 生,並通過國家、地方政策引進50多名行業(ye) 高層次人才,助力公司核心技術突破。
聽到華工激光一直將人才視為(wei) 發展第一資源,引進了如此多優(you) 秀人才時,總書(shu) 記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說,“科技創新,一靠投入,二靠人才。看到這裏聚集了不少精英人才,大家都很年輕,充滿活力,我感到很高興(xing) 。”
“如果我們(men) 每一座城市、每一個(ge) 高新技術開發區、每一家科技企業(ye) 、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圍繞國家確定的發展方向紮紮實實推進科技創新,那麽(me) 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目標。”
“現場聆聽總書(shu) 記的勉勵,榮譽感、使命感油然而生。”研發人員龔正說,他目前正在負責半導體(ti) 視覺技術的研發攻關(guan) ,這項技術硬件受製於(yu) 人,國內(nei) 暫沒有可替代方案,每年純器件進口額超千萬(wan) 元。
龔正介紹,目前研發已進展到工程樣機驗證階段,研發團隊將進一步加大力度攻堅克難,爭(zheng) 取早日實現進口器件國產(chan) 化,推出半導體(ti) 行業(ye) 內(nei) 更多的中國製造設備,朝著半導體(ti) 製造行業(ye) 全麵國產(chan) 化目標前進。
“躬逢盛世,是我們(men) 這代科技人的幸運。”馬新強表示,研發硬核技術,不負領袖囑托。將持續把創新作為(wei) 頂層戰略,製定專(zhuan) 項人才引進培養(yang) 儲(chu) 備計劃,支持研發人員心無旁騖搞科研,在自主創新基礎上堅持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生態圈融合創新,瞄準國外做出國際一流產(chan) 品,聚焦國內(nei) 做好國產(chan) 替代產(chan) 品,切實擔起激光工業(ye) 基礎裝備領域“國家隊”的使命。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