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黃帆,是蘇州蛟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他不僅(jin) 是青年企業(ye) 家,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由他製造的激光大燈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研發出的激光光源被認證為(wei) 世界上最亮的光源。
海歸學霸黃帆出生於(yu) 1987年,在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ye) 後,被保送法國巴黎十一大學應用物理學專(zhuan) 業(ye) 深造。
2015年,黃帆博士畢業(ye) ,世界500強企業(ye) 、全球最大的飛機製造研發公司向他發出邀約,從(cong) 事研發工作。而現實給黃帆出了一道選擇題,因為(wei) 公司的核心敏感部門不接收中國人,如果他選擇入職,就要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歐盟籍。
黃帆不能接受這樣的條件,相反,在他內(nei) 心深處,當時出國就是為(wei) 了學習(xi) 更多知識技能,希望有朝一日能回來報效祖國。
正巧,一場“贏在蘇州”全法創新創業(ye) 大賽在法國舉(ju) 辦,黃帆憑借“激光探照技術”項目獲得一等獎。
對於(yu) 蘇州的人才政策,黃帆早有耳聞。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蘇州直接把創業(ye) 擂台設在了法國。“在國外企業(ye) ‘遇冷’後,我感受到了蘇州的‘暖’,一冷一暖間,我下定決(jue) 心到蘇州紮根。”
和他一起來到蘇州的還有5名博士,他們(men) 組成最初的科研團隊。蘇州的政府部門不僅(jin) 給他們(men) 提供千萬(wan) 元的資金支持,還有管理培訓的機會(hui) 。就是在一次參加培訓時,黃帆結識了現在的創業(ye) 合夥(huo) 人。
政府相關(guan) 部門擔心初創團隊不懂市場,就在媒體(ti) 上大力宣傳(chuan) , “我記得很清楚,我們(men) 的第一個(ge) 客戶就是通過政府宣傳(chuan) 找上門來的。”這樣暖心的舉(ju) 動讓黃帆更加堅定在蘇州紮根的決(jue) 心。
彼時,寶馬、奧迪幾乎壟斷了汽車激光大燈。在中美貿易戰後,高級別氙燈很難再進口。某個(ge) 大型國企找到黃帆,希望他們(men) 能開發高亮度激光光源作為(wei) 替代產(chan) 品。
那段時間,他們(men) 精神高度緊張,每天從(cong) 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2點。為(wei) 了做一個(ge) 10公裏照射試驗,黃帆和他的創業(ye) 團隊找到了兩(liang) 個(ge) 相距10公裏的山頭。山上沒有公路,他們(men) 隻能背著幾十公斤重的設備爬山,走了30多公裏的崎嶇山路。
不過,當看到光源從(cong) 遙遠的山頂傳(chuan) 來,黃帆長舒一口氣。這次試驗成功,意味著國內(nei) 首款激光大燈問世,他們(men) 的設計製造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此前該進口產(chan) 品的價(jia) 格為(wei) 9萬(wan) 元,黃帆團隊生產(chan) 的激光大燈僅(jin) 需5000餘(yu) 元。由他們(men) 研發的從(cong) 10瓦到300瓦功率的激光光源,最高亮度值超過5000萬(wan) 坎德拉,這被認證為(wei) 世界上最亮的光源。
“我們(men) 也能用上自己的產(chan) 品了,再也不用被‘卡脖子’了。”
多年來,黃帆的團隊一步步壯大。目前,公司70%是研發人員,博士超過50%,並已申請專(zhuan) 利150餘(yu) 項、獲得授權50餘(yu) 項,在自動駕駛傳(chuan) 感器等多個(ge) 領域處於(yu) 世界領先水平。
團隊設計發明的激光成像係統,已遍布蘇州水產(chan) 技術推廣站的各級養(yang) 殖田,係統性能遠超同類激光雷達。
在黃帆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架殲-20戰機模型。他覺得,這樣可以激勵自己勇闖科技創新“無人區”——精研國家真正需要的高精尖產(chan) 品。
作為(wei) 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黃帆深有感觸:做科學研究,既要力爭(zheng) 解決(jue) 祖國需要的“卡脖子”技術,也要胸懷“國之大者”,加快推動高科技產(chan) 品在民生領域的落地轉化,不斷促進科研成果實現便民、利民、惠民,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