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賽道是一場流動的盛宴。
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包括整車及零部件、鋰電池、光伏儲(chu) 能等公司,均交出了亮眼半年報。
海目星(688559.SH)作為(wei) 一家激光及自動化裝備製造商,位於(yu) 電子產(chan) 業(ye) 鏈的上遊,充分享受到新能源賽道的高景氣。
上半年,公司鋰電設備營業(ye) 收入8.59億(yi) ,同比增長275.11%,占主營業(ye) 務收入比例為(wei) 71.88%,成為(wei) 推動公司業(ye) 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得益於(yu) 鋰電激光及自動化設備的高速增長,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1.95億(yi) 元,同比增116.29%;歸母淨利潤9431.47萬(wan) 元,同比增189.84%;歸母扣非淨利潤7463.57萬(wan) 元,同比增773.14%。
與(yu) 此同時,其他與(yu) 消費電子綁定較為(wei) 深度的激光及自動化設備製造商,受下遊消費電子需求萎縮的影響,半年報業(ye) 績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日前,南方財經全媒體(ti) 記者獨家專(zhuan) 訪了海目星董事長趙盛宇,探尋海目星是如何抓住鋰電風口,以及公司對下一步長期發展的思考。
鋰電業務規模效應初現
2014年,因消費電子業(ye) 務進入“果鏈”之後,海目星品牌得到提升。但在海目星依靠消費電子業(ye) 務快速發展之際,趙盛宇意識到,雖然加入蘋果供應鏈為(wei) 品牌創造了價(jia) 值,但同時也帶來了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和單一大客戶的風險。
正當這個(ge) 節點,市場上有一小批人開始關(guan) 注起鋰電池,但當時鋰電池需求尚未明確,不少公司對這個(ge) 投入大於(yu) 收益的賽道,猶豫不決(jue) 。
趙盛宇選擇捕捉鋰電池這個(ge) 機會(hui) ,帶領海目星全力出擊,以極耳切割的激光製片機為(wei) 創新點,切入鋰電池賽道。
由於(yu) 在鋰電池極片製作上,傳(chuan) 統五金模切技術存在刀具損耗高、切割形狀受限以及容易形成毛刺影響電池安全性等劣勢,激光設備切割一下成為(wei) 了幫助鋰電池企業(ye) 提高切割效率、降低維護成本的“利器”。同時根據鋰電行業(ye) 需求,開發創新了一係列鋰電裝備產(chan) 品。
2015年,海目星開始與(yu) 下遊客戶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yi) 緯鋰能、蜂巢能源、欣旺達等鋰電池頭部企業(ye) 進行密切接觸。趙盛宇在采訪中提到,部分大客戶自建立第一條產(chan) 線就與(yu) 海目星合作,並一路成長至今。
經過7年的布局鋪墊,今年受益於(yu) 新能源汽車的產(chan) 銷兩(liang) 旺,海目星的動力電池業(ye) 務高速增長,上半年營收達8.59億(yi) 元,同比增長327.41%。不僅(jin) 如此,海目星在半年報發布之日,還手握近70億(yi) 元訂單。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上半年四費費率(銷售、管理、研發和財務)為(wei) 25.7%,在規模效應帶動下,除研發費用外,其他費用均出現小幅下降0.8、0.3和0.8個(ge) 百分點,上半年公司研發費用為(wei) 1.39億(yi) 元,同比增長159.47%。同時,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上半年主營業(ye) 務淨利率為(wei) 7.5%,同比提升1.6個(ge) 百分點;ROE為(wei) 5.8%,同比增3.5個(ge) 百分點。
據浙商證券測算,目前海目星極耳切割機市場份額上可達50%以上,下遊客戶包括特斯拉、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yi) 緯鋰能、蜂巢能源、瑞浦能源等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公司整體(ti) 規模效應將逐步凸顯,全年業(ye) 績確定性高。
錨定鋰電和光伏兩大子賽道
目前海目星旗下業(ye) 務共分為(wei) 5大塊,分別是鋰電池、光伏、新型顯示、消費電子和鈑金。隨著動力電池業(ye) 務的快速發展,消費電子和鈑金的業(ye) 務占比在逐步縮小。其中,鈑金業(ye) 務從(cong) 去年上半年的26.4%下降至今年同期的7.42%;消費電子類業(ye) 務則從(cong) 去年同期31.91%下降至14.12%。
對於(yu) 業(ye) 務布局,趙盛宇指出,“公司創立之初,消費電子等行業(ye) 是中國製造麵向世界一個(ge) 很好的切入口,公司在消費電子和鈑金等行業(ye) 組建團隊,並在這些業(ye) 務上培養(yang) 出一批技術人才。”但現階段新能源領域的業(ye) 務量大,且正在不斷湧現跳躍式的技術,為(wei) 把握住這條主線,公司將集中各方麵資源,ALL IN新能源。
除了上述提到的鋰電賽道,光伏業(ye) 務是趙盛宇為(wei) 海目星選定的另一大新能源子賽道,近期已得到了頭部客戶的認可。今年4月,公司研發的TOPCon激光微損設備,已獲得晶科能源10.67億(yi) 元激光微損設備中標通知。
據國海證券預測,隨著TOPCon技術逐步成熟並體(ti) 現出經濟性優(you) 勢,後續存量PERC產(chan) 能升級需求也十分龐大,屆時將為(wei) 海目星打開光伏業(ye) 務空間,成為(wei) 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此外,雖然新型顯示看似一條非能源賽道,但趙盛宇2年前將其作為(wei) 一條副線埋入了新能源的大戰略中。他解釋稱,“從(cong) 目前趨勢來看,元宇宙最適合的應用場景或是在新能源車這個(ge) 終端裏。若是不將顯示作為(wei) 與(yu) 新能源車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鏈布局,未來有很大一塊業(ye) 務蛋糕將同別人分享。”同時,趙盛宇也認為(wei) ,隨著交互方式日漸智能化,顯示將成為(wei) 人們(men) 獲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因此新型顯示作為(wei) 獨立的業(ye) 務板塊也具有巨大的發展前景。
今年,海目星在新型顯示上,也發布了新產(chan) 品。2022年6月,海目星推出激光智能複合修整機,該設備針對Mini&Micro LED製程中產(chan) 生的缺陷進行晶圓級修複、膜層去除、芯片去除與(yu) 焊座微米級修整,能有效提升顯示廠商的生產(chan) 力和良率。
不做傳統平台型公司,走差異化發展路徑
在激光產(chan) 業(ye) 鏈中,海目星歸屬為(wei) 下遊激光加工設備一環。深圳作為(wei) 激光加工設備聚集地,還有多家激光公司與(yu) 海目星的布局頗為(wei) 相似。
同類型激光裝備公司也布局有動力電池業(ye) 務,並與(yu) 海目星的大客戶戰略類似,對標第一梯隊鋰電供應商,並在部分大客戶上有所重疊。與(yu) 此同時,眾(zhong) 多激光裝備公司還在顯示麵板、光伏、半導體(ti) 、PCB等領域皆有所布局。
不少券商在研報中將部分同行的發展模式,形容為(wei) “激光+X”的平台型公司。近期也有券商在研報中將海目星歸為(wei) 行業(ye) 化平台型公司。
趙盛宇對南方財經全媒體(ti) 記者表示,fun88官网平台加工裝備市場正在從(cong) “打天下”的分散式階段,進入精細化深耕階段。海目星以深刻理解及滿足客戶需求、解決(jue) 客戶痛點作為(wei) 技術突破的出發點,圍繞產(chan) 業(ye) 做一家行業(ye) 型公司,把目標行業(ye) 做精做透,與(yu) 同行形成差異化發展模式。”這也是海目星整合資源ALL IN新能源的一個(ge) 關(guan) 鍵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有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海目星與(yu) 其他激光公司的不同在於(yu) 海目星主打非標準化裝備。對此,趙盛宇表示,用“非標”來形容海目星還不夠準確。“應該說,海目星最初是以創新工藝和非標裝備實現產(chan) 業(ye) 化,未來在目標行業(ye) 中會(hui) 逐步把非標裝備標準化,最終實現規模化製造的行業(ye) 標品。”
“而當這個(ge) 標準立住了,海目星就形成了自己品牌化的力量。”趙盛宇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