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德龍激光:深耕激光精細微加工,產業鏈一體化優勢顯著

來源:天風證券 李魯靖 朱曄 俞文靜2023-02-03 我要評論(0 )   

1. 公司介紹:深耕激光精細微加工領域,持續拓展下遊應用1.1. 技術驅動型企業(ye) ,專(zhuan) 注於(yu) 激光精細微加工公司成立於(yu) 2005 年,作為(wei) 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ye) ,始終專(zhuan) 注於(yu) 激光精細...

1. 公司介紹:深耕激光精細微加工領域,持續拓展下遊應用



1.1. 技術驅動型企業(ye) ,專(zhuan) 注於(yu) 激光精細微加工



公司成立於(yu) 2005 年,作為(wei) 一家技術驅動型企業(ye) ,始終專(zhuan) 注於(yu) 激光精細微加工領域,憑借先進的激光器技術、高精度運動控製技術以及深厚的激光精細微加工工藝積澱,聚焦於(yu) 半導體(ti) 及光學、顯示、消費電子及科研等應用領域,為(wei) 各種超薄、超硬、脆性、柔性及各種複合材料提供激光加工解決(jue) 方案。



同時,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目前已擁有納秒、超快(皮秒、飛秒)及可調脈寬係列固體(ti) 激光器的核心技術和工業(ye) 級量產(chan) 的成熟產(chan) 品。



公司著眼於(yu) 技術含量高、應用前沿高端的方向,對各種激光應用材料及工藝進行了前沿性的研發,及時推出精密激光加工解決(jue) 方案,不斷拓展激光精細微加工應用領域。



目前,公司產(chan) 品批量應用於(yu) 碳化矽、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導體(ti) 材料晶圓劃片、MEMS 芯片的切割、Mini LED 以及 5G 天線等的切割、加工等。



1.2. 股權結構較為(wei) 集中,管理層行業(ye) 經驗豐(feng) 富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ZHAO YUXING(趙裕興(xing) )博士持股 22.97%,為(wei) 公司第一大股東(dong) 兼實 際控製人;前十大股東(dong) 合計持股 62.7%,股權結構較為(wei) 集中;目前公司已形成了一支以 ZHAO YUXING 博士為(wei) 核心的穩定、卓越的研發技術團隊,ZHAO YUXING 博士擁有 30 年以上的激光、光電行業(ye) 領域學術研究經驗,為(wei) 行業(ye) 內(nei) 有重要影響力的技術研發專(zhuan) 家之一。



圖 1:公司股權結構(截至 2022 年三季度末)



1.3. 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優(you) 勢顯著,產(chan) 品聚焦半導體(ti) 、新型電子等領域



公司是業(ye) 內(nei) 少有的同時覆蓋激光器和精密激光加工設備的廠商,相較於(yu) 專(zhuan) 攻激光器或激光設備的其他廠商,公司可以充分發揮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優(you) 勢,此外公司也為(wei) 客戶提供激光設備租賃和激光加工服務。



(1)精密激光加工設備:根據下遊應用領域和技術路徑的不同,公司精密激光加工設備主要分為(wei) 半導體(ti) 領域激光加工設備、顯示領域激光加工設備、新型電子領域激光加工設備及新能源領域激光加工設備。



(2)激光器:主要包括固體(ti) 激光器及光纖超快激光器;按激光脈衝(chong) 寬度劃分主要包括納秒激光器、皮秒激光器、飛秒激光器及可變脈寬激光器等;公司自產(chan) 激光器主要用於(yu) 公司配套生產(chan) 精密激光加工設備,部分激光器對外銷售;2022 年,公司正式推出工業(ye) 級飛秒紫外 30W 激光器,並已進入量產(chan) 階段。



(3)激光設備租賃:公司租賃業(ye) 務模式主要集中於(yu) 顯示和消費電子領域。由於(yu) 近幾年顯示領域技術更新迭代較快,消費電子下遊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迅速,下遊客戶在不確定該項產(chan) 品或技術的應用前景和市場規模時,通常不會(hui) 大規模上生產(chan) 線,而是采用租賃的方式采購加工設備,以滿足自身的生產(chan) 需求。



(4)激光加工服務:公司依托較強的研發實力和深厚的激光加工工藝,采用自主研發、生產(chan) 的各類激光加工設備為(wei) 客戶進行激光切割、鑽孔、刻蝕及焊接等激光加工服務;該等服務主要應用於(yu) 半導體(ti) 領域晶圓劃片、陶瓷封裝基板的切割加工,消費電子領域的高硬度玻璃切割、陶瓷鑽孔等,用以實現下遊產(chan) 品的精密加工製造。



激光加工服務是公司在激光加工設備產(chan) 業(ye) 鏈的延伸,以滿足產(chan) 業(ye) 鏈客戶的不同需求。



募資擴產(chan) 滿足下遊需求,加大研發投入並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公司產(chan) 能擴建項目順利實施 後,將實現年新增 380 台精密激光加工設備以及 1700 台激光器的產(chan) 能,進一步滿足下遊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在 AOI 檢測技術、百瓦級超快激光器、柔性超薄玻璃精細切割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開發,提高公司新產(chan) 品開發的技術創新能力,為(wei) 公司未來發展儲(chu) 備產(chan) 品;並在蘇州新增客戶服務網絡總部,在深圳、廈門、寧波、上海等城市新增 8 個(ge) 客戶服務網點,進一步提高客戶服務能力。



1.4. 激光產(chan) 業(ye) 國產(chan) 化進程加速,公司經營業(ye) 績逐年增長



近年來公司業(ye) 績持續增長:公司著眼於(yu) 技術含量高、應用前沿高端的方向,不斷拓展激光精細微加工應用領域,助力中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發展態勢良好;2018-2021 年公司營收 CAGR 為(wei) 19.34%,歸母淨利潤則由 2018 年的負值迅速轉正並持續增長;2022 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及市場需求影響,產(chan) 品驗收不及預期,公司營收及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1.78%、-30.63%。



公司盈利能力穩中向好:2018-2021 年公司毛利率及淨利率呈現上升趨勢,2021 年相較2018 年分別提升 7.55pct、18.28pct;2022 年前三季度有所回落,同比分別-0.98pct、-4.04pct。



2018-2021 年公司 ROA 及 ROE(攤薄)上升明顯,ROA 由-1.38%上升至 9.83%,ROE(攤薄)由-3.05%上升至 15.14%,2022 年前三季度均有所下降,主要由於(yu) 收到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導致總資產(chan) 及所有者權益增加明顯。



精密激光加工設備貢獻公司主要營收和毛利:公司主要產(chan) 品為(wei) 精密激光加工設備和激光器, 其中精密激光加工設備 2018-2021 年貢獻公司 70%的營收及 68%的毛利,激光器的營收及 毛利占比自 2018 年來逐年增長,2021 年營收及毛利均占比 10%左右。



從(cong) 毛利率來看,公司激光加工服務的毛利率最高,整體(ti) 維持在 53%左右;2018-2021 年公司精密激光加工設備和激光器毛利率整體(ti) 呈現增長趨勢,公司在大部分激光設備上搭載了公司自產(chan) 的激光器,這是公司保持較高水平的設備收入毛利率的主要原因所在。



圖 9:2018-2021 年分產(chan) 品毛利率



三費占比整體(ti) 回落,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18-2021 年公司三費占比整體(ti) 來看有所回落,體(ti) 現出公司優(you) 秀的費用管控能力;2022 年前三季度三費占比同比+1.85pct,經拆分主要係銷售費用率及管理費用率分別+2.95pct、+1.25pct,主要由於(yu) 新市場的開拓導致銷售費用增加、上市服務費以及人力薪酬增加導致管理費用增加。



作為(wei) 技術驅動型企業(ye) ,近年來公司進一步加大新產(chan) 品、新技術開發力度,始終把研發技術工作作為(wei) 公司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驅動力,截至 22 年半年報,公司已獲得發明專(zhuan) 利 34 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 110 項和軟件著作權 63 項。



償(chang) 債(zhai) 能力表現優(you) 異,現金流改善明顯: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整體(ti) 呈現上升趨勢,分別由 2018 年的 1.53、0.71、0.37 增長至 2022 年前三季度的 4.79、3.49、2.78;從(cong) 經營性現金流淨額來看,整體(ti) 改善明顯,2022 年前三季度大幅下滑主要係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及市場開拓;從(cong) 應收賬款來看,應收/營收近年來平均在 34%左右,整體(ti) 回款狀況良好。



圖 12:2018-2022Q1-3 公司償(chang) 債(zhai) 能力情況



圖 13:2018-2022Q1-3 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百萬(wan) 元)



2. 激光行業:激光精細微加工優勢顯著,設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1. 激光加工優(you) 勢明顯,加工設備應用廣泛



激光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上遊主要包括光學材料、光學元器件、機械、數控、電源及輔助材料等,中遊主要是各種激光器及其配套裝置與(yu) 設備,下遊則以激光應用產(chan) 品、激光製造裝備、消費產(chan) 品為(wei) 主。



上遊:目前國外的大型光學元器件製造商(如 II‐VI、nLight、LUMENTUM)在高端領域仍占據主導地位,而以福晶科技、光庫科技為(wei) 代表的國產(chan) 廠商亦在迅速崛起,並且憑借較高的性價(jia) 比、完備的售後服務逐步占領中低端市場,並逐步向高端市場進軍(jun) ;光學元器件(含激光器)約占激光設備成本 30%-50%,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的變動會(hui) 直接影響到本行業(ye) 的產(chan) 品成本。



下遊:產(chan) 業(ye) 鏈下遊麵向各個(ge) 行業(ye) 的終端需求,根據應用場景的不同,對激光加工設備有一定的定製化需求;整體(ti) 而言,激光加工設備極大地推動了下遊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和進步,並催生出了全新的製造工藝和產(chan) 業(ye) 形態;同時,下遊產(chan) 業(ye) 鏈在生產(chan) 實踐中的新需求、新應用場景也會(hui) 反過來拉動激光設備的更新換代,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進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持續發展。



圖 15:激光行業(ye) 產(chan) 業(ye) 鏈示意圖



激光加工:利用高強度的激光束,經光學係統聚焦後,通過激光束與(yu) 加工工件的相對運動來實現對材料進行加工的技術,廣泛地應用於(yu) 切割、蝕刻、焊接及精細微處理等諸多工業(ye) 生產(chan) 領域;激光加工具有加工對象廣、變形小、精度高、能耗低、公害小、遠距離加工、自動化加工等顯著特點,順應高端製造、精密製造趨勢,正加速實現對傳(chuan) 統加工方式的替代;經過長期技術積累和產(chan) 業(ye) 化應用實踐,激光加工行業(ye) 已形成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激光加工設備:實現激光加工的工具,按照不同的用途,主要可以分為(wei) :激光切割設備、激光刻蝕設備、激光打標設備、激光焊接設備等。在精細微加工領域,激光具備切割質量好、切割效率高、切割速度快、非接觸式切割、材料損傷(shang) 小等特點。



近年來,隨著全球製造業(ye) 逐步向精細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激光加工設備開始從(cong) 傳(chuan) 統宏觀加工領域逐步滲透到顯示麵板、消費電子、集成電路等精細微製造領域,極大地推動了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和進步。



2022 年我國激光設備市場規模有望達 876 億(yi) 元:受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升級、國家持續大力推動智能製造行業(ye) 的發展等因素影響,中國已經成為(wei) 迄今為(wei) 止全球最大的工業(ye) 激光市場;根據《2022 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統計,考慮到我國 2022 年以來整體(ti) 經濟環境影響,預計 2022 年我國激光設備市場銷售收入將達到 876 億(yi) 元,同比增長 6.7%。



我國激光設備目前主要應用於(yu) 工業(ye) 生產(chan) 之中:2020 年,工業(ye) 領域激光設備銷售收入為(wei) 432.1 億(yi) 元,占全市場銷售收入的比重為(wei) 62.53%;信息領域激光設備銷售收入為(wei) 152.2 億(yi) 元,占 比為(wei) 22.03%;商業(ye) 、科研和醫用激光設備占比則均未超過 10%,分別以 41.8 億(yi) 元、34.3 億(yi) 元和 30.6 億(yi) 元位列三、四、五位;我們(men) 認為(wei) 未來我國激光設備市場規模仍有望繼續增長,其中工業(ye) 用激光設備依舊是最為(wei) 主要的增長點。



圖 17:2012-2022E 年fun88官网平台設備市場銷售收入(億(yi) 元)



圖 18:2019-2021 年我國激光設備細分市場規模及預測(億(yi) 元)



激光精細微加工優(you) 勢顯著,拉動國產(chan) 激光器出貨量高速增長:激光精細微加工一般指利用激光手段在微米級別的精度下對材料器件進行加工的工藝過程;隨著我國製造業(ye) 進一步向高精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傳(chuan) 統的機械加工手段在精度、加工效率、可靠性、適用範圍等諸多方麵愈發難以適應新的工業(ye) 生產(chan) 要求,激光精細微加工則憑借其精度高、柔性強、熱效應小、適用麵廣泛等優(you) 勢,逐步成為(wei) 高端精密製造領域的核心加工手段。



從(cong) 具體(ti) 的激光器類別上來看,固體(ti) 激光器,尤其是短波長、短脈寬的紫外皮秒、紫外飛秒激光器,在目前的激光精細微加工領域應用最為(wei) 廣泛;公司招股書(shu) 中預計固體(ti) 激光器未來或將在精細微加工領域占據主導地位,而光纖激光器則由於(yu) 其高功率特性,未來仍將主要應用於(yu) 宏觀加工領域。



從(cong) 具體(ti) 的市場容量上看,根據《2021 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國產(chan) 納秒紫外激光器、皮 飛秒超快激光器的出貨量增長較快;從(cong) 輸出功率上來看,國產(chan) 納秒紫外激光器和皮飛秒超快激光器也從(cong) 早期的 3-5W 提高到了目前的 30-40W,逐步向世界先進水平靠攏;受下遊旺盛需求的持續驅動,公司招股書(shu) 中預計未來國產(chan) 激光器出貨量還將保持較快增長。



2.2. 受益半導體(ti) 、顯示、3C 等需求,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激光加工設備的下遊應用可分為(wei) 宏觀和微觀領域兩(liang) 大類,宏觀領域的激光加工設備主要裝載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用於(yu) 大型材料的切割、焊接、覆層及表麵清理,在微觀領域則以固體(ti) 激光器為(wei) 主,相關(guan) 精密激光加工設備主要應用於(yu) 半導體(ti) 及光學、顯示、消費電子、新能源以及科研領域。



(1)半導體(ti) 及光學領域:



激光加工設備主要用於(yu) 集成電路和 LED 芯片的晶圓切割、刻蝕,以及對光學鏡頭中光學鍍膜玻璃的切割處理等方麵。



✓ 集成電路領域:在全球範圍內(nei) ,受益於(yu) 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崛起以及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智能電網和醫療電子等應用領域需求帶動,近年來全球集成電路市場規模整體(ti) 呈現出不斷擴大的態勢;2019 年全球集成電路市場規模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主要係矽材料供應周期和國際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而隨著貿易爭(zheng) 端逐步緩和以及下遊產(chan) 業(ye) 鏈需求逐步複蘇,2020 年來集成電路市場重回增長趨勢,預計未來對於(yu) 精密激光加工設備的需求也有望進一步擴大。



從(cong) 國內(nei) 來看,受益於(yu) 產(chan) 業(ye) 政策驅動,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進入快速發展期,2013至 2021 年我國集成電路銷售收入的 CAGR 為(wei) 19.54%;雖然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逐年擴大,但整體(ti) 還是呈現供不應求的局麵,相當大一部分的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仍主要依靠進口;可以預見,隨著國家產(chan) 業(ye) 政策的引導和支持,未來我國集成電路製造企業(ye) 的產(chan) 能將進一步釋放,也會(hui) 進一步刺激對相關(guan) 精密激光加工設備和激光器的需求。



✓ LED 領域:2011-2019 年,我國 LED 行業(ye) 整體(ti) 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增速近年來有所下降。2020 年國內(nei) LED 產(chan) 業(ye) 在新冠疫情“替代轉移效應”下呈現出先抑後揚的發展態勢,產(chan) 業(ye) 整體(ti) 規模達到 7013 億(yi) 元,同比下降 7.09%。



從(cong) 2020 年第四季度開始,疫情導致的行業(ye) 低迷基本過去,市場需求開始回升,LED 行業(ye) 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



激光切割具有顯著優(you) 勢:激光切割具有能量集中、熱影響區域小、不需接觸加工工件,對工件無汙染、不受電磁幹擾,且激光束易於(yu) 聚焦、導向、便於(yu) 自動化控製等優(you) 點,目前在 LED 行業(ye) 廣泛應用,逐漸成為(wei) 主流工藝。



預計 2025 年大陸 LED 激光設備投資規模將達 6.6 億(yi) 元:LED 激光設備主要為(wei) 激光劃片機,根據 CINNO Research,2016-2018 年受益 LED 行業(ye) 的發展,以及激光劃片機逐步取代金剛石刀具切割成為(wei) 市場主流,LED 激光設備投資規模達到 4-5 億(yi) 元左右,隨著 2019 年後 LED 景氣度回落,激光設備投資也下降至 2-3 億(yi) 左右;目前 Mini LED 有望驅動行業(ye) 再次進入上升周期,特別是未來 Micro LED 等新型顯示技術的逐步成熟量產(chan) ,公司招股書(shu) 中預計 LED 行業(ye) 或將重回快速成長通道,相關(guan) 激光設備也將從(cong) 切割設備擴展為(wei) 切割、裂片、剝離、修複等多種設備,預計 2025 年大陸 LED 激光設備投資規模將達到 6.6 億(yi) 元。



圖 23:中國 GDP 和 LED 行業(ye) 產(chan) 值對比



圖 24:2011-2020 年中國 LED 行業(ye) 整體(ti) 市場規模(單位:億(yi) 元)



✓ 光學領域:



全球及中國攝像頭模組出貨量持續增長,預計將維持增長態勢:在全球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視頻監控係統市場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態勢;據 Yole Development 統計,2018 年全球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已達 271 億(yi) 美元,預計 2024 年將增長至 450 億(yi) 美元,期間 CAGR 為(wei) 8.82%;而我國作為(wei) 全球智能手機的主要生產(chan) 國和消費國,據中國信通院及頭豹研究院數據,2015-2019 年我國智能手機攝像頭市場規模 CAGR 約為(wei) 6.08%,受益於(yu) 5G 換機潮及多攝鏡頭手機的進一步推廣,預計到 2024 年我國智能手機攝像頭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增長至 24.3 億(yi) 個(ge) ,智能手機領域的旺盛需求仍將是拉動我國攝像頭模組市場增長的主要因素。



攝像頭模組帶動紅外截止濾光片和光學鏡頭市場,同步提升激光加工設備需求:根據頭豹研究院,攝像頭模組中紅外截止濾光片和光學鏡頭的成本占比大致分別為(wei) 5%和 15%,由此可估算出 2024 年其各自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22.5 億(yi) 美元和 67.5 億(yi) 美元,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而在光學領域,激光加工設備主要用於(yu) 紅外截止濾光片和光學鏡頭的加工處理,我們(men) 預計激光加工設備需求或將同時增長。



圖 26:2014-2024 年全球攝像頭模組市場規模及預測(億(yi) 美元)



圖 27:2015-2024 年我國智能手機攝像頭市場規模及預測(億(yi) 個(ge) )



(2)顯示領域:顯示市場是激光加工設備一個(ge) 極其重要的應用領域,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顯示技術包括液晶顯示(LC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OLED)等,而激光加工設備主要用於(yu) 上述各類顯示屏幕的蝕刻、剝離、切割、修複以及精細微加工。



顯示行業(ye) 有望迎來穩定增長,拉動上遊激光加工設備需求增長:根據頭豹研究院,2019 年-2024年麵板行業(ye) 或將迎來穩定增長,2024 年全球麵板市場規模將上升至1250 億(yi) 美元;同時國內(nei) LED 行業(ye) 市場規模總體(ti) 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以及伴隨著 OLED 發展呈現市場應用普及化、產(chan) 品結構多元化、產(chan) 業(ye) 發展集群化、技術創新鏈條化等新模式、新業(ye) 態,我們(men) 認為(wei) 顯示行業(ye) 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nei) 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速,我國顯示設備廠商市場競爭(zheng) 力的逐年增強和市場份額的日益擴大,也將有望進一步地催化顯示行業(ye) 產(chan) 能需求,同時拉動上遊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增長。



圖 30:2017-2022 年中國 OLED 市場規模預測(億(yi) 美元)



(3)消費電子領域:



激光加工設備主要用於(yu) 手機、電腦、電視等各類消費電子產(chan) 品相關(guan) 組件(如柔性電路板 FPC、印製電路板 PCB 等)的加工處理,尤其隨著 5G 的發展,相關(guan) 材料非金屬化,產(chan) 品和部件更加精密化,催生了更多紫外和超快激光的應用。



消費電子行業(ye) 規模穩定增長,拉動上遊激光加工設備需求:近年來,在技術不斷創新等因素推動下,全球消費電子產(chan) 品創新層出不窮,滲透率不斷提升,消費電子行業(ye) 快速發展,據中商產(chan) 業(ye) 研究院的數據,2016-2021 年全球消費電子行業(ye) 市場規模 CAGR 為(wei) 3.71%,預計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達 11034 億(yi) 美元;而我國作為(wei) 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chan) 品生產(chan) 國、出口國和消費國,預計隨著後疫情時期經濟進一步複蘇,我國消費電子產(chan) 品市場需求或將持續增長,這也將同時拉動對上遊激光加工設備的需求。



(4)科研領域:



激光加工設備主要針對科研院所及相關(guan) 特定客戶的專(zhuan) 用化需求進行定製;與(yu) 工業(ye) 市場需求不同的是,科研市場客戶對激光器及激光設備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設備穩定性好,而且更看重設備應用的綜合性、廣泛性以及相關(guan) 指標是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因此以前主要使用進口激光設備,但近年來以德龍激光為(wei) 代表的國產(chan) 廠商正逐步發力,未來隨著我國基礎科研投入的不斷增長以及對激光技術的日益重視,本領域對激光設備的需求預計還將有著較大的增長空間。



2.3. 鈣鈦礦、Micro LED 等新興(xing) 領域需求凸顯,激光加工設備有望迎來新增量



2.3.1. 鈣鈦礦電池產(chan) 業(ye) 化進展迅速,或帶動激光設備需求起量



鈣鈦礦電池:1839 年,德國科學家 Gustav Rose 在俄國考察中在烏(wu) 拉爾山脈發現元素組成 為(wei) CaTiO₃礦物,並將其命名為(wei) “perovskite”以紀念同名的俄國地質學家,因最早被發現於(yu) 鈣鈦礦石中的鈦酸鈣(CaTiO₃)化合物中而得名,屬於(yu) 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電池主要分為(wei) :介孔結構和平麵結構。



介孔結構:目前文獻中所報道的高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結構是以透明導電玻璃(TCO)作為(wei) 基底,再是空穴傳(chuan) 輸層(HTL)或電子傳(chuan) 輸層(ETL)、鈣鈦礦活性層和金屬電極。鈣鈦礦層夾在 HTL 和 ETL 中間。



當鈣鈦礦層受到光照後,內(nei) 部激子發生分離產(chan) 生電子和空穴對,電子通過 ETL 導出,空穴通過 HTL 導出,當器件外加負載便能夠形成完整的回路。



平麵結構:鈣鈦礦材料具有良好的雙極性載流子傳(chuan) 輸性能,電子-空穴擴散長度可達到微米級別。除最開始的介孔結構(如圖 34 中 a 所示),平麵異質結結構又分為(wei) n-i-p 和 p-i-n 型被廣泛研究(如圖 34 中 b、c 所示)。



n-i-p 正置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如圖 b,一般的結構形式為(wei) 導電玻璃-致密的電子傳(chuan) 輸層 ETL-鈣鈦礦層-空穴傳(chuan) 輸層 HTL-電極層,電池結構簡單且不需要高溫工藝;p-i-n 倒置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如圖 c,一般的結構形式為(wei) 導電玻璃-空穴傳(chuan) 輸層 HTL-鈣鈦礦層-致密的電子傳(chuan) 輸層 ETL-電極層。



圖 34:鈣鈦礦電池器件結構



鈣鈦礦從(cong) 提出至今,光電轉化效率以直線速度增長。



✓ 2006 年,Miyasaka 課題組首次將鈣鈦礦材料添加到染料敏華電池中作為(wei) 吸光層,並獲得 2.2%的轉換效率。



✓ 2009 年,其又將 MAPbI3和種 MAPbBr3替代染料敏化電池中的吸光層,得到的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為(wei) 3.8%。



✓ 2012 年, Michael Grätzel 將一新型有機空穴傳(chuan) 輸固體(ti) 材料作為(wei) 電池的傳(chuan) 輸層,電池轉換效率超過 10%,增加電池的商業(ye) 價(jia) 值。



✓ 2013 年,Henry Snaith 以 Al2O3取代 TiO2作為(wei) 骨架輔助鈣鈦礦成膜,得到 15.4%的轉換 效率。



✓ 2018 年,中科院半導體(ti) 研究所課題組通過 PEA+陽離子鈍化缺陷,將鈣鈦礦器件效率記 錄提高至 23.3%。



✓ 2022 年 8 月,中科院半導體(ti) 所研究員研製出認證效率為(wei) 25.6%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wei) 截止 8 月公開發表的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最高效率,多結疊層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目前已超過 30%。



鈣鈦礦電池優(you) 點:



✓ 提效:鈣鈦礦的理論極限轉換效率遠高於(yu) 晶矽電池和薄膜電池。



鈣鈦礦材料的吸光性能遠高於(yu) 晶矽材料,能量轉換過程中能量損失極低。在理論極限上,晶矽太陽能電池、PERC 單晶矽電池、HJT 電池、TOPCon 電池的極限轉換效率為(wei) 29.40%、24.50%、27.50%、28.70%。



相比之下,單結鈣鈦礦電池理論最高轉換效率達 31%,多結電池理論效率達 45%,轉換效率隨著鈣鈦礦材料的疊加使用,轉換效率不斷提升至新的高度。



鈣鈦礦電池優(you) 點:降本



✓ 製備成本方麵,矽料價(jia) 格的持續上漲使得下遊電池和組件廠商利潤承壓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



而 PSCs 製作過程無需矽料,製作金屬鹵化物鈣鈦礦所需原材料儲(chu) 量豐(feng) 富,價(jia) 格低廉,且前驅液的配製不涉及任何複雜工藝,對純度要求不高,後續組件對加工環境要求也不高,組件生產(chan) 過程不需要晶矽電池的千度左右的加工溫度,在生產(chan) 過程中的能耗比較低,多數環節也不需要真空環境。



目前,鈣鈦礦組件成本結構占比最多的是電極材料,達 37%,鈣鈦礦自身材料成本占比僅(jin) 為(wei) 5%,鈣鈦礦組件未來仍有較大的降本空間。



✓ 設備投資額方麵,晶矽電池在四個(ge) 不同工廠內(nei) 分別加工矽料、矽片、電池、組件,此過程需要至少耗時 3 天,而 PSCs 的生產(chan) 流程簡單,可在 45 分鍾內(nei) 將玻璃、膠膜、靶材、化工原料在單一工廠內(nei) 加工成為(wei) 組件,產(chan) 業(ye) 鏈顯著縮短,價(jia) 值高度集中。



根據纖納光電、協鑫納米、牛津光伏等三家公司公布的數據,以達到 1GW 產(chan) 能需要的投資金額來對比,晶矽的矽料、矽片、電池、組件全部加起來,需要大約 9 億(yi) 、接近 10 億(yi) 元的投資規模,而鈣鈦礦實現 1 GW 產(chan) 能需要的投資金額約為(wei) 5 億(yi) 元左右,是晶矽的 1/2 左右,比起投資更高的第二代 GaAs 薄膜太陽能電池,成本更是隻有 1/10。



目前,國內(nei) 鈣鈦礦電池廠商包括專(zhuan) 攻鈣鈦礦領域的極電光能、合特光電、無限光能等,傳(chuan) 統電池片廠商布局鈣鈦礦領域的有東(dong) 方日升、中節能和泰州錦能,跨界布局的有寧德時代等。



從(cong) 協鑫光電公布的工藝流程圖上看,鈣鈦礦電池製備工藝需要 9 步,主要設備包括 PVD 設備、塗布設備、激光設備。



其中,塗布設備難度更大。因為(wei) 鈣鈦礦是把鹵化物溶液塗在玻璃或者是矽片上,溶液結晶, 形成光伏的吸光材料;目前沒有任何的生產(chan) 活動,需要這樣的結晶工藝。PVD 設備不僅(jin) 應 用在鈣鈦礦電池,晶矽電池的生產(chan) 也需要,其他的行業(ye) 生產(chan) 也有可能會(hui) 用到 PVD 技術。激 光設備需求更為(wei) 明確。



圖 39:鈣鈦礦電池製備流程



激光設備:激光刻蝕機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作用是對 P1、P2、P3 進行激光劃線,阻 斷導通,從(cong) 而形成單獨的模塊,其中一般理解為(wei) P1 為(wei) FTO 導電玻璃,P2 為(wei) ITO 或鈣鈦礦 層,P3 為(wei) 鍍金材料或鍍銀材料,也有一些項目組采用碳粉材料。國內(nei) 鈣鈦礦電池激光設備 商主要如下:



根據各家已公開鈣鈦礦產(chan) 能規劃情況,預測如下:2022 年鈣鈦礦組件產(chan) 能約為(wei) 0.87GW,2023 年鈣鈦礦組件產(chan) 能有望>1GW,我們(men) 測算 2026 年鈣鈦礦組件產(chan) 能預計 24GW;假設 22/26 年鈣鈦礦設備單 GW 投資額分別為(wei) 15/7 億(yi) ,則對應市場規模為(wei) 13/168 億(yi) ;假設其中激光設備價(jia) 值量占比為(wei) 20%,則激光設備市場規模為(wei) 2.6/33.6 億(yi) 元,期間 CAGR 高達 89.60%。



2.3.2. 激光巨量轉移技術突破,Micro LED 產(chan) 業(ye) 化帶來設備增量



Micro LED:又稱微型發光二極管,是指高密度集成的 LED 陣列,陣列中 LED 像素點的距 離在 10 微米量級,每一個(ge) LED 像素都是能夠自發光,並且都可以被獨立定位、點亮。LED 陣列化、微縮化後定址巨量轉移到電路基板上,形成超小間距 LED,以達到超高像素、超 高解析率,理論上是一種能夠適應各種尺寸屏幕的顯示技術。



市場潛力較大,有望替代 LCD 和 OLED 顯示:Micro LED 顯示擁有發光效率高、亮度高、 響應速度快、對比度高、壽命長等優(you) 點,被業(ye) 內(nei) 譽為(wei) “終極顯示技術”,未來有望替代 LCD 和 OLED 顯示,全麵進入消費電子領域;據皓麗(li) 官網提供的數據,到 2025 年,全球 Micro LED 顯示屏銷量有望增長至 3.29 億(yi) 片,市場規模將達到 200 億(yi) 美元;包括京東(dong) 方、TCL 華 星、利晶微電子、深天馬、深康佳 A、三安光電、維信諾在內(nei) 多家上市公司在 Micro LED 均有布局。



應用場景豐(feng) 富,逐步從(cong) 商業(ye) 應用走向消費級應用:Micro LED 技術的應用範圍正在逐漸擴 大,除常見的 LED 拚接屏和會(hui) 議一體(ti) 機等商業(ye) 大屏外,Micro LED 還逐漸向消費級電視、AR 智能眼鏡等領域滲透;上半年,Micro LED 產(chan) 業(ye) 供應鏈熱情高漲,產(chan) 業(ye) 鏈廠商正試圖通過多種途徑驅動 Micro LED 產(chan) 業(ye) 發展。



諸多廠商順應 LED 行業(ye) 發展趨勢,抓住 Micro LED 產(chan) 業(ye) 化機遇,紛紛投資 Micro LED 相關(guan) 生產(chan) 、研發項目;MicroLED 網預測 2022 年 Micro LED 大型顯示器芯片產(chan) 值將達 5400 萬(wan) 美元,並於(yu) 2026 年成長至 45 億(yi) 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wei) 204%;並隨著時間推進,技術障礙逐一克服,預計 Micro LED 大型顯示器的發展將在 2026 年至 2030 年進入高峰期,單年度 Micro LED 芯片產(chan) 值有望衝(chong) 上百億(yi) 美元。



Micro LED 產(chan) 業(ye) 化仍麵臨(lin) 諸多挑戰,其中巨量轉移是能否走向量產(chan) 的關(guan) 鍵技術:由於(yu) 轉移 的像素顆粒數量極多(500 PPI 的 5 英寸手機屏幕需要 800 萬(wan) 個(ge) 像素顆粒)、尺寸極小(要 求微米級安裝精度),因此這個(ge) 過程被稱為(wei) “巨量轉移”。不論是高效大規模拾取 Micro LED 芯片,還是將其精準放置在指定位置(背板),技術挑戰難度都極高。



設備精度、製程良率、製程時間、製程技術、檢測方式、可重複工作性和加工成本 7 大因素製約著巨量轉移技術。LED 芯片的封裝包括芯片級焊接、外延級焊接和薄膜轉移。



Micro LED 製造廠商麵臨(lin) 的挑戰集中於(yu) 如何既能實現巨量轉移又保持高良率高精度:



(1)轉移的僅(jin) 僅(jin) 是已經點亮的 LED 晶體(ti) 外延層,並不轉移原生基底,搬運厚度僅(jin) 有 3%, 同時 Micro LED 尺寸極小,需要更加精細化的操作技術。



(2)一次轉移需要移動幾萬(wan) 乃至幾十萬(wan) 顆 LED,數量巨大。巨量轉移需要突破的技術難題,不僅(jin) 包括如何吸取、選擇、放置,還包括轉移的設備與(yu) 吸嘴、選擇的各種技巧等,同時還需考慮如何將轉移良率提升到 99.9999%,又保證每顆芯片的精準度控製在正負 0.5μm 以 內(nei) 。



圖 41:Micro LED 製備流程 圖 42:Micro LED 產(chan) 業(ye) 鏈



目前,巨量轉移技術有精準抓取、選擇性釋放、自組裝、轉印等多個(ge) 技術方向,但均沒有完全發展成熟。其中,彈性印模(Stamp)和激光兩(liang) 種方式是業(ye) 內(nei) 普遍認為(wei) 會(hui) 最先達到量產(chan) 要求的技術路徑。



激光巨量轉移技術的突破有望打開設備新藍海:根據公司半年報,公司 Micro LED 激光巨 量轉移技術取得突破,已經通過客戶測試驗證,有望在下半年取得訂單。伴隨激光巨量轉移技術的突破,Micro LED 有望實現規模化量產(chan) ,對應激光巨量轉移設備市場空間也有望打開。



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為(wei) 例,2022 年巨量轉移設備市場規模或達 16.04 億(yi) :假設 Micro LED 滲透率為(wei) 10%,轉移設備效率為(wei) 100kk/h,則 22/26 年對應的設備需求量將達到 1095/1209 台;假設巨量轉移設備單價(jia) 為(wei) 公司半導體(ti) 及光學激光加工設備近三年單價(jia) 均值,則 22/26 年設備市場空間將達到 16.04/17.70 億(yi) 元。



2.4. 競爭(zheng) 格局較為(wei) 分散,精細微加工領域公司地位占優(you)



激光加工設備市場格局較為(wei) 分散,2019 年 CR8 僅(jin) 為(wei) 24.3%:由於(yu) 區域性和下遊應用廣泛的特點,製造業(ye) 領域的激光加工市場難以形成較為(wei) 集中的競爭(zheng) 格局,截止公司招股書(shu) 披露日,國內(nei) 從(cong) 事激光加工領域的設備類企業(ye) 已超過 300 家;細分領域中的企業(ye) 規模普遍較小,資金實力不足,容易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zheng) ,行業(ye) 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



公司精密激光加工設備在半導體(ti) 及顯示領域市占率靠前:根據 CINNO Research 統計,2020 年中國大陸泛半導體(ti) 激光設備銷售額排名,公司位列第三,銷售額占比為(wei) 15%,僅(jin) 次於(yu) 日本 DISCO 公司和大族激光;在顯示領域,2016-2020 年中國大陸主要麵板廠的激光切割類設備數量,公司銷量占比為(wei) 12%,排名第三,僅(jin) 次於(yu) 韓國 LIS 公司和大族激光。



此外公司產(chan) 品國產(chan) 化率高,技術與(yu) 產(chan) 品得到了下遊領先企業(ye) 的一致認可,確立了公司在激光精細微加工行業(ye) 中的市場地位。



3. 公司競爭力:核心部件及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產業鏈一體化優勢顯著



3.1. 超快激光國產(chan) 替代正當時,公司具備較強競爭(zheng) 力



近年來,全球加工行業(ye) 精細化程度不斷提升,我國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加速。



與(yu) 此同時,以皮秒、飛秒為(wei) 代表的超快激光器應用越來越廣泛,但超快激光器市場尤其是高端應用市場基本被國外公司主導,如美國相幹、Spectra-Physics、德國通快、EdgeWave、丹麥 NKT 光子等,它們(men) 占據全球超過 80%的市場份額。



國內(nei) 的超快激光研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政府、科研機構及企業(ye) 加強了對超快激光的重視程度,依靠政策傾(qing) 斜及企業(ye) 的大力投入,不斷追趕國際先進水平,從(cong) 低到高逐步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乘風破浪會(hui) 有時,國內(nei) 正陸續打破核心器件的壟斷,超快激光器行業(ye) 有望迎來發展新契機。



公司超快激光器產(chan) 品技術先進,市場份額較高:公司是少數幾家可以提供穩定、工業(ye) 級固體(ti) 超快激光器的廠商之一,是國內(nei) 較早少數幾家可以實現超快激光器激光種子源自產(chan) 的廠商之一;公司掌握了激光諧振腔光學設計技術、長壽命皮秒種子源技術、高功率高增益皮秒放大器技術、長壽命飛秒種子源技術、高功率高增益飛秒放大器技術、高效率的波長轉換技術、激光器控製技術等整套的激光器技術,擁有較強的技術優(you) 勢和市場競爭(zheng) 地位。



根據《2021 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發展報告》統計,2020 年公司皮飛秒超快激光器出貨量為(wei) 235 台,市場占有率 11.19%。



公司超快激光器產(chan) 品性能具備較強競爭(zheng) 力:在超快激光器方麵,德國通快采取了獨特的技術路線,產(chan) 品性能指標最為(wei) 領先;在紫外皮秒激光器以及紅外、綠光飛秒激光器方麵,公司產(chan) 品性能指標略遜於(yu) 美國光譜物理,與(yu) 美國相幹公司相當;在紫外飛秒激光器方麵,公司已量產(chan) 最大輸出功率為(wei) 30W 的激光器;此外公司新開發的光纖超快激光器也在做進一步可靠性驗證,有望在公司半導體(ti) 領域部分設備上批量導入。



3.2. 核心部件及關(guan) 鍵技術自主可控,持續拓展下遊應用



公司具備各類應用的激光精細微加工整套解決(jue) 方案能力,在精密運動控製、激光加工工藝、 特殊光學係統設計等諸多方麵形成了關(guan) 鍵核心技術;公司的精密激光加工設備依托在激光 器、運動控製平台、控製軟件、自動化部件等方麵的自主可控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大量采購國產(chan) 化元器件及各類零部件,部分設備實現國產(chan) 化率 96%以上,服務於(yu) 華為(wei) 、中電科、中鈔研究院等高端客戶,符合國家戰略。



3.3. 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優(you) 勢顯著,毛利率顯著高於(yu) 同行公司



公司是業(ye) 內(nei) 少有的同時覆蓋激光器和精密激光加工設備的廠商,相較於(yu) 專(zhuan) 攻激光器或激光設備的其他廠商,公司可以充分發揮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優(you) 勢,在實際生產(chan) 過程中實現激光器和激光設備之間的交流互動,將下遊客戶需求及時順暢地反饋到激光器的研發和改進之中,以及激光加工新工藝開發對激光器不同性能、指標的要求,具有一體(ti) 化協同效應。



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可以使公司實現快速交貨,快速滿足客戶的即時需求。



3.4. 深耕行業(ye) 多年,品牌與(yu) 客戶資源優(you) 勢明顯



公司自成立以來深耕激光器和精密激光加工成套設備領域,立足高端,經過十多年的長足發展,在同行及在客戶中贏得了口碑和信任,與(yu) 眾(zhong) 多優(you) 質客戶建立了深度業(ye) 務合作關(guan) 係。



公司主要下遊客戶分別在其所在的領域占據市場優(you) 勢地位,為(wei) 公司業(ye) 務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優(you) 質的客戶對產(chan) 品設計和質量等方麵要求也更為(wei) 嚴(yan) 格,有利於(yu) 公司的技術發展和進步。



4. 盈利預測



我們(men) 對公司業(ye) 務進行拆分,主要可分為(wei) 精密激光加工設備、激光器、激光加工服務、激光設備租賃服務以及其他業(ye) 務,2021 年公司合計收入為(wei) 5.49 億(yi) 元,收入 YOY 為(wei) 31.08%,毛 利為(wei) 2.79 億(yi) 元,毛利率為(wei) 50.74%。



我們(men) 對公司未來三年業(ye) 務的預測主要基於(yu) 以下假設:



1)精密激光加工設備:



公司精密激光加工設備主要應用於(yu) 半導體(ti) 及光學、顯示、消費電子、新能源領域,受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升級、國家持續大力推動智能製造行業(ye) 的發展等因素影響,上述行業(ye) 都處於(yu) 較好的上升通道中;此外隨著鈣鈦礦、Micro LED 等新興(xing) 領域需求凸顯,公司激光加工設備有望迎來新增量;因此我們(men) 假設 2022-2024 年公司精密激光加工設備收入同比增長 10%/40%/40%;



2)激光器:



目前激光器領域國產(chan) 化趨勢明顯,公司的 30W 飛秒紫外激光器已經完成研發,實現工業(ye) 化量產(chan) ,有很好的國產(chan) 替代前景;公司新開發的光纖超快激光器也在做進一步可靠性驗證,有望在公司半導體(ti) 領域部分設備上批量導入;我們(men) 認為(wei) 公司激光器業(ye) 務有望起量,假設 2022-2024 年公司激光器收入同比增長 10%/30%/40%;



3)激光加工服務:



公司激光加工服務主要應用於(yu) 半導體(ti) 領域晶圓劃片、陶瓷封裝基板的切割加工,消費電子領域的高硬度玻璃切割、陶瓷鑽孔等;我們(men) 認為(wei) 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消退,下遊客戶對於(yu) 加工服務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假設 2022-2024 年公司激光加工服務收入同比增長-2%/10%/10%;



4)激光設備租賃服務:



公司租賃業(ye) 務模式主要集中於(yu) 顯示和消費電子領域,由於(yu) 近幾年顯示領域技術更新迭代較快,消費電子下遊客戶需求和市場變化迅速,下遊客戶在不確定該項產(chan) 品或技術的應用前景和市場規模時,通常不會(hui) 大規模上生產(chan) 線,而是采用租賃的方式采購加工設備,以滿足自身的生產(chan) 需求;假設 2022-2024 年公司激光設備租賃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40%/35%/30%。



我們(men) 選取傑普特、帝爾激光以及英諾激光作為(wei) 公司的估值參考,根據測算得到可比公司 2022/2023 年的 PE 算術平均值分別為(wei) 74.65/43.51X,而公司 2022-2024 年預測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wei) 0.64/1.23/2.06 億(yi) 元;



相比英諾激光(2023 年 PE 68.56 倍)而言,公司超快激光器產(chan) 品性能具備較強競爭(zheng) 力,且公司具備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優(you) 勢,除激光器外還布局精密激光加工設備;故我們(men) 看好公司在行業(ye) 內(nei) 的核心競爭(zheng) 力,因此給予公司 2023 年 65X 估值,目標市值為(wei) 79.72 億(yi) 元,對應目標價(jia) 為(wei) 77.13 元。



5. 風險提示



(1)市場競爭(zheng) 加劇的風險:



由於(yu) 區域性和下遊應用廣泛的特點,製造業(ye) 領域的激光加工市場難以形成較為(wei) 集中的競爭(zheng) 格局,目前國內(nei) 從(cong) 事激光加工領域的設備類企業(ye) 已超過 300 家。細分領域中的企業(ye) 規模普遍較小,資金實力不足,容易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zheng) ,行業(ye) 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低。



(2)與(yu) 行業(ye) 龍頭企業(ye) 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的風險:



公司在各細分領域與(yu) 國內(nei) 外龍頭企業(ye) 直接競爭(zheng) ,綜合實力與(yu) 其存在較大差距:(1)國外激光設備龍頭企業(ye) 起步較早,品牌知名度更高,具備市場先發優(you) 勢,在技術、規模等方麵優(you) 於(yu) 國內(nei) 激光公司;(2)國內(nei) 激光設備龍頭企業(ye) 較公司而言則具備更強的規模優(you) 勢,擁有更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線及更加全麵、綜合的服務能力。



(3)發出商品長期未驗收金額較大的風險:



截至 2021 年半年度財務數據更新日,2019 年末和 2020 年末發出商品的未驗收金額分別為(wei) 1,764.91 萬(wan) 元和 6,358.19 萬(wan) 元,占當期末發出商品的比重分別為(wei) 17.44%和 41.81%,未驗收金額較大,占比較高。公司發出商品未驗收主要係客戶因產(chan) 線設計發生變更、新產(chan) 品新工藝調試、量產(chan) 延期、產(chan) 線磨合、經辦人員變更、內(nei) 部審批流程延遲等因素導致驗收時間增加。



(4)下遊行業(ye) 波動的風險:



公司專(zhuan) 注於(yu) 精密激光加工應用領域,公司產(chan) 品和服務主要用於(yu) 泛半導體(ti) 、新型電子、新能源等領域。公司主要產(chan) 品精密激光加工設備係裝備類產(chan) 品,與(yu) 下遊客戶的固定資產(chan) 投資相關(guan) 性較強,下遊行業(ye) 的景氣度和波動情況直接影響行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和產(chan) 能擴張,進而影響對激光加工設備的需求。



(5)激光器產(chan) 品客戶導入及業(ye) 務增長不及預期;激光設備租賃市場需求不及預期等等;



(6)文中假設及測算具有一定主觀性,僅(jin) 供參考。

(報告出品方/分析師:天風證券 李魯靖 朱曄 俞文靜)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