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分析師:馬成龍
公司主營激光產(chan) 業(ye) 上遊元器件業(ye) 務,並向中遊模組延伸。炬光科技起家激光產(chan) 業(ye) 上遊高功率半導體(ti) 激光器業(ye) 務,並在2017年收購德國LIMO公司,獲得光學整形能力。通過結合上遊技術能力,公司向中遊模組業(ye) 務開拓並重點圍繞汽車應用(激光雷達)、泛半導體(ti) 等領域布局。根據2021年年報,公司上遊半導體(ti) 激光業(ye) 務收入1.99億(yi) 元,營收占比42%;激光光學收入2.1億(yi) 元,占比44%;中遊代表性業(ye) 務汽車應用營收0.52億(yi) 元,營收占比11%。
上遊:國產(chan) 替代與(yu) 應用創新
1)半導體(ti) 激光業(ye) 務:激光器市場目前國內(nei) 占比超過60%,驅動上遊實現國產(chan) 替代。半導體(ti) 激光器是應用最廣泛的一類,公司在泵浦源、熱沉等多核心環節實現突破,疊加直接應用,預計2025年對應市場規模超過20億(yi) 美元;
2)激光光學業(ye) 務:核心是微光學技術發展帶來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炬光科技旗下LIMO公司擁有國際領先的微光學整形技術和獨創晶圓級同步結構化製備技術,以準直FAC和折射元件兩(liang) 類基礎場景支撐市場規模約為(wei) 7.7億(yi) 美元,激光雷達等新興(xing) 領域有望持續貢獻增量。
中遊:抓住激光雷達等新興(xing) 領域發展機遇,多點開花
1)激光雷達預計未來5年出貨量複合增速超過100%,炬光科技定位發射模組環節,價(jia) 值量占比約為(wei) 20%,根據測算,2025年對應市場規模約為(wei) 8.1億(yi) 美元,公司已拿到大陸集團訂單(4億(yi) 元合作協議分多個(ge) 年度交付),新量產(chan) 項目可期;
2)泛半導體(ti) :公司通過技術自研,布局集成電路、顯示麵板等行業(ye) 激光退火、激光剝離等係統,2021年退貨設備全球市場規模為(wei) 7.2億(yi) 美元,公司目前已導入台積電供應鏈,並拿到上海微電子、北京華卓精科訂單;
3)醫療健康:公司在專(zhuan) 業(ye) 和家用醫美市場雙布局,當前僅(jin) 家用脫毛儀(yi) 單品預計市場規模接近100億(yi) 元,公司和Cyden集團針對家用市場已經簽訂價(jia) 值約8億(yi) 元合作協議。
技術實力全球領先,各業(ye) 務均導入下遊頭部廠商。
技術方麵,公司自研形成的九大核心技術指標均位居國內(nei) 甚至國際領先地位,確保了公司的產(chan) 品實力和技術創新。
品牌方麵:公司在光纖激光器、光刻、醫美等市場,均已和頭部客戶達成合作,並逐步形成獨有的品牌價(jia) 值。行業(ye) 影響力和認可度的提升有望助力各類產(chan) 品的業(ye) 務落地,推動公司長期成長。
盈利預測與(yu) 估值
公司未來3年處於(yu) 快速成長期,預計2022-2024年歸母淨利潤1.27/1.85/2.60億(yi) 元(+88%/45%/41%),EPS分別為(wei) 1.41/2.05/2.89元,對應PE分別為(wei) 86/59/42倍。首次覆蓋,暫未給予投資評級,建議關(guan) 注。
風險提示
框架協議合作的風險;激光雷達行業(ye) 進展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產(chan) 品在新興(xing) 應用領域的銷售存在不確定的風險。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