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解決方案

北醒發布全球首個車載512激光雷達平台

fun88网页下载 來源:新華網2023-04-23 我要評論(0 )   

  4月19日上海國際車展,北醒正式發布全球首個(ge) 車載512激光雷達平台——“北醒應龍”平台,秉持感知持續增強、模塊化設計、成本可控三大設計理念,打造助力智能汽車和...

  4月19日上海國際車展,北醒正式發布全球首個(ge) 車載512激光雷達平台——“北醒應龍”平台,秉持感知持續增強、模塊化設計、成本可控三大設計理念,打造助力智能汽車和智能出行安全的利器。此外,北醒在發布會(hui) 上正式宣布與(yu) 滴滴自動駕駛達成生態戰略合作。

  強感知決(jue) 定智能汽車的安全性

  對智能駕駛而言,安全性的提升需要超強的感知力,激光雷達則是新一代極佳的感知設備,北醒率先提出要做好LiDAR,助力智能好車。

  北醒CEO李遠表示,去年底北醒發布會(hui) 上曾經提及過“生死2秒”的概念,本質上是通過更高性能的激光雷達帶來更強的感知能力,在遇到突發狀況時,為(wei) 駕駛員爭(zheng) 取額外2秒的生存機會(hui) 。

  當前,北醒總結智能汽車行業(ye) 對激光雷達的需求主要為(wei) 以下三部分,首先,汽車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車企智能駕駛能力不斷進階,要求能擁有更強大的感知能力;其次,車型迭代加速,LiDAR選型頻次加快,呼喚LiDAR技術架構的歸一化;最後,降本成為(wei) 必選項,要在性能升級和可靠性高的前提下,成本逐步下行。基於(yu) 以上智能汽車對激光雷達的需求,“北醒應龍”激光雷達平台應運而生。

  “北醒應龍”激光雷達平台是全球首個(ge) 車載512激光雷達平台,秉承“感知可持續增強、模塊化、成本可控”三大設計理念。李遠在發布會(hui) 上透露,平台的底層硬件架構由三個(ge) 模塊組成,分別是高精2D掃描係統,905nm陣列收發和自定義(yi) SoC,這樣模塊化的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每個(ge) 子係統可分別迭代升級甚至替換,獨立進化功能,並且在生產(chan) 加工方麵,也可以分模塊預組裝、檢驗等等,減少整機裝調流程工序和降低後段不良率,兼顧成本和可升級性。在目前車載512激光雷達的基礎上,李遠表示,未來在此平台上還會(hui) 衍生出更高階的版本,實現突破1000線的曆史使命,實現相機級清晰度的突破。

  以突破性技術解決(jue) 性能、定製和成本三大難題

  作為(wei) 全球首個(ge) 車載512激光雷達平台,其中最為(wei) 核心的技術之一是高精2D掃描係統,李遠形象地將其稱為(wei) 激光雷達界的“陀飛輪”。其通過雙電機三環同步控製技術,將掃描角度精度控製在萬(wan) 分之一以內(nei) ,即要求電機每秒鍾轉動近百圈,同時每圈的偏差小於(yu) 鍾表秒針轉動的一百二十分之一以內(nei) 。

  這套2D掃描技術搭配北醒的軟件控製係統,即可實現軟件的“一鍵配置”,在感知過程中區域可實現局部高清、視場角聚焦高清、全局高清等不同模式。在硬件架構、掃描形式、接口、數據形式均不變化的形況下實現感知能力的變化和升級,從(cong) 而達到在成本完全不變的情況下,兼容並滿足不同車型性能的跨代升級。

  “北醒應龍”平台的硬件架構係統中,采用了陣列收發係統和2D掃描,因此發射器數量僅(jin) 需1D掃描的三十二分之一,接收器僅(jin) 需八分之一。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了產(chan) 品感知力升級的成本限製難題,使得產(chan) 品成本下降具備技術支撐。北醒更獨創性地提出了“單線成本”指標,即總成本除以線數。基於(yu) “北醒應龍”激光雷達平台,性能會(hui) 逐年提升,而單線成本會(hui) 急速下降。李遠表示,北醒新一代的陣列收發係統搭配高精2D掃描係統,成就了最佳成本組合方案,成功解決(jue) 了高線數性能和成本之間的矛盾,使激光雷達產(chan) 品的商業(ye) 化量產(chan) 成為(wei) 可能。

  為(wei) 了盡早共享“北醒應龍”激光雷達平台的強感知紅利,北醒發布了AD2-s產(chan) 品,它具備200m的探測距離,256線的感知力,120°x25.6°的視場角。AD2-s將於(yu) 今年量產(chan) 交付。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