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一名嘉賓體(ti) 驗VR眼鏡。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魏錸 攝)
激光,被稱為(wei) “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是裝備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關(guan) 鍵技術之一。
5月16日,第十九屆光博會(hui) 開幕,在“激光技術與(yu) 應用展區”,多家激光企業(ye) 攜帶“專(zhuan) 精特新”產(chan) 品亮相展會(hui) ,其中不少實現了進口替代,技術全球領先。
光通信係統“心髒”不再受製於(yu) 人
度亙(gen) 激光技術(蘇州)有限公司,展示了最新項目研究成果——“通信級高功率單模980納米半導體(ti) 激光芯片及泵浦模塊”。據介紹,該成果整體(ti) 技術處於(yu) 國際先進水平。
此前,單模980納米激光芯片一直依賴進口。為(wei) 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度亙(gen) 激光針對單模980納米芯片和模塊進行全方位布局研發,經過多年攻堅,終於(yu) 研發成功。
據介紹,該產(chan) 品攻克了多項核心技術,突破了芯片和模塊研製過程中IDM體(ti) 係的諸多關(guan) 鍵技術和工藝,實現了從(cong) 芯片設計、材料外延、芯片到模塊的全製程完全自主可控。
透明玻璃櫃內(nei) ,一個(ge) 巴掌大小的激光器,格外顯眼。這是福建海創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具備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1.5微米光纖激光雷達光源模組。
“重量隻有50克,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小、功耗最佳的第一款大規模前裝量產(chan) 的車規級產(chan) 品,可運用在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測繪、高精度地圖、智慧交通等領域。”海創光電展台工作人員說,此產(chan) 品去年已實現大批量交付,目前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武漢華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今年新發布兩(liang) 款新一代固體(ti) 納秒和固體(ti) 飛秒激光器,其解決(jue) 了激光器的使用壽命問題;蘇州蘇大維格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三維激光直寫(xie) 設備,攻克了大麵積微納模具製備的國際難題……
一項項“尖板眼成果”,閃耀著激光技術創新的璀璨之光。
一鍵清洗“輪胎模具”,效率提高10倍
行走在偌大的展館內(nei)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發現激光技術的應用已不局限於(yu) 切割、焊接等傳(chuan) 統用途,正“席卷”生活的方方麵麵。
在光穀科技會(hui) 展中心一樓A1館,華工科技產(chan) 業(ye) 股份有限公司亮相的一款黃白相間的“清洗黑科技”裝備,引人注目。據介紹,這是華工科技最新自主研發推出的全球首套輪胎模具在線式激光清洗智能裝備。
輪胎是橡膠在輪胎模具中硫化形成的。但模具在反複使用後,模具型腔中會(hui) 有橡膠、脫模劑等汙染物的殘留,模具的定期清潔非常關(guan) 鍵。傳(chuan) 統的模具清洗方式主要有噴砂或幹冰清洗,存在諸多弊端。
例如,噴砂清洗需要把模具拆卸下來,清洗一台設備需要4至6個(ge) 小時,且砂石容易對模具造成損傷(shang) 。幹冰清洗,模具的深溝花紋處不易清洗幹淨,還存在粉塵及噪音汙染等。
“我們(men) 研發的這款設備,不需要拆卸模具,最快45分鍾即可清洗一副輪胎模具,而且低碳環保。相比傳(chuan) 統方式,整體(ti) 效率提高了10倍左右。”華工科技首席工藝專(zhuan) 家吳遠朋說。
“激光技術的應用沒有邊界”
激光產(chan) 業(ye) 未來如何發展?下一個(ge) 風口在哪?
光博會(hui) 期間,同步舉(ju) 辦了2023國際激光產(chan) 業(ye) 大會(hui) ,來自國內(nei) 外的幾十位專(zhuan) 家學者、企業(ye) 家代表齊聚一堂,針對激光產(chan) 業(ye) 的發展,展開思想碰撞。
武漢有眾(zhong) 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如何更好地推進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洪明輝說,“科研人員不能停留在論文方麵,要走出去擁抱市場、擁抱技術;企業(ye) 要多點耐心,和院校人員積極溝通,提出訴求,消除壁壘,實現雙向奔赴。”
圍繞“未來有哪些待開發的新興(xing) 藍海市場”,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鄧家科說,“激光技術的應用是沒有邊界的,就像浩瀚的太空,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我們(men) 大膽地去探索。”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潔)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