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chan) 化替代加速及政策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動之下,近年來國內(nei) 半導體(ti) 激光行業(ye) 中下遊湧現了一批上市企業(ye) ,如炬光科技、長光華芯、英諾激光等。
近日,半導體(ti) 激光器公司北京凱普林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普林)科創板IPO也獲上交所受理。此次公司募資9.52億(yi) 元,用於(yu) 高功率激光器智能製造基地項目、半導體(ti) 激光器研發項目、光纖激光器研發項目、營銷總部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鈦媒體(ti) APP注意到,凱普林雖然近幾年營收規模增長較快,但其盈利能力並不強,2022年剛實現扭虧(kui) 。報告期內(nei) 其主要產(chan) 品不斷降價(jia) ,以犧牲利潤的方式換取增長,且去年淨利潤中近一半是政府補助的“貢獻”。造血能力不足的同時,運營資金需求較大、應收賬款高企也導致下公司借了不少債(zhai) ,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一度超80%,並且在通過股權融資等方式改善資本結構後,其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仍高於(yu) 同行。
犧牲利潤換增長,業績一半依賴政府補助
2020年至2022年(下稱“報告期”),凱普林分別實現營業(ye) 收入3.69億(yi) 元、4.96億(yi) 元、7.22億(yi) 元,近兩(liang) 年保持了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wei) 34.59%和45.13%。然而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公司盈利情況並不理想,報告期內(nei) 其實現歸母淨利潤-1220.30萬(wan) 元、-6886.42萬(wan) 元、2096.84萬(wan) 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yu) 普通股股東(dong) 的淨利潤分別為(wei) -1546.83萬(wan) 元、-7401.06萬(wan) 元、1235.95萬(wan) 元,兩(liang) 年都出現虧(kui) 損。
去年凱普林剛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但仔細看來,這其中有近一半還是政府補貼的功勞。2022年公司收到的政府補貼為(wei) 968.48萬(wan) 元,占淨利潤比例已近50%。
報告期內(nei) ,公司確認的政府補助收入金額分別為(wei) 351.77萬(wan) 元、573.11萬(wan) 元、968.48萬(wan) 元,占公司當期淨利潤比例分別為(wei) -25.93%、-8.00%和49.34%。若剔除政府補助金,其淨利潤則分別為(wei) -1708.34萬(wan) 元、-7734.87萬(wan) 元和 994.59萬(wan) 元,2022年的淨利潤率僅(jin) 1.38%。
凱普林創建於(yu) 2003年,專(zhuan) 注於(yu) 激光器在高端製造、科學研究、醫療健康等領域的應用及產(chan) 品迭代,主營業(ye) 務為(wei) 半導體(ti) 激光器、光纖激光器及超快激光器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目前公司產(chan) 品覆蓋全球60多個(ge) 國家,廣泛應用於(yu) 科學研究、醫療健康、精密加工、消費電子、新能源等領域,是國內(nei) 領先的激光綜合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之一。
分產(chan) 品來看,半導體(ti) 激光器和光纖激光器是公司的核心收入來源,去年合計占比已超95%。其中,光纖激光器增長最快,2020年至2022年分別實現收入9863.64萬(wan) 元、1.89億(yi) 元和3.01億(yi) 元,收入占比分別為(wei) 27.02%、38.57%和42.28%。
然而光纖激光器的毛利率一直是凱普林所有產(chan) 品中最低的,報告期內(nei) 分別為(wei) 7.92%、2.72%和17.26%,同期半導體(ti) 激光器的毛利率分別為(wei) 49.00%、43.63%和47.51%。這主要是由於(yu) 光纖激光器產(chan) 品近年來市場競爭(zheng) 有所加劇,公司采用了降價(jia) 策略。公司稱,在光纖激光器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替代應用場景不斷擴大和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下降的背景下,國內(nei) 大多主要廠商采取了降價(jia) 搶市場的競爭(zheng) 策略,因此光纖激光器產(chan) 品處於(yu) 持續降價(jia) 周期。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招股書(shu) ,光纖激光器的價(jia) 格從(cong) 2020年的4.00萬(wan) 元/個(ge) 降至2022年的1.97萬(wan) 元/個(ge) ,但在價(jia) 格減半的同時,該產(chan) 品的毛利率卻在2022年突然大幅提升14.54個(ge) 百分點。
凱普林解釋稱,這主要由於(yu) 2022年公司推出了小體(ti) 積、高集成度的“閃電”係列光纖激光器,新產(chan) 品剔除了冗餘(yu) 結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產(chan) 品單位成本。另一方麵,隨著“閃電”係列產(chan) 品帶動光纖激光器銷量的提升,公司對上遊供應商議價(jia) 能力提升,原材料采購價(jia) 格下降,且規模擴張使單位產(chan) 品固定成本隨之降低。
與(yu) 同行業(ye) 上市公司相比,2022年凱普林光纖激光器的毛利率為(wei) 17.26%,遠低於(yu) 傑普特的29.53%,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下,凱普林短期仍難逃犧牲利潤換增張的命運。公司坦言,“考慮到行業(ye) 市場背景及公司的經營策略,預計短期內(nei) 公司光纖激光器業(ye) 務銷售規模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依然無法達到其他核心產(chan) 品的毛利率水平,因而公司未來整體(ti) 毛利率有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賺錢能力不佳,負債率高於同行
近3年來,凱普林營業(ye) 收入從(cong) 3.69億(yi) 元增至7.22億(yi) 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9.84%,但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產(chan) 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wei) -5139.57 萬(wan) 元、-1.25億(yi) 元和148.07萬(wan) 元,3年淨流出1.75億(yi) 元,看起來賺錢能力也不理想。
公司表示,隨著公司業(ye) 務規模的擴大,采購規模保持上升趨勢,營運資金需求增長在一定程度上壓製了經營性現金流。不過除此之外,公司應收賬款常年較高,且周轉率不及同行,也是賺錢能力不佳的原因之一。
截止報告期各期末,凱普林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分別為(wei) 1.51億(yi) 元、2.30億(yi) 元和3.37億(yi) 元,分別占當期營收的40.92%、46.37%和46.68%,呈逐年上升態勢。從(cong) 周轉率來看,公司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wei) 3.43、3.17和2.98,而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wei) 3.39、3.74和3.13,近兩(liang) 年都不及同行均值。
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招股書(shu) 顯示,凱普林應收賬款餘(yu) 額前五名客戶的合計占比分別為(wei) 30.21%、17.99%、22.64%,主要為(wei) 境內(nei) 外知名企業(ye) 或單位,信用資質較高,應收賬款發生壞賬的風險相對較小。不過公司因應收賬款問題與(yu) 先河激光存在訴訟糾紛,2020年先河激光曾是凱普林的第二大客戶。
現金流不佳、運營資金需求較大也導致公司負債(zhai) 猛增,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曾超80%。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短期借款分別為(wei) 0.61億(yi) 元、1.12億(yi) 元和1.10億(yi) 元,綜合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分別為(wei) 64.24%、82.62%和 44.41%。
對此公司解釋稱,凱普林為(wei) 非上市公司,在光纖激光器等新業(ye) 務領域研發和經營等方麵投入較大,盈利能力尚未完全釋放,淨資產(chan) 規模較小,且融資渠道相對單一,更多依賴債(zhai) 務融資。另一方麵,報告期公司業(ye) 務發展較快,在履行項目所需購入的原材料等存貨規模較大,對應新增了較多的經營性負債(zhai) 。
去年,凱普林分別於(yu) 7月、12月兩(liang) 次實施增資擴股,合計引入資金超4億(yi) 元,使2022年末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由上年的82.62%降至44.41%。雖然公司在報告期內(nei) 通過股權融資等方式提高了權益規模,但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仍高於(yu) 同行。報告期內(nei) ,可比公司的資產(chan) 負債(zhai) 率均值分別為(wei) 27.05%、23.13%和18.36%。
公司表示,未來若業(ye) 務繼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應收賬款回款速度低於(yu) 資金需求增長,或者無法通過外部融資籌集資金,可能導致現金流不足,資金狀況惡化。並可能造成公司在研發投入、業(ye) 務拓展、人才引進、團隊穩定等方麵受到限製或存在負麵影響。
上市前突擊入股
在本次申報IPO前,凱普林還存在突擊入股現象,曾在2022年下半年兩(liang) 次增資擴股。
去年7月,公司擬將注冊(ce) 資本由6300.00萬(wan) 元增至7683.09萬(wan) 元,豐(feng) 首投資、水木韶華及公司實控人陳曉華等以28.6元/股的價(jia) 格參與(yu) 認購。12月,經公司股東(dong) 大會(hui) 審議,同意公司注冊(ce) 資本再次增至7901.53 萬(wan) 元,中車轉型基金、水木韶華、青島融源、首豐(feng) 順鑫等機構同樣以28.6元/股的價(jia) 格參與(yu) 認購。
值得一提的是,南威軟件去年本欲以1.22億(yi) 元認購426.00萬(wan) 股,但最終放棄認購。2022年6月,南威軟件曾在公告中表示,投資凱普林是出於(yu) 整體(ti) 發展戰略與(yu) 業(ye) 務需要考慮,有利於(yu) 優(you) 化南威軟件在公共安全與(yu) 城市管理領域的解決(jue) 方案。而在當年12月的公告中卻稱,南威軟件基於(yu) 自身戰略規劃調整,聚焦主營業(ye) 務發展,綜合考慮各種相關(guan) 因素,經審慎研究及各方友好協商,決(jue) 定終止投資事項。對此鈦媒體(ti) APP發函至公司,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複
此外,鈦媒體(ti) APP注意到,去年增資擴股時,凱普林還與(yu) 部分股東(dong) 簽訂了對賭協議,約定若2023年12月31日前公司未能首發上市,那麽(me) 國科瑞華、趙鴻飛、周曉峰有權向控股股東(dong) 提出回購請求;若2025年底未能上市,豐(feng) 首基金、中車轉型基金、青島融源、首豐(feng) 順鑫則有權提出回購。
招股書(shu) 顯示,凱普林的控股股東(dong) 、實控人為(wei) 陳曉華,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83.87%的股份。雖然自公司IPO被受理之日對賭協議終止,但若最終公司上市失敗,則前述終止的條款自動恢複其原有效力且視同未曾終止。
(本文首發於(yu) 鈦媒體(ti) APP,作者|翟碧月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