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銘鐳激光傳(chuan) 出喜訊,申報的“海洋裝備關(guan) 鍵結構件水下原位激光增材修複技術及成套裝備”項目被批準立項,成為(wei) 深圳市重大科技專(zhuan) 項項目,獲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hui) 資助金額600萬(wan) 元。該項目由銘鐳激光、東(dong) 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海洋融創研究院共同研究開發。
海洋產(chan) 業(ye) 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而海洋工程裝備因腐蝕、衝(chong) 蝕、刮擦等損傷(shang) ,造成每年2.6萬(wan) 億(yi) 元的損失。因此,如何開展快響應、高可靠、高質量現場原位修複,延長海洋工程裝備服役壽命、提高服役安全、降低經濟損失成為(wei) 海洋產(chan) 業(ye) 的重中之中。
而現有的水下原位激光修複技術仍存在成本高、靈活性差、無法滿足深水環境操作、現場修複經驗不足等問題,難以滿足水下環境海工構件原位高質量修複的需求。水下原位激光增材修複成套設備的研製更屬市場空白——國內(nei) 多家院校,以及英國、日本等國家均開展了相關(guan) 研究,但水下激光增材修複試樣衝(chong) 擊韌性尚不能滿足“抗拉強度≥原件性能的90%;衝(chong) 擊韌性≥原件性能的90%”的指標要求。
在這種背景下,銘鐳激光將適用於(yu) 海洋環境的原位搶修工藝技術及裝備集成的研究提上日程。致力於(yu) 針對可見度低、海浪持續衝(chong) 擊、高壓強、海床泥沙等惡劣的深水環境,以及各種海工構件具有不同的表麵曲率、缺陷形式、表麵鏽蝕、微生物吸附等複雜的修複表麵狀況,研製出高質、高效、高性能的水下原位激光增材修複成套裝備和修複工藝。
經項目研究實施工作分解,該項目研究內(nei) 容包括複雜水下環境感知和高精度三維測量技術、水下原位激光增材修複性調控技術研究、激光增材製造與(yu) 修複工藝及成套裝備、海洋裝備關(guan) 鍵結構件水下激光增材修複應用驗證等四個(ge) 部分。該項目研發周期約三年,分為(wei) 問題診斷、關(guan) 鍵部件研發、裝備技術集成、實海驗證、考評等5個(ge) 階段,預計將可申請專(zhuan) 利7件以上,發明專(zhuan) 利3件以上。
東(dong) 南大學水下激光增材製造技術
據了解,該項目研發團隊由銘鐳激光總經理王誌偉(wei) 擔任項目負責人,研發團隊由東(dong) 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海洋融創研究院等院所20餘(yu) 名專(zhuan) 家、項目骨幹組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