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數字經濟潮湧與(yu) 大模型井噴的時代,算力正如水、電一般,逐日成為(wei) 現代社會(hui) 賴以生存的稀缺資源。可以說,誰擁有了算力的主導權,誰就捏住了麵向人工智能的頭等船票。
這樣的時代巨浪下,我國的算力也已步入高速發展新階段。在此過程中,構建全國一體(ti) 化算力網,更是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重要舉(ju) 措。
在“東(dong) 數西算”工程公布兩(liang) 年之際,我國算力網體(ti) 係建設現狀怎樣?如何進一步強化全國一體(ti) 化算力體(ti) 係?就此,21世紀經濟報道推出“算力網風雲(yun) ”係列報道,圍繞中國算力一體(ti) 化體(ti) 係建設現狀、難點與(yu) 堵點、產(chan) 業(ye) 鏈機會(hui) 等進行全方位解讀。
隨著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數據的迅猛增長,對高速、高容量的數據傳(chuan) 輸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進一步推動了光模塊的發展和應用。
作為(wei) AI行業(ye) 的風向標,英偉(wei) 達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ye) 績超出外界預期。
當地時間5月22日盤後,英偉(wei) 達披露,報告期間實現營收260.44億(yi) 美元,環比增長18%,同比增長262%,超出分析師預期的246.5億(yi) 美元;淨利潤148.81億(yi) 美元,環比增長21%,同比增長628%。
GPU與(yu) 光模塊屬於(yu) “強綁定”關(guan) 係。光模塊負責實現高速、長距離的電信號與(yu) 光信號相互轉換,確保數據中心內(nei) 部以及跨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傳(chuan) 輸,提升計算資源的互聯互通效率,支撐大規模分布式計算和雲(yun) 計算的發展。
去年以來,受益於(yu) AI熱潮帶動,光模塊領域整體(ti) 浮光躍金。
A股市場上,光模塊相關(guan) 的上市公司包括中際旭創(300308.SZ)、新易盛(300502.SZ)、光迅科技(002281.SZ)、天孚通信(300394.SZ)、聯特科技(301205.SZ)等。
在受訪人士看來,AI的飛速發展將帶來對算力需求的巨大躍升,進而引發服務器需求量的激增,800G和1.6T高速光模塊的需求正呈現爆發式增長。
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更高的互聯速率和更多的互聯數增長奠定了高速率光模塊廣闊的市場空間,疊加國內(nei) 公司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全麵看好光模塊行業(ye) 投資機會(hui) 。
高景氣下的確定性
“對英偉(wei) 達GPU芯片的需求仍然是白熱化的,”Edward Jones的分析師洛根·帕克(Logan Purk)表示,“這些結果可能足以滿足投資者的胃口,並讓市場放心,人工智能投資尚未放緩。”
隨著英偉(wei) 達高端GPU產(chan) 能的逐步釋放,下遊的海外雲(yun) 計算廠商持續加大對雲(yun) 計算和AI基礎設施的投入,不僅(jin) 積極建設新數據中心,還大量采購GPU和AI專(zhuan) 用芯片等關(guan) 鍵設備,使得整個(ge) 行業(ye) 的資本開支進一步擴大。
今年一季度,全球雲(yun) 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同比增長21%,總額達到798億(yi) 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亞(ya) 馬遜雲(yun) 科技(AWS)、微軟Azure和穀歌雲(yun) 這三大雲(yun) 服務提供商的總增長率高達24%,占據了市場的66%份額。
此外,海外雲(yun) 廠商對數據中心內(nei) AI大模型的需求日益增長,這不僅(jin) 對AI算力和網絡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動了400G/800G高速光模塊的迅速發展。
全球光模塊產(chan) 業(ye) 鏈中,核心企業(ye) 也展現出積極的業(ye) 務指引和增長預期。
得益於(yu) AI驅動,英偉(wei) 達核心光模塊製造商Fabrinet截至今年3月29日的2024第三財季,公司光通信收入5.91億(yi) 美元,數通收入環比增長6%,400G以上產(chan) 品收入增長12.7%。
海關(guan) 數據顯示,2024年3月光模塊出口總額顯著增長,總額達35.7億(yi) 元,同比增長59.3%,創下近三年新高,體(ti) 現了AI驅動下的行業(ye) 繁榮。
根據Lightcounting預測,光模塊的全球市場規模在2022~2027年或將以CAGR11%保持增長,2027年有望突破200億(yi) 美元。
據億(yi) 渡數據預測,中國光模塊市場規模有望於(yu) 2026年達到82億(yi) 美元。
與(yu) 此同時,政策麵利好不斷。國家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及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係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
多位算力行業(ye) 人士在與(yu) 記者交流時總結道,全國一體(ti) 化算力體(ti) 係的建設,對於(yu) 光模塊領域一定是有幫助的。高速光模塊的滲透率未來有望提升。
“從(cong) 目前行業(ye) 需求來說,國外市場在營收占比中占大頭。當然,國內(nei) 需求我們(men) 也是積極參與(yu) 和拓展。”接近中際旭創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技術迭代周期縮短
從(cong) 早期的低速模塊到如今的超高速模塊,光模塊行業(ye) 不斷推動著網絡帶寬的提升和通信效率的優(you) 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和業(ye) 內(nei) 人士交流時獲悉,光模塊行業(ye) 的技術迭代曆程可以概括為(wei) 幾個(ge) 關(guan) 鍵階段。
在20世紀80年代,光模塊開始進入市場,主要用於(yu) 短距離通信。隨著光通信技術的進步,90年代初,光模塊的性能得到了顯著提高,半導體(ti) 激光器取代LED成為(wei) 主流,傳(chuan) 輸速率大幅提升。
進入21世紀後,互聯網的興(xing) 起進一步推動了數據中心對光模塊的需求增長,SFP光模塊開始廣泛應用於(yu) 數據中心,取代了原有的GBIC模塊。隨著雲(yun) 計算、高清視頻、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QSFP和CFP等高性能光模塊應運而生,支持的數據傳(chuan) 輸速率也躍升至100Gb/s和400Gb/s。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wei) ,當前光模塊行業(ye) 的技術特點大致有以下四方麵:
一是高速率。隨著網絡帶寬的不斷提升,光模塊的數據傳(chuan) 輸速率也在不斷加快。目前,主流的光模塊已經可以實現400Gb/s的傳(chuan) 輸速率,未來還有望進一步提升。
二是高密度。隨著數據中心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光模塊的端口密度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更小的封裝尺寸和更高的端口密度成為(wei) 光模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
三是低功耗。隨著服務器、交換機等設備的功耗不斷上升,對光模塊的功耗要求也越來越嚴(yan) 格。低功耗的光模塊不僅(jin) 可以降低設備整體(ti) 的能耗,還可以提高設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四是智能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光模塊也開始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通過集成智能芯片和傳(chuan) 感器等組件,光模塊可以實現自診斷、自優(you) 化等功能,提高網絡的整體(ti) 性能和可靠性。
根據Yole數據,2022年雲(yun) 廠商開始逐步導入800G光模塊產(chan) 品,2024年800G光模塊或將大規模出貨,2025年1.6T亦有望迎來商用元年,新一輪光模塊迭代周期有望由此開啟。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以2023年為(wei) 起點,未來光模塊速率迭代周期將從(cong) 原先每4年翻一倍縮短至每2年翻一倍。2024~2025年仍是全球AI軍(jun) 備競賽的關(guan) 鍵時期,算力需求保持快速增長。
國內(nei) 廠商奮起直追
當前,國內(nei) 廠商在產(chan) 業(ye) 鏈布局上已相對成熟,特別是在模塊製造領域,已成功占據全球前十大光模塊廠商中的六席。
然而,在矽光芯片與(yu) 電芯片等核心技術領域,國內(nei) 廠商相較於(yu) 海外同行仍存在一定差距,這表明國產(chan) 替代的潛力和空間仍然十分巨大。
從(cong) 頭部企業(ye) 今年一季度業(ye) 績來看,光模塊板塊的業(ye) 績確定性已經有所顯現。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23年,中際旭創以400G、800G為(wei) 代表的高速光模塊銷售額為(wei) 97.99億(yi) 元,同比增長9.56%。
自2023年3月開始,中際旭創海外大客戶在AI方麵的800G需求開始起量,並不斷增加和補充訂單,整個(ge) 行業(ye) 趨勢發生根本性轉變。2023年下半年,部分海外大客戶開始提高400G光模塊的需求用於(yu) 以太網400G交換機網絡。
隨著高端產(chan) 品訂單和出貨量顯著增加,中際旭創去年的業(ye) 績增長勢頭在今年得以延續。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約48.4億(yi) 元,同比增長163.59%;歸母淨利潤約10.09億(yi) 元,同比增長303.84%。
“一季度的800G和400G出貨量都較多,全年會(hui) 有較大量的交付。從(cong) 產(chan) 品形態來看,傳(chuan) 統的EML方案需求量很大,部分客戶也開始用一些矽光方案,400G和800G矽光上量較快,未來的1.6T也會(hui) 看到一些矽光的型號。”中際旭創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多位通信行業(ye) 分析人士在與(yu)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流時表示,在AI驅動的大背景下,未來,隨著高端產(chan) 品的持續放量,有望為(wei) 光模塊行業(ye) 提供更多業(ye) 績支撐。
“整體(ti) 來看,國內(nei) 需求端在速率上會(hui) 比國外稍微低一點,國內(nei) 800G的出貨量相對國外市場還比較有限,800G目前主要應用在AI領域,數據中心也會(hui) 逐步導入。”中際旭創相關(guan) 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個(ge) 值得關(guan) 注的現象是,今年一季度,中際旭創的毛利率為(wei) 32.8%,去年第四季度約為(wei) 35%,略有下降。
對此,4月21日,中際旭創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每年的一季度會(hui) 執行新的價(jia) 格年降,毛利方麵會(hui) 有反映;其次是產(chan) 品結構的原因,400G在一季度的上量比800G相對快一些,毛利相較800G低一些,對綜合毛利率產(chan) 生影響。
“每年在執行新的價(jia) 格後,我們(men) 也會(hui) 全力通過提升良率、BOM成本和生產(chan) 效率等方式,來提高我們(men) 產(chan) 品的毛利率。”該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不過,華鑫證券研報指出,後續隨著高毛利的800G產(chan) 品逐步放量,良率、生產(chan) 效率的逐步提高,BOM成本的不斷優(you) 化,公司毛利率有望逐步改善。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當前通信技術迭代速度正被大幅度壓縮至1.5年甚至1年,技術領先且與(yu) 客戶合作緊密的頭部廠商優(you) 勢被進一步放大,伴隨高端需求的持續放量以及技術迭代速度的提升,預計行業(ye) 格局或將向頭部廠商進一步集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