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ei) 容提要
今年5月,會(hui) 聚全球頂尖專(zhuan) 家學者及行業(ye) 領軍(jun) 人物的3D打印、增材製造展覽會(hui) ——2024TCT亞(ya) 洲展在上海舉(ju) 行。天津鐳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鐳明激光)推出的“飛行金屬3D打印技術”成為(wei) 展會(hui) 上的焦點。這項攻克了大尺寸零部件成形效率、成形質量等痛點的創新技術,展現出在航空航天、能源動力等高端製造領域的巨大潛力。
工作中的關(guan) 凱。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5月,會(hui) 聚全球頂尖專(zhuan) 家學者及行業(ye) 領軍(jun) 人物的3D打印、增材製造展覽會(hui) ——2024TCT亞(ya) 洲展在上海舉(ju) 行。天津鐳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鐳明激光)推出的“飛行金屬3D打印技術”成為(wei) 展會(hui) 上的焦點。這項攻克了大尺寸零部件成形效率、成形質量等痛點的創新技術,展現出在航空航天、能源動力等高端製造領域的巨大潛力。
“這些年,我們(men) 一直在超越自己!最初的設備打印尺寸隻有150毫米,接著我們(men) 又做了40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等設備。這次發布的新設備,打印幅麵達到了1.5米×1.5米×1.5米,可同時布置20個(ge) 激光器,打印尺寸更大、效率更高。”多年研發成果一亮相就成為(wei) 業(ye) 界“爆款”,鐳明激光總經理兼技術總監關(guan) 凱自信滿滿。
關(guan) 凱,華中科技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從(cong) 事增材製造技術和激光加工技術研究超過15年。任職鐳明激光期間,他主持開發了20餘(yu) 款金屬增材製造設備。從(cong) 在大學實驗室潛心搞科研,到紮根企業(ye) 一線專(zhuan) 注技術革新,關(guan) 凱帶領團隊在一次次超越自我中實現人生價(jia) 值,也為(wei) 推動行業(ye) 發展貢獻著力量。
金屬3D打印設備是高端製造的利器,是高端工業(ye) 的“母機”。2018年5月,鐳明激光落戶西青區中北鎮,關(guan) 凱帶領一支20多人的技術團隊,跨入金屬3D打印的賽道。
搞技術出身的光學工程博士關(guan) 凱回憶起初到鐳明激光的經曆有感而發:“我在學校一門心思研究工藝,感受到用國產(chan) 裝備生產(chan) 出來的原件,穩定性、可靠性都不強,於(yu) 是萌生了做裝備的想法。那時,行業(ye) 剛起步,衝(chong) 勁十足。公司每年至少有2至3款產(chan) 品迭代。有了可靠的設備,我們(men) 的發展也越來越快了。”
走進鐳明激光的裝備車間,不同尺寸的高端裝備錯落擺放。其中,專(zhuan) 門為(wei) 航空航天等領域生產(chan) 大尺寸零部件的設備,最高可達6米多。公司已有2條完備的生產(chan) 線,年產(chan) 設備300餘(yu) 台(套),是集研發、製造、銷售於(yu) 一體(ti) 的全係列金屬3D打印裝備基地。
鐳明激光的客戶主要涉及航空航天領域。隨著客戶對大尺寸、結構複雜的零件需求日益增多,鐳明激光在大尺寸、多激光、高縱深設備上不斷探索。然而,打印尺寸從(cong) 150毫米到1500毫米,激光器從(cong) 1個(ge) 到20個(ge) ,並不是簡單的數字累加,背後需要大量係統性工作,研發困難重重。
“激光器增加了,出現故障的風險點也會(hui) 增多。提升打印效率,也不能一味增加激光器,還要引入新器件、新模式,才能實現打印效率和質量的提升。”關(guan) 凱告訴記者,公司研發投入年年遞增,每年啟動研發改進項目10餘(yu) 個(ge) ,既要對現有設備改進升級,又要探索前沿技術、超前布局。
目前,公司擁有80餘(yu) 人的研發團隊和70餘(yu) 項核心技術專(zhuan) 利。2023年,公司產(chan) 值2.4億(yi) 元,投入研發資金2300餘(yu) 萬(wan) 元,2024年研發投入將比前一年提高20%。
“隨著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和技術挑戰,研發難度越來越高,但攻堅後獲得的成就感也更加強烈。我們(men) 的很多技術創新都引領了行業(ye) 發展。如果我們(men) 的努力能推動整個(ge) 行業(ye) 的前進,付出得再多都是值得的。”關(guan) 凱說。(津雲(yun) 新聞編輯孫暢)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