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湯遜湖畔,武漢光穀芯中心。以離岸科創供應鏈為(wei) 目標的創新創業(ye) 大賽,在鹹寧高新區(武漢)離岸科創園區舉(ju) 行,吸引光穀20個(ge) 優(you) 秀科技創新項目報名。其中,6個(ge) 項目參加初賽,3個(ge) 優(you) 質項目入圍決(jue) 賽。
離岸不離“芯”,科創新引擎。在武漢設立離岸科創園,是鹹寧主動融入武漢都市圈的重要舉(ju) 措。據介紹,去年7月11日開園以來,借力武漢特別是光穀的科創和人才資源,鹹寧初步形成以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為(wei) 離岸載體(ti) ,鹹寧市綠色雙創產(chan) 業(ye) 園、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等在岸園區為(wei) 協同的科創供應鏈體(ti) 係。
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輾轉武漢、鹹寧兩(liang) 地,感受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運營一年來“熱辣滾燙”的發展勢頭。

199家簽約 104家入駐
鹹寧離岸科創邁好第一步
鹹寧高新區(武漢)離岸科創中心,是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總建築麵積5萬(wan) 平方米,總投資4億(yi) 元,布局實驗樓1棟,綜合樓1棟,縣市區樓6棟,企業(ye) 樓2棟,鹹寧各縣市區組團入駐。去年7月開園運營後,9個(ge) 專(zhuan) 班、約30人常駐辦公,提供招商引資、人才招引、資金保障等服務,並陸續出台園區管理辦法和績效考核辦法。
“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簽約的企業(ye) (含機構)增至199家,已入駐的有104家,入駐率高達87%。”離岸科創園牽頭協調單位鹹寧市科技局派駐離岸科創園專(zhuan) 班負責人吳強介紹,目前,全省有7個(ge) 市在武漢設立離岸科創園。其中,鹹寧離岸科創園不僅(jin) 簽約入駐企業(ye) 躍居前列,而且成色優(you) 良,可謂邁好了第一步。
引才在武漢、用才在鹹寧。鹹寧距武漢70公裏,在武漢設立離岸科創園是鹹寧借智借力的重要舉(ju) 措。在人才招引方麵,園區與(yu)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23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guan) 係。
湖北天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ye) ,主要從(cong) 事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發與(yu) 應用。公司將研發中心設在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專(zhuan) 門從(cong) 事高純石英新材料的研究與(yu) 開發。
“企業(ye) 研發極度依賴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而學曆高、技術強的人才卻更願意留在武漢。入駐離岸科創中心之後,問題得到了解決(jue) ,研發人員工作和生活都在武漢,我們(men) 終於(yu) 能招得到人、留得住才了。”公司董事長徐曉濤說。
32家科創企業(ye) 在鹹開設生產(chan) 基地
“研發在武漢、生產(chan) 在鹹寧”格局初成
7月22日,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綜合樓,湖北小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近百名技術及管理人員坐在電腦前,有條不紊開展科研及服務工作。
此時,向南70公裏外,鹹寧高新區綠色雙創產(chan) 業(ye) 園7號樓,去年底新建的鹹寧智能工廠車間內(nei) ,工人們(men) 正在調試當天生產(chan) 的智能售貨櫃。
湖北小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武漢瞪羚企業(ye) ,主要製造開門自取式智能無人售貨櫃產(chan) 品。研發機構落戶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後,在鹹寧高新區租賃廠房、新購設備,設立第二個(ge) 生產(chan) 基地,去年11月投產(chan) 。“現在2個(ge) 生產(chan) 基地,年產(chan) 能將增至10萬(wan) 台。”企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說。
同樣是在鹹寧高新區綠色雙創產(chan) 業(ye) 園,武漢因泰萊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也在那裏新設了千餘(yu) 平方米的生產(chan) 基地,並注冊(ce) 了子公司智瓷科技(鹹寧)有限公司。該企業(ye) 專(zhuan) 注於(yu) 陶瓷激光3D打印機的研發生產(chan) ,今年3月一進駐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就著手到鹹寧建立生產(chan) 基地。
走進武漢因泰萊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企業(ye) 各項專(zhuan) 利證書(shu) 貼滿一麵牆。“我們(men) 共有各類專(zhuan) 利40多個(ge) ,其中發明專(zhuan) 利就有8個(ge) 。”光穀3551人才、企業(ye) 總經理蔡誌祥說,在3D打印領域,陶瓷激光3D打印還是一片藍海,市場前景廣闊。近期,鹹寧生產(chan) 基地就可正式投產(chan) 。屆時,該基地一年可生產(chan) 陶瓷激光3D打印機100台,可做50萬(wan) 件3D打印產(chan) 品的樣品。
“像小麥智能、智瓷科技這樣,入駐科創園後‘反哺’鹹寧、設立生產(chan) 製造基地的科創企業(ye) 已達32家,引入鹹寧的投資達30多億(yi) 元。”吳強介紹說,“研發在武漢、生產(chan) 在鹹寧”的格局初步形成。
從(cong) “含新量”到“含金量”
科創園漸成鹹寧新質生產(chan) 力新引擎
作為(wei) 一塊獨特的科創飛地,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是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培育未來產(chan) 業(ye) 的重要載體(ti) 。
黑玉星岩國際科學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類器官科學為(wei) 核心技術的研發型生物醫學企業(ye) 。此前,該公司與(yu) 華中科技大學設立聯合研發中心,去年8月入駐鹹寧(武漢)離岸科創園。
1988年出生的海歸張銘浩是黑玉科學公司副總裁。他介紹,類器官技術不僅(jin) 在藥物研發、精準醫學和再生醫學領域具有重要作用,還能通過體(ti) 外模型模擬器官三維結構和功能,為(wei) 新藥篩選和疾病研究提供強有力工具。
據介紹,黑玉星岩自主研發了類器官全自動化製造係統,該係統集成了高通量微流控芯片技術、自動化液體(ti) 處理技術和多維度實時監控技術。
“我們(men) 的設備不僅(jin) 能夠自動化完成類器官的培養(yang) 和維護,還能在不同微環境條件下進行精細調控,實現類器官建模的高通量和高精度。這些設備通過集成複雜的機械臂和精密的液體(ti) 處理係統,可以在短時間內(nei) 處理數百個(ge) 實驗樣本,極大地提高了實驗效率和數據準確性。”張銘浩說,企業(ye) 類器官培養(yang) 藥敏一體(ti) 機目前已經定產(chan) ,並正在申報二類和三類醫療器械證。眼下,正值國家大規模國產(chan) 設備以舊換新政策發布,設備訂單量急劇攀升,急需設備生產(chan) 場地對接,短期內(nei) 實現量產(chan) 。
不隻有類器官科學,還有醫療雲(yun) 、芯片研發、空間信息技術、非公路礦用車及其零部件的研發……一年來,隨著一個(ge) 個(ge) 高“含新量”企業(ye) 的入駐,科創園的“含金量”也在不斷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去年鹹寧6個(ge) 縣市區、1個(ge) 高新區在武漢設立離岸科創園以來,已實現產(chan) 值約4.2億(yi) 元,創稅1100多萬(wan) 元。今年,預估產(chan) 值將高達8.7億(yi) 元,預估創稅5000多萬(wan) 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