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中,內(nei) 蒙古大學物理科學與(yu) 技術學院傳(chuan) 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其“逐光飛秒”研究生團隊經過四年不懈努力,成功研發出國產(chan) 9字腔飛秒激光器,標誌著我國在這一高精尖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圖一:團隊成員做實驗
近年來,飛秒激光技術以其超短脈衝(chong) 、超高精度的特性,在材料加工、生物醫學、光通信等多個(ge) 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長期以來,核心部件——飛秒激光種子源的製備技術被少數國家壟斷,嚴(yan) 重製約了我國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發展。麵對這一困境,“逐光飛秒”團隊自2020年起,立誌於(yu) 打破技術封鎖,探索自主創新的道路。
圖二:種子源成品示意圖
經過無數次試驗與(yu) 優(you) 化,團隊終於(yu) 攻克了種子源器件國產(chan) 化的技術難關(guan) ,實現了從(cong) 設計到生產(chan) 的完全自主可控。設計出的9字腔種子源全部器件都在國內(nei) 購買(mai) ,打破了傳(chuan) 統SESAM種子源需要在國外購買(mai) 器件的困境。這一成果不僅(jin) 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更為(wei) 我國飛秒激光產(chan) 業(ye) 鏈的完善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3:種子源穩定的光譜
圖4:種子源穩定的脈衝(chong) 寬度
“我們(men) 堅信,科技的未來在於(yu) 自主創新。‘逐光飛秒’團隊的成功,是對‘卡脖子’技術說‘不’的有力回應。”團隊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深耕飛秒激光技術,推動其在更多領域的應用,為(wei) 國家科技進步貢獻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