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24智能汽車鏈暨數字科技鏈企業(ye) 合作洽談會(hui) 將在北京召開。極目新聞記者從(cong) 武漢市投資促進局獲悉,武漢重要支柱產(chan) 業(ye) 之一的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是本次洽談會(hui) 聚焦的重要產(chan) 業(ye) 之一。
武漢的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實力有多強?據介紹,我國光電子產(chan) 業(ye) 規模和產(chan) 量已領先於(yu) 歐洲、北美、日韓等地區,產(chan) 業(ye) 規模位列全球第一。其中,武漢支撐起全國光電子產(chan) 業(ye) 半壁江山,成為(wei) 全球光電子產(chan) 業(ye) 發展中一座繞不開的城市。
1976年,武漢郵科院一個(ge) 簡陋實驗室裏,一根長度為(wei) 17米的“玻璃細絲(si) ”從(cong) 科研人員手中緩緩流過,這是中國第一根石英光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半個(ge) 世紀前的“第一束光”竟牽引出如今數千億(yi) 級的產(chan) 業(ye) 規模。今年前三季度,武漢全市光電子信息製造業(ye) 產(chan) 值超3000億(yi) 元,為(wei) 武漢工業(ye) 經濟增長加裝上強勁引擎。
今天的武漢,聚集超1.6萬(wan) 家光電子信息企業(ye) ,形成了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和上下遊配套體(ti) 係,形成了光通信、光電顯示、激光、集成電路、光電器件、光電傳(chuan) 感等“光芯屏端網”全產(chan) 業(ye) 鏈。中國信科、華工科技、長飛等本土“鏈主”企業(ye) ,海微科技、光迅科技等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匯集於(yu) 此。以海微科技為(wei) 例,已成為(wei) 國內(nei) 排名前五的智能座艙顯示產(chan) 品供應商。據企業(ye) 數據顯示,海微車載OLED零件出貨量全球占比超四成,展現出強大的全球市場競爭(zheng) 力。
“一束光”,可以變幻出萬(wan) 千創新因子。隨著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加速發展,一項項光電子信息技術正快速應用於(yu) 汽車領域,在光穀成長出的“光芯屏端網”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正在加速“上車上路”,光穀也由此成為(wei) 新能源與(yu) 智汽產(chan) 業(ye) 的“新銳選手”。
去年8月,武漢經開區出台《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戰略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年)》,其中提出構建“雙穀”聯動新生態,深化“車穀”與(yu) “光穀”雙向聯動,重點推動5G通信、人工智能、高精地圖、車規級芯片、北鬥導航等領域優(you) 勢企業(ye) 與(yu) 整車企業(ye) 構建技術聯合開發、產(chan) 品協作配套的良性創新生態。“光車聯動”正從(cong) 2個(ge) 產(chan) 業(ye) 的雙向奔赴,拓展為(wei) 光穀和車穀2個(ge) 科技創新高地的攜手前行,這為(wei) 武漢加速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帶來了更多想象力。
武漢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持與(yu) 深厚的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根基。依托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百萬(wan) 在校大學生等強大智力資源,構建“孵化器—初創企業(ye) —瞪羚企業(ye) —獨角獸(shou) 企業(ye) —誕生新產(chan) 業(ye) ”的科技型企業(ye) 梯度培育鏈條,搭建企業(ye) 上市“綠色通道”……武漢市經信局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處主要負責人介紹,多年來,武漢在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領域“精耕細作”,厚植產(chan) 業(ye) 土壤,推動武漢光電子信息集群入選國家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全國唯一的國家級光電子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營中心落戶武漢。
數字經濟浪潮下,AI、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新質生產(chan) 力蓬勃興(xing) 起,為(wei) 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注入了強勁活力。長江計算、光迅科技等武漢企業(ye) 積極搶抓機遇,在人工智能領域表現尤為(wei) 突出。以光迅科技為(wei) 例,其800G高速光模塊在麵向AI等應用的智算中心建設中發揮關(guan) 鍵作用,今年逐步上量且供不應求,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幅達49.99%。
光穀的未來還能有多大的想象空間?回望武漢市政府2022年定下的目標,到2025年,光穀經濟總量突破5000億(yi) 元,培育1—2家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航母”企業(ye) 、10家百億(yi) 級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數量達到10000家、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學家,湧現若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原創成果,成為(wei) 全球重要科技創新策源地。到2035年,全區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率先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初步建成“世界光穀”。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中國光學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顧波、中國電子元件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古群等專(zhuan) 家認為(wei) ,當前我國光電子產(chan) 業(ye) 規模位居世界前列,但必須看到高端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自主化水平、光電子產(chan) 品附加值和從(cong) 業(ye) 人員人均貢獻值等方麵有待進一步提高。“推動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更好發展,必須更加開放和包容,要引導和鼓勵跨界融合,形成開放共享的集成創新模式。”
麵對機遇與(yu) 挑戰,即將召開的2024智能汽車鏈暨數字科技鏈企業(ye) 合作洽談會(hui) ,將為(wei) 光電子信息與(yu) 智能汽車、數字科技等產(chan) 業(ye) 合作與(yu) 項目洽談搭建廣闊平台。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此次洽談會(hui) 將促進企業(ye) 間深度交流與(yu) 資源整合,進一步推動產(chan) 業(ye) 間緊密融合與(yu) 協同創新,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融合變革的生動實踐指引方向。
(來源:極目新聞)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