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dong) 省人民政府發布《廣東(dong) 省加快推動光芯片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30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力爭(zheng) 到2030年取得10項以上光芯片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打造10個(ge) 以上“拳頭”產(chan) 品,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一流領軍(jun) 企業(ye) ,建設10個(ge) 左右國家和省級創新平台,培育形成新的千億(yi) 元級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成為(wei)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光芯片產(chan) 業(ye) 創新高地。
市場前景廣闊
光芯片是實現光電信號轉換的基礎元器件,相較於(yu) 集成電路展現出更低的傳(chuan) 輸損耗、更寬的傳(chuan) 輸帶寬、更小的時間延遲以及更強的抗電磁幹擾能力,有望帶動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變革式發展,有力支撐新一代網絡通信、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光芯片的應用場景呈現出多元化趨勢,市場潛力巨大。北京市社會(hui) 科學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鵬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光芯片在通信、醫療、自動駕駛等領域中展現出強大的市場需求。隨著5G、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高速、高帶寬通信的需求激增,光芯片作為(wei) 光通信的核心部件,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球光電子產(chan) 業(ye) 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2000億(yi) 美元,而其中光芯片的需求量將占據相當大的比例。
中商產(chan) 業(ye) 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全球及中國光芯片行業(ye) 發展趨勢與(yu) 投資格局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光芯片市場規模約為(wei) 137.62億(yi) 元,較上年增長10.24%。同時預測,2024年中國光芯片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51.56億(yi) 元。
“基於(yu) 光芯片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廣闊的市場前景,廣東(dong) 省將光芯片作為(wei) 產(chan) 業(ye) 鏈抓手。”在中關(guan) 村物聯網產(chan) 業(ye) 聯盟副秘書(shu) 長袁帥看來,光芯片產(chan) 業(ye) 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涉及半導體(ti) 、光學、材料等多個(ge) 領域的前沿技術,發展光芯片產(chan) 業(ye) 有助於(yu) 提升廣東(dong) 省在高新技術領域的競爭(zheng) 力,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
廣東(dong) 省能為(wei) 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哪些條件?袁帥認為(wei) ,廣東(dong) 省擁有良好的半導體(ti) 及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基礎優(you) 勢,為(wei) 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廣東(dong) 省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和支持,進一步加快培育光通信芯片、光傳(chuan) 感芯片等產(chan) 業(ye) 集群,提高產(chan) 業(ye) 鏈的完整性和供應鏈的穩定性。此外,廣東(dong) 省還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科技創新能力,以及豐(feng) 富的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資源與(yu) 經驗,為(wei) 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不過,廣東(dong) 省光芯片產(chan) 業(ye) 鏈在發展進程中麵臨(lin) 諸多挑戰。“目前,廣東(dong) 省在高端光芯片領域國產(chan) 化率較低。2.5G及以下速率光芯片國產(chan) 化率約90%;10G光芯片國產(chan) 化率約60%,但部分性能要求較高、難度較大10G光芯片仍需進口;25G光芯片國產(chan) 化率約20%,而25G以上光芯片的國產(chan) 化率僅(jin) 5%。”王鵬說。
王鵬進一步表示,在市場競爭(zheng) 態勢下,國內(nei) 外光芯片企業(ye) 競爭(zheng) 激烈,國內(nei) 光芯片產(chan) 業(ye) 鏈也尚不完善,部分關(guan) 鍵環節仍依賴進口。盡管廣東(dong) 省內(nei) 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但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人才仍然相對短缺。
袁帥也向記者表達了他的看法:“當前,我國光芯片現有基礎與(yu) 國外差距不大,且不受集成電路先進製程‘卡脖子’等因素的影響,具備實現趕超和突破引領行業(ye) 的可行性。隨著國產(chan) 替代的加速推進,中國光芯片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並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加大“強芯”工程支持力度
為(wei) 了突破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行動方案》提出,加大“強芯”工程對光芯片的支持力度。關(guan) 於(yu) 發揮領軍(jun) 企業(ye) 的帶動作用,《行動方案》提到,支持引進和培育一批領軍(jun) 企業(ye) ,支持光芯片龍頭企業(ye) 加大在粵的研發和產(chan) 線布局,加快形成光芯片產(chan) 業(ye) 集群。
記者了解到,廣東(dong) 省“芯”格局早有謀劃。在廣東(dong) 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印發的《2022年廣東(dong) 省數字經濟工作要點》中已經把“全麵實施‘廣東(dong) 強芯’工程”作為(wei) 了工作要點,圍繞“廣東(dong) 強芯”工程戰略部署,布局實施廣東(dong) 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芯片設計與(yu) 製造”戰略專(zhuan) 項。
2022年,廣州市南沙區的“芯片一條街”便已初具雛形,為(wei) 南沙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打造了“南沙芯”。同年,南沙科創中心芯新產(chan) 業(ye) 園項目的正式落地,讓南沙半導體(ti) 芯片產(chan) 業(ye) 生態變得更具活力。南沙區還在萬(wan) 頃沙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園中打造了半導體(ti) 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園。該園區建設麵積約1.97平方公裏,順沿著園區內(nei) 的萬(wan) 泰路,瞄準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先後引進了芯粵能、芯聚能、聯晶智能、南砂晶圓、先導等一批行業(ye) 龍頭企業(ye) 。
廣東(dong) 在打造光芯片產(chan) 業(ye) 鏈上還有諸多關(guan) 鍵發力點。比如在建設創新平台體(ti) 係方麵,《行動方案》明確,依托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等各類創新主體(ti) ,布局建設一批光芯片領域共性技術研發平台,主要聚焦基礎理論研究和新興(xing) 技術、顛覆性技術攻關(guan) ,加快形成前沿性、交叉性、顛覆性技術原創成果,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
廣州市在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等方麵獨具特色,已然形成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行動方案》也多次提及廣州。其中提出,聚焦特色優(you) 勢領域打造產(chan) 業(ye) 集群,支持廣州、深圳、珠海、東(dong) 莞等地發揮半導體(ti) 及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基礎優(you) 勢,打造涵蓋設計、製造、封測等環節的光芯片全產(chan) 業(ye) 鏈,積極培育光計算芯片等未來產(chan) 業(ye) ;支持廣州、深圳、珠海、東(dong) 莞等地依托半導體(ti) 及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集聚區,規劃建設各具特色的光芯片專(zhuan)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
共同推動產(chan) 業(ye) 發展
“廣東(dong) 省的光芯片產(chan) 業(ye) 鏈正處於(yu) 快速發展階段,政府的政策支持、產(chan) 業(ye) 集聚發展、市場需求增長以及技術創新是推動該省光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主要因素。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構建來看,廣東(dong) 省的光芯片產(chan) 業(ye) 鏈正在逐步形成,涵蓋了從(cong) 材料研發、設備製造到係統集成的多個(ge) 環節,並且產(chan) 業(ye) 鏈的協同效應開始顯現。”薩摩耶雲(yun) 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說。
鄭磊認為(wei) ,廣東(dong) 省要著眼於(yu) 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提升,致力於(yu) 培育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一流領軍(jun) 企業(ye) ,推動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全球化發展。並且積極建設國家和省級創新平台,以支持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研發。同時,鼓勵企業(ye) 、高校、科研院所等圍繞光芯片領域開展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從(cong) 而有力促進產(chan) 業(ye) 的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
從(cong) 經濟效益來看,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蓬勃發展將為(wei) 廣東(dong) 省營造出更為(wei) 廣闊的空間與(yu) 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資金支持上,《行動方案》提出,統籌用好現有專(zhuan) 項資金支持光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在基礎研究、成果轉化、推廣應用、龍頭企業(ye) 招引、人才引進等方麵給予穩定資金支持。發揮省基金及地市相關(guan) 投資基金的引導作用,鼓勵社會(hui) 資本以股權、債(zhai) 券、保險等形式支持光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
王鵬向記者分析稱,《行動方案》的出台不僅(jin) 能促進光芯片產(chan) 業(ye) 升級,通過發展光芯片產(chan) 業(ye) ,推動廣東(dong) 省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的發展,促進產(chan) 業(ye) 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還能提升廣東(dong) 省在高新技術領域的競爭(zheng) 力,增強其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中的地位。此外,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將帶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創造大量就業(ye) 機會(hui) 。
同時,整個(ge) 大灣區的光芯片產(chan) 業(ye) 在政策的強力賦能下,正迎來發展新契機。王鵬表示,政策明確提出政府將通過資金和政策支持,加大對光芯片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加速光芯片的創新。隨著政策的推進,將大力推動光芯片關(guan) 鍵裝備研發和國產(chan) 化替代,提升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國產(chan) 化率。
“除了廣東(dong) 省外,湖北武漢、江蘇蘇州、上海等在光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表現出色,這些地區和城市在光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方麵各有特色,共同推動了我國光芯片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王鵬表示,武漢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在關(guan) 鍵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光纖光纜、空間光通信窄線寬激光芯片等領域研發水平領跑全國。武漢光穀已形成覆蓋光通信、激光器、光顯示等光電子產(chan) 業(ye) 核心領域的全產(chan) 業(ye) 鏈條,是全國基礎最好、競爭(zheng) 力最強的光電子產(chan) 業(ye) 集群。蘇州在高新區設立太湖光子中心,做大做強光芯片、光器件等細分領域,推動光子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蘇州光子產(chan) 業(ye) 被列入重點產(chan) 業(ye) 鏈之一,現已落戶眾(zhong) 多重點項目和高質量科技項目,形成了芯片材料—器件模組—集成裝備的整鏈條、多梯次發展方陣。上海市將光量子芯片列入其五大未來產(chan) 業(ye) 中的“未來智能”矩陣,並在浦東(dong) 新區等地區布局光子芯片與(yu) 器件產(chan) 業(ye) ,推進矽光子芯片產(chan) 業(ye) 規模化發展。
中國城市報記者 朱俐娜《中國城市報》(2024年12月02日 第 09 版)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