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3月19日訊(記者 黃修眉)綠色的激光光束在快速“飛舞”,短短幾分鍾後,一根火柴表麵就出現了一排清晰字跡,火柴卻沒有被點燃。 “超短脈衝(chong) 與(yu) 材料相互作用時間極短,在加工過程中,熱量還沒來得及累積,作用就結束了,所以飛秒激光精密製造擁有無可比擬的優(you) 勢。”在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微精”)展廳,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珊如此介紹道。 2015年3月9日,中科微精依托“西光模式”成立,致力於(yu) 超快激光高端精密製造裝備的研發、生產(chan) 與(yu) 服務。正是憑借如此精密的加工過程,國產(chan) 大飛機發動機、我國首顆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誇父一號”衛星等都有著中科微精的身影。 《科創板日報》記者近日走進中科微精,探訪一係列“大國重器”背後的高超科創技術。 光束冷加工解決(jue) “卡脖子”技術 “熱效應低、加工精細、材料適應性廣……相較於(yu) 傳(chuan) 統的加工方式,飛秒激光這些特性為(wei) 消費電子、精準醫療以及前沿科研領域提供了全新的應用場景。”李珊介紹道,總體(ti) 來說,超快激光製造技術利用“高能量+窄脈寬(FS)+高可靠”的超快激光器為(wei) 光源,通過對光束的精確控製和處理,實現對材料“控形+控性”的精密製造。 中科微精成立伊始,便立足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對高端裝備的迫切需求,在國家、中國科學院、陝西省等各界資源的支持下,相繼攻克了製約飛秒激光工程化應用的多項核心技術,並率先在國內(nei) 研製出係列化飛秒激光極端製造高端裝備,填補國內(nei) 空白。 在采訪中我們(men) 得知,飛秒激光的本質是“光束的冷加工”。通常情況下,長脈衝(chong) 激光加工精密部件,會(hui) 產(chan) 生熱效應,加工後的表麵質量粗糙且精密程度相對較低。 而飛秒激光采用千萬(wan) 億(yi) 分之一秒的脈衝(chong) 激光束,與(yu) 近視手術飛秒激光本質同源但能量密度不同,其加工過程具有低熱損傷(shang) 、高精度、柔性可控、廣泛材料適用性的技術特征。 李珊表示,中科微精一直深耕於(yu) 飛秒激光加工技術及應用,攻克了超短激光產(chan) 生技術、激光精細加工技術、液晶空間光調製技術等核心技術,自主研製出30W工業(ye) 化飛秒激光器、高速高精度掃描模塊、空間光調製器等核心部件,並在國內(nei) 率先推出三軸至七軸飛秒激光高端製造裝備。 “這不僅(jin) 實現了我國飛秒激光精密製造裝備從(cong) 0到1的突破,也為(wei) 航空航天、電子、汽車等領域高精度低損傷(shang) 加工提供了‘支點型’製造手段。”李珊表示,“尤其解決(jue) 了空天發動機熱端部件複雜微結構超精細低損傷(shang) 製造的行業(ye) 難題,助推國產(chan) 大飛機早日換上‘中國芯’”。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中科微精是國家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基金在陝西省直投的首家企業(ye) 。工商信息顯示,國家製造業(ye) 轉型升級基金曾於(yu) 2022年7月領投中科微精,該輪融資金額近2億(yi) 元。 在中科微精的融資曆程中,看中中科微精在支持我國製造業(ye) 升級轉型中的重要角色與(yu) 技術優(you) 勢,西科控股、中科創星、西高投、哇牛資本、陝西鴻創、日出安盛資本、中信聚信、航發資管、西安財金、大數長青等知名投資機構亦參與(yu) 其中。 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難點在於(yu) 協同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全球範圍內(nei) ,工業(ye) 激光裝備正在廣泛地滲透和替代傳(chuan) 統加工設備,成為(wei) 新一代“工業(ye) 母機”。 目前fun88官网平台裝備市場已超千億(yi) 規模,伴隨核心部件性能提升、成本降低、智能化程度提升等趨勢,切割、焊接、熔覆、增材、清洗、微加工等大量應用場景都在加速滲透,市場規模有望迎來進一步的大幅度增長。 但激光設備的國產(chan) 化和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仍然是整個(ge) 行業(ye) 都極為(wei) 關(guan) 注的命題。 對於(yu) 激光設備行業(ye) 國產(chan) 化和自主可控這一重大命題,李珊也頗有感觸,她說道,中科微精在實現零部件國產(chan) 化與(yu) 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之前,曾遭遇過不少難題。 “我們(men) 曾經去采購設備零部件和數控加工機床,結果用戶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海外品牌,仍然認為(wei) 隻有海外品牌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這說明我們(men) 國產(chan) 品牌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李珊如此表示。 李珊稱,“在剛開始研製飛秒激光設備時,市麵上能適配的激光器我們(men) 都嚐試過,最終仍然有幾個(ge) 參數指標難以完全符合標準,最後不得已自己組建團隊自己研發。” 2017年8⽉,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和⾏業(ye) 專(zhuan) 家,共同成立數字光場調控領域子公司西安中科微星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9月,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核心團隊及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共同組建西安中科聚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工業(ye) 級高功率、大能量超快激光器及核心器件的研發、生產(chan) 及銷售。 2022年,中科微精收購中科微星及中科聚能,自此,中科微精實現了光生產(chan) 、光調控、光應用三大產(chan) 業(ye) 鏈環節的“自主可控”,亦實現核心部件的國產(chan) 化。 除航空航天領域應用外,中科微精近年來也不斷向汽車、醫療、消費類電子等民用領域拓展。其廣東(dong) 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開拓民用電子封裝業(ye) 務。據李珊介紹,廣東(dong) 子公司也於(yu) 2024年創下成立以來的最好營收成績。①國產(chan) 大飛機C919發動機、我國首顆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誇父一號”衛星等“大國重器”背後,都有中科微精的身影;
②全球範圍內(nei) ,工業(ye) 激光裝備正在廣泛地滲透和替代傳(chuan) 統加工設備,成為(wei) 新一代“工業(ye) 母機”。而激光設備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尤為(wei) 重要。
(圖:中科微精總經理助理李珊)
(圖:中科微精車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