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項目在望城區大澤湖海歸小鎮研發中心正式啟動運營,國產(chan) 首台套光腔鎖頻儀(yi) 同時發布,助推量子科技從(cong) “實驗室”走向“應用場”。 目前,量子科技研發集中在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領域,這些領域的應用都需要操控激光,而光腔鎖頻儀(yi) 就像一把高精度的尺子,能夠精確測量激光波長,穩定光源輸出頻率,因此它是量子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基礎工具。
“以前要想實現激光波長、頻率的測量和鎖定,需要具有電學、光學、機械學等專(zhuan) 業(ye) 知識的人進行團隊合作,這台機器擁有高精度溫控係統、高集成光電係統和免維護的智控係統,即使是非專(zhuan) 業(ye) 人士也能‘一鍵操作’完成,能夠滿足科研、醫療、通信等領域對高精度激光的需求。”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yu) 技術創新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亮介紹,其填補了國內(nei) 高端激光器市場空白,價(jia) 格僅(jin) 為(wei) 同類進口產(chan) 品的20%。
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項目於(yu) 去年6月簽約落戶望城。該項目團隊依托中國科學院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聚焦量子技術產(chan) 業(ye) 化的先鋒領域——量子精密測量,圍繞教育、科研、醫療等領域搭建應用場景,加速相關(guan) 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預計2030年前可實現5個(ge) 孵化項目(含光腔鎖頻儀(yi) )的產(chan) 業(ye) 化,年產(chan) 值達10億(yi) 元以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