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朗照,清風送爽。10月15日,由省委宣傳(chuan) 部主辦的“萬(wan) 千氣象看四川”四季度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中國(綿陽)科技城,16家央省主流媒體(ti) 在這片創新創業(ye) 的熱土上,實地感受項目建設的“加速度”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新氣象”,探尋綿陽抓項目、促投資的成效亮點與(yu) 創新密碼。
嶄新廠房拔地而起,配套設施日漸完善……采訪團首站一踏入綿陽航空與(yu) 燃機配套產(chan) 業(ye) 園基礎設施建設(一期)項目現場,一股大幹快上的熱浪便撲麵而來。
這一總投資49億(yi) 元的四川省重點工程項目,涵蓋無人機研發中心、低空飛行保障及應急救援裝備研製中心等,正致力於(yu)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高新技術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集聚園區。目前產(chan) 業(ye) 園A區建設進度已達90%,預計今年11月完工並進行聯動調試。
重大項目建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綿陽是全省航空航天產(chan) 業(ye) 主要承載地之一。“航空與(yu) 燃機配套產(chan) 業(ye) 園的建設,是綿陽抓項目促投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xie) 照。”金融投資報記者黃淩屹在參觀後表示,期待這一園區早日投入使用,為(wei) 綿陽航空產(chan) 業(ye) 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一束光”的力量有多強?離開機器轟鳴的工地,采訪團步入靜謐而充滿科技感的綿陽科技城光子技術研究院,見證綿陽如何把激光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一環,使其成為(wei) 照亮經濟發展的一束“光”。
作為(wei) 四川省新型研發機構,綿陽科技城光子技術研究院聚焦綿陽激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需求,建設集成果轉移轉化、科技產(chan) 業(ye) 谘詢和儀(yi) 器設備共享為(wei) 一體(ti) 的創新平台,致力打通先進激光技術應用的全技術鏈條,推動先進激光技術轉化為(wei) 項目,為(wei) 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形成強力支撐。
“目前,已入駐四川華瑞微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綿陽睿控創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ye) 。”綿陽科技城光子技術研究院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還將大力集聚國內(nei) 激光行業(ye) 頭部資源,培育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高新技術企業(ye) 集群,助推中國光子科創城建設。
這種成果快速轉化的路徑,給四川日報記者蘭(lan) 珍留下了深刻印象,“‘政產(chan) 學研資’深度融合的模式,正是新質生產(chan) 力勃發的生動樣本,不僅(jin) 展現了綿陽布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前瞻眼光,更為(wei) 觀察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窗口。”
行程的最後一站,采訪團抵達了位於(yu) 科技城新區的巨星(綿陽)稀土永磁新材料產(chan) 業(ye) 園,其以280億(yi) 元的總投資、3000畝(mu) 的占地,以及從(cong) 簽約到全麵動工僅(jin) 用數月的“綿陽速度”,彰顯著這片投資熱土的效率與(yu) 魅力。
“目前發展情況如何?”“產(chan) 業(ye) 園的發展對稀土永磁行業(ye) 有什麽(me) 影響?”在一問一答中,產(chan) 業(ye) 園發展樣貌逐漸被清晰地勾勒出來:此項目一期於(yu) 2023年投產(chan) ,已帶動20多家配套企業(ye) 落戶,進一步推動磁性材料產(chan) 業(ye) 建圈強鏈,二期工程預計於(yu) 2026年5月建成,屆時將進一步鞏固綿陽在稀土永磁新材料的全國領先地位,有力支撐川渝世界級稀土新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
從(cong) “硬核”基建到“隱形”創新,再到“宏大”布局,采訪團一路走訪、一路探尋:為(wei) 何眾(zhong) 多優(you) 質項目如此青睞綿陽?
采訪中,許多人不約而同提到了這個(ge) 答案:明晰的產(chan) 業(ye) 布局、有力的機製舉(ju) 措以及良好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綿陽加快構建重點產(chan) 業(ye) 建圈強鏈“587”產(chan) 業(ye) 體(ti) 係布局,建立健全“鏈長+鏈主+鏈屬”機製,企業(ye) 集聚度、業(ye) 務協作度、資源共享度顯著提升。
綿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負責人介紹,綿陽市堅持“項目為(wei) 要、項目為(wei) 王”,紮實推進“發揮中國科技城優(you) 勢加快建成省域經濟副中心”八大行動,因時因勢積極主動抓好項目投資工作,研究製定《綿陽市2025年抓項目促投資攻堅行動方案》,緊盯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滾動充實項目庫,建立市領導提級管理重大項目機製,及時疏通項目建設堵點卡點,推動形成項目接續落地的良好局麵。今年1—8月,全市固定資產(chan) 投資同比增長2.2%,總量居全省第二位。
如今,這些紮實的投入與(yu) 創新的實踐,共同勾勒出綿陽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以有效投資激發內(nei) 生動力的生動圖景,也為(wei) “萬(wan) 千氣象看四川”寫(xie) 下了屬於(yu) 綿陽的精彩篇章。(記者 彭紫薇 劉鳳君 劉曾太 胥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