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MT研究所(Mourou-Tajima研究所)啟動儀(yi) 式與(yu) 聯合實驗室簽約暨國際先進激光聯盟交流活動在北京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chan) 力創造中心舉(ju) 行。該研究所由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飛秒激光發明人傑哈·穆魯教授與(yu) 知名物理學家田島俊樹教授共同發起。此前,國際先進激光聯盟已於(yu) 10月16日在HICOOL 2025 全球創業(ye) 者峰會(hui) 主會(hui) 場正式宣布成立。
本次活動匯聚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全球激光領域頂尖專(zhuan) 家、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產(chan) 業(ye) 基金及政府代表,通過核心科研載體(ti) 落地、全球資源鏈接、前沿研發協同、產(chan) 業(ye) 落地轉化,實現“產(chan) 學研用金”深度協同。此次活動的成功舉(ju) 辦,彰顯了懷柔科學城基礎研究助力產(chan) 業(ye) 發展的能力不斷增強,標誌著懷柔科學城在激光科技前沿平台建設與(yu) 國際協同創新方麵邁出重要一步。
科研築基:MT 研究所成立,打造激光領域創新引擎
作為(wei) 全球激光加速與(yu) 高端激光技術領域的重要科研載體(ti) ,MT研究所將依托北京大學科研優(you) 勢,圍繞高功率激光芯片、光纖激光器等上遊器件研發,激光加速器技術迭代與(yu) 小型化應用突破,以及激光質子刀等醫療裝備、工業(ye) 級激光加工係統核心技術攻關(guan) 等關(guan) 鍵方向開展係統性研究,構建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驗證、產(chan) 業(ye) 落地的完整閉環。
“MT研究所的研發方向完全貼合全球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激光產(chan) 業(ye) 鏈上遊關(guan) 鍵器件領域的代表性企業(ye) ——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星表示,飛秒激光技術,已經在多個(ge) 領域發揮出重大價(jia) 值:工業(ye) 領域能實現精密加工、微納製造;醫學領域可支撐癌症治療、飛秒激光近視手術等應用;科研領域更是成為(wei) 研究拍瓦、阿秒、仄秒級大科學裝置的重要科學工具,為(wei) 物理、化學、生物等前沿基礎研究提供關(guan) 鍵工具,對人類生活、健康與(yu) 科學發展意義(yi) 深遠。
聯盟啟航:構建全球創新網絡,打通產(chan) 業(ye) 鏈全鏈條
在國際合作層麵,MT研究所聯合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廣東(dong) 省新興(xing) 激光等離子體(ti) 技術研究院,共同發起成立國際先進激光聯盟。作為(wei) MT研究所科研成果轉化與(yu) 全球資源整合的核心載體(ti) ,聯盟旨在成為(wei) 全球激光產(chan) 業(ye) 的創新策源地、技術標準製定者和全產(chan) 業(ye) 鏈資源整合者。
“聯盟就像激光領域的‘朋友圈’,為(wei) 成員單位搭建了多元協作平台。” 泉州光子實驗室董事長黃浩形象地描述道。據其介紹,隸屬於(yu) 泉州市屬國企泉州發展集團的泉州光子實驗室,加入聯盟後,將重點從(cong) 三個(ge) 方麵發揮本地資源優(you) 勢:首先是依托泉州1.3億(yi) GDP的經濟體(ti) 量、發達的民營經濟生態以及七匹狼、特步、勁霸等民企的資本力量,為(wei) 聯盟產(chan) 業(ye) 落地提供產(chan) 業(ye) 園、投資基金、孵化器等配套支撐;其次是借助福廈泉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試點政策,推動科技、土地、資金等要素高效流動。最後,實驗室還計劃與(yu) 聯盟聯合策劃全球激光技術交流活動,吸引更多項目與(yu) 人才落地泉州,實現先進技術與(yu) 民營資本的深度融合。
未來,聯盟將構建以北京為(wei) 研發創新總部、區域工程中心和量產(chan) 基地協同發展,全球支點聯動的多極架構。聯盟還將通過技術數據庫共享與(yu) 數字化供需對接平台建設,打通上遊核心器件、中遊設備製造、下遊場景應用的全鏈條,並與(yu) 歐洲Laserlab-Europe、美國LIA等國際機構合作,推動科研數據互認與(yu) 技術標準共建。
聯合實驗室落地:十一大龍頭企業(ye) 簽約,加速技術產(chan) 業(ye) 化應用
活動當天,“激匯懷柔・光聚未來”聯合實驗室簽約儀(yi) 式同步舉(ju) 行。大族激光、福晶科技、北醫三院、廣州產(chan) 投等11家企業(ye) 與(yu) 機構,與(yu) 聯盟牽頭單位簽署共建協議,圍繞高功率激光器件、激光醫療設備、工業(ye) 激光應用等核心方向開展合作。
“聯合實驗室不僅(jin) 將助力從(cong) 0到1的技術突破,更是從(cong) 10到100規模量產(chan) 的轉換器。”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負責人介紹,首批落地的實驗室將聚焦前沿技術定製研發、成果轉化加速工程兩(liang) 大核心任務,針對高功率激光芯片、激光質子放療、工業(ye) 激光應用等特定場景,開展定向技術攻關(guan) 與(yu) 產(chan) 品定製化開發,並依托區域工程中心與(yu) 量產(chan) 基地,完成工藝優(you) 化迭代,實現從(cong) 研發到量產(chan) 的全鏈條適配。
例如,北醫三院與(yu) MT研究所共建的“飛秒激光與(yu) FLASH放療實驗室”,將聚焦腫瘤精準治療設備激光質子刀的研發,有望在未來3年開展臨(lin) 床腫瘤治療,惠及廣大患者。一旦北京大學研發的激光質子加速器投入臨(lin) 床癌症治療,它將為(wei) 數百萬(wan) 癌症患者提供幫助。穆魯教授表示:“鑒於(yu) 這項技術既具備重大的科學貢獻,又擁有深遠的社會(hui) 價(jia) 值,其無疑是一項達到諾貝爾獎級別重要性的工作;同時,這也成為(wei) 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融合的典型案例。”
企業(ye) 發力:核心器件、醫療裝備雙線突破
在技術成果轉化的產(chan) 業(ye) 鏈條中,核心器件的支撐作用至關(guan) 重要。福晶科技總經理助理張星在采訪中對記者介紹,福晶科技的核心產(chan) 品涵蓋非線性光學晶體(ti) (LBO、BBO、KDP 等)與(yu) 激光晶體(ti) 釩酸釔等,作為(wei) 激光器核心關(guan) 鍵材料,其中LBO和BBO晶體(ti) 全球市占率達到70%~80%。“我們(men) 的技術優(you) 勢集中在三方麵:一是依托控股股東(dong) 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的研發積澱背景,並擁有完全自我知識產(chan) 權;二是具備從(cong) 晶體(ti) 生長、加工到鍍膜全鏈條生產(chan) 能力,可以保障晶體(ti) 品質的高精度、可靠性與(yu) 一致性,技術壁壘極高;三是與(yu) 通快、相幹、大族等全球主要激光企業(ye) 建立了長期深度合作關(guan) 係。”在麵對“如何發揮晶體(ti) 材料技術優(you) 勢,支持聯合實驗室的研發工作”問題時,張星表示,未來與(yu) MT研究所的合作中,福晶科技不僅(jin) 可以提供高質量的非線性光學晶體(ti) 和激光晶體(ti) ,還可以提供多種高指標、高損傷(shang) 閾值的光學元件及激光器件,以適配超高功率超快激光對核心元器件的嚴(yan) 苛需求。
激光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潛力也在本次合作中進一步釋放,密爾醫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留柱向記者介紹,公司以醫用特種激光器、激光醫療器械、醫療器械CDMO服務為(wei) 核心業(ye) 務,其中摻銩光纖激光治療儀(yi) 作為(wei)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果,拿下了世界首台口腔用銩光纖激光治療設備的注冊(ce) 證。他強調,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銩光纖激光器已經實現進口替代,相較美國同類產(chan) 品,成本與(yu) 供應周期均下降 60%,在特定光源激光器領域市占率超過30%。
記者了解到,通過與(yu) MT研究所共建實驗室,密爾醫療計劃拓展高端激光治療儀(yi) 、智能治療設備及醫用特種激光器的研發邊界,攻堅長期依賴進口的核心領域。同時,密爾醫療還希望借助聯盟資源參與(yu) 國家前沿科技攻關(guan) ,加速推動更多高端醫療設備的國產(chan) 迭代,以更微創、更精準、更舒適的治療方案惠及廣大患者。
泉州光子實驗室在聯合實驗室落地與(yu) 成果轉化環節發揮著橋梁作用。如何深化與(yu) MT研究所的合作?對於(yu) 這個(ge) 問題,黃浩表示,在技術研發上,聚焦MT研究所擅長的高能粒子加速與(yu) 激光領域,推動激光在醫療、基礎物理等領域的核心技術攻關(guan) 與(yu) 成果轉化,從(cong) 而解決(jue) 泉州光子實驗室在產(chan) 業(ye) 發展中的關(guan) 鍵技術瓶頸,結合自身在硼中子、重質子相關(guan) 領域的投資布局開展聯合攻關(guan) ;在項目孵化上,發揮新型研發機構的優(you) 勢,推動科研成果向泉州半導體(ti) 、醫療器械等本地優(you) 勢產(chan) 業(ye) 轉化;在人才培養(yang) 上,聯合開設大師班、開展“高校/研究院—企業(ye) ”聯合人才培養(yang) ,依托全國博士後創新創業(ye) 大賽、北大人工智能賽事等落地活動,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紮根泉州。
此外,簽約現場透露,聯盟將整合資源成立激光產(chan) 業(ye) 專(zhuan) 項基金,由廣州產(chan) 投、中科創星等機構牽頭,采用“優(you) 先投資 + 投後資源對接”模式,重點支持聯合實驗室研發投入與(yu) 產(chan) 業(ye) 化項目,為(wei) 實驗室項目匹配下遊應用場景與(yu) 供應鏈資源。
生態賦能:HICOOL搭台,鏈接全球創新力量
作為(wei) 本次活動的重要依托平台,HICOOL為(wei) MT研究所成立、聯盟啟動及實驗室簽約提供了國際化展示與(yu) 對接窗口。HICOOL 組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從(cong) MT研究所成立、到國際激光聯盟發起,再到聯合實驗室落地,這一係列進展正是北京匯聚全球人才、頂尖科研載體(ti) 、前沿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資本,打造創新高地的生動體(ti) 現。該負責人介紹,本屆峰會(hui) 吸引來自139個(ge) 國家和地區的超10000個(ge) 項目參賽,而MT研究所與(yu) 聯盟的加入,進一步豐(feng) 富了峰會(hui) “硬科技”生態。未來,HICOOL將持續為(wei) MT研究所及聯盟提供成果轉化與(yu) 國際合作等配套服務。
紮根科學城:依托設施集群,構建激光創新生態高地
活動期間,與(yu) 會(hui) 嘉賓專(zhuan) 程參觀了懷柔科學城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及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等科技設施平台,直觀感受懷柔科學城作為(wei) 全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密度最強區域之一的科研實力。懷柔科學城已布局37個(ge) 科技設施平台,為(wei) MT研究所及聯盟的原始技術創新提供了世界領先的研究環境與(yu) 創新生態。
當前,懷柔科學城已進入以運行為(wei) 主的階段,高端儀(yi) 器裝備和新材料作為(wei) 懷柔科學城重點發展的產(chan) 業(ye) 方向,與(yu) 激光技術的應用拓展高度契合。未來,懷柔科學城將充分發揮基礎研究、技術攻關(guan) 、成果轉化的全鏈條生態優(you) 勢,為(wei) MT研究所及聯盟的長期發展提供持續動能,推動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融合發展,助力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據悉,聯盟計劃在2025年內(nei) 吸納超過1000家全球成員單位,並舉(ju) 辦首屆全球激光技術峰會(hui) ,推動多項聯盟主導的技術標準納入國際標準體(ti) 係。首批聯合實驗室預計於(yu) 2027年完成首輪技術成果驗收,逐步向醫療裝備、半導體(ti) 、新材料等領域輸出產(chan) 業(ye) 化解決(jue) 方案。(王雅舒)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