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1977年在美國芝加哥全球首條商用光纖通信線路敷設完成起,30年來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今天沒有光纖光纜,就沒有固定電話、移動通信、廣播電視、互連網等如此普遍的信息服務,就沒有信息產(chan) 業(ye) 、信息經濟和信息社會(hui) 在全球的的長期發展。我們(men) 的社會(hui) 和經濟、各行各業(ye) 和國防軍(jun) 事離開了光纖光纜及其網絡,將會(hui) 處於(yu) 癱瘓狀態。因此,光纖光纜無疑是信息的神經中樞,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基礎戰略產(chan) 業(ye) ,光纖光纜已經成為(wei) 戰略物質。
1、“光進銅退”戰略具有巨大的社會(hui) 經濟效益
湖北省代省長李鴻忠在“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新聞發布會(hui) 上指出,“武漢城市圈要從(cong) 觀念更新入手,著眼於(yu) 體(ti) 製機製創新,在重點領域和關(guan) 鍵環節大膽試驗,率先突破,走出一條有別於(yu) 傳(chuan) 統模式的工業(ye) 化、城市化發展新路。探索建立統籌區域產(chan) 業(ye) 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實現區域經濟一體(ti) 化;探索建立環境友好的體(ti) 製機製,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探索建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體(ti) 製機製,完善區域創新體(ti) 係 …”。
而“光進銅退”正是資源節約的典型事例。2006年以來,“光進銅退”的字眼不時被提及。據介紹,中國電信等運營商內(nei) 部便存在類似這樣的指導意見,凡是在超過600對電路(指通信電纜)的場合,都應盡量使用光纜。作為(wei) 光通信的主要原材料--光纖,它的基本原料石英砂遍布全世界,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銅纜的主要原材料--銅,由於(yu) 全球儲(chu) 量的下降,近年來其價(jia) 格暴漲。
我們(men) 先來算一筆簡單的帳。以長度為(wei) 1公裏、直徑為(wei) 0.4毫米(通信電纜一般直徑規格為(wei) 0.32毫米、0.4毫米、0.5毫米等,0.4毫米最普遍)的通信電纜為(wei) 例,1對電路使用2.237公斤銅,當銅價(jia) 為(wei) 04年的2萬(wan) 元/噸時,1對電路1公裏的銅成本為(wei) 45元;而當銅價(jia) 為(wei) 05年的3.3萬(wan) 元/噸時,同樣的銅成本為(wei) 74元;但是06年銅價(jia) 已經漲到了最高8萬(wan) 元/噸的水平,同樣的銅成本已經上漲到179元!也就是說,600對電路1公裏的銅成本為(wei) 10.7萬(wan) 元。如果以每對電路64K(普通固話基本帶寬)來計算帶寬,600對則為(wei) 38.4M。即使600對全部使用1M的ADSL,整體(ti) 帶寬也僅(jin) 僅(jin) 600M。
但是,1公裏的光纖價(jia) 格為(wei) 多少?當前的均價(jia) 大約為(wei) 85元。而光纖的帶寬完全不是幾百對的電路可以比擬的。隻要配以適當的設備,單跟光纖的帶寬至少可以達到155M的水平,一般可以達到2.5G~10G,最高可達40G。
相比之下,光纖的優(you) 勢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銅價(jia) 暴漲、光纖價(jia) 格不斷下跌的背景下,光纖對運營商的吸引力相當強。很顯然,隻要是在合適的場合,運營商必定會(hui) 放棄使用通信電纜而改用光纖,“光進銅退”有其必然。
2、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鏈層次分析:
根據產(chan) 業(ye) 分工,光纖光纜的產(chan) 業(ye) 鏈層次簡單分為(wei) 這樣三層:上遊是化工原料及光纖預製棒、中遊為(wei) 光纖、下遊為(wei) 光纜。預製棒是利用化工原料(石英為(wei) 主)利用複雜的工藝製成;中間環節是利用預製棒進行拉絲(si) 製成光纖;產(chan) 業(ye) 鏈的下遊是將光纖、化工材料和金屬線纜加工成不同種類的光纜。“預製棒環節”在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中處於(yu) 最核心的環節,因為(wei) 預製棒的製程基本決(jue) 定了光纖的種類與(yu) 性能,而且工藝技術難度高,存在較高的技術、規模經濟、資本規模的壁壘,在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定價(jia) 方麵具有主導權;“拉絲(si) 環節”處於(yu) 中間層,進入壁壘適中,利潤分成受到上遊預製棒和下遊成纜環節的影響;“成纜環節”處於(yu) 底層,利潤分成受上遊光纖價(jia) 格和下遊直接客戶運營商的影響,成纜廠商價(jia) 格談判能力不對稱,行業(ye) 競爭(zheng) 激烈,利潤水平往往被壓製到最低。這種產(chan) 業(ye) 分工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狀況也決(jue) 定了行業(ye) 內(nei) 部的利益分配機製,行業(ye) 利潤分配結構也存在嚴(yan) 重的不均衡,這也是業(ye) 界公認的三個(ge) 環節7:2:1 的利潤分配格局。
3、光纜、光纖、光棒的需求趨勢和國內(nei) 供給情況
全球光纜需求已經走出2003年的低穀,隨後開始出現連續增長。由於(yu) 北美、歐洲和新興(xing) 市場的強勁需求,2004年、2005年、2006年全球成纜光纖需求分別增長5%、15%、27%。其中增長最為(wei) 迅速的是亞(ya) 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和日本。未來2年國內(nei) 光纖光纜需求帶動因素主要為(wei) :3G建設、NGN網絡建設、FTTH的發展,它們(men) 將會(hui) 帶來較大的光纖光纜需求,預計在即將到來的2008年FTTH將大規模啟動。同時銅價(jia) 的大幅上漲,也使光纜對銅纜的替代需求在增長。
光纜產(chan) 量決(jue) 定光纖需求,為(wei) 滿足每年的光纜產(chan) 量,需要更大的光纖產(chan) 能。2006年全球通信單模光纖市場需求量為(wei) 1.12億(yi) 公裏,從(cong) 2006年到2011年的通信單模光纖市場需求分析來看,其年均複合增長率大約9%。
近年來,世界光纖預製棒技術進一步向前發展,我國企業(ye) 通過技術和設備引進以及技術的創新,在光纖預製棒生產(chan) 領域取得了一定突破,這表現在擁有光纖預製棒生產(chan) 能力的企業(ye) 數量進一步增加,由2000年前的一家發展到目前的七家左右,所采用的技術也多種多樣。應用這些技術我國企業(ye) 已經生產(chan) 出多個(ge) 品種的光纖預製棒產(chan) 品。領先企業(ye) 已經開始在國內(nei) 商業(ye) 銷售光纖預製棒產(chan) 品,應當說,這是我國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所取得的一個(ge) 巨大的進步。但是,在我國能夠生產(chan) 光纖預製棒的企業(ye) ,在生產(chan) 效率、生產(chan) 規模和成本控製等方麵與(yu) 國外企業(ye) 尚存在巨大的差距,這就影響了我國生產(chan) 的光纖預製棒的整體(ti) 市場競爭(zheng) 力。正因為(wei) 如此,使我國大部分光纖生產(chan) 企業(ye) 不得不買(mai) 棒拉絲(si) 。目前,我國每年的光纖預製棒進口量仍然是相當大的,有統計表明,國產(chan) 光纖預製棒使用量隻占國內(nei) 市場需求量的30%到40%,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光纖預製棒仍然是我國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的一個(ge) 薄弱環節這樣一個(ge) 事實。
4、光纖預製棒項目對推動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經過30年的艱苦努力,伴隨著我國通信事業(ye) 的發展,我國通信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我國政府和電信運營商的大力支持下,我國的通信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通過多種方式的自主創新,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不斷發展壯大,成為(wei) 我國通信網絡建設發展的支撐力量,產(chan) 品遍布全國的光纖傳(chuan) 輸網絡,為(wei) 我國通信事業(ye) 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我國光纖光纜企業(ye) 所開發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不僅(jin) 能夠充分滿足我國通信網絡建設發展的需求,而且能夠參與(yu) 國際競爭(zheng) ,成為(wei) 國際市場上的生力軍(jun) 。
在看到我國企業(ye) 開發能力提高的同時,我們(men) 也不能否認,相對於(yu) 我國的光纜生產(chan) 和開發水平,我國的光纖預製棒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突破,也就是說,光纖預製棒目前仍然是影響我國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騰飛的一個(ge) 薄弱環節。
我國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在發展過程中,得到了國家有關(guan) 部門的大力支持,我國也一直把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重要的戰略產(chan) 業(ye) 來發展,但是,我們(men) 也注意到,近年來,人們(men) 對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的重視程度實際上是呈下降趨勢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令 第57號 《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已經國務院批準,現予以發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2004年11月3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商務部發布的《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2004年修訂)》同時停止執行。新的《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指導目錄(2007年修訂)》 鼓勵外商投資產(chan) 業(ye) 目錄中的(二十一)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15. 電子專(zhuan) 用材料開發與(yu) 製造(光纖預製棒開發與(yu) 製造除外),光纖預製棒雖未列入限製和禁止外商項目類,但變成了一般項目。#p#分頁標題#e#
從(cong) 國家整體(ti) 經濟發展和信息化建設的角度考慮,我們(men) 應當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我國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的發展,從(cong) 而對我國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的戰略地位有一個(ge) 全新的認識。
首先,我們(men) 必須看到,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是有著光明市場前景的重要產(chan) 業(ye)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光纖仍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通信傳(chuan) 輸介質。世界對光纖光纜的需求會(hui) 因為(wei) 技術的進步而逐步增長,尤其是當光纖到戶時代的到來,世界對光纖光纜的需求量將有巨大的增長,因此,從(cong) 市場的角度看,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毫無疑問仍然是一個(ge) “朝陽”產(chan) 業(ye) ,發展和壯大我國的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對於(yu) 我國的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其次,光纖光纜技術是一項不斷發展的技術,其應用領域不斷擴展。我們(men) 應該看到,自上世紀70年代美國康寧公司生產(chan) 出第一根具有實際應用價(jia) 值的光纖以來,光纖光纜技術一直在不斷進步,光纖產(chan) 品的種類在不斷增加,光纖生產(chan) 工藝也不斷改進,成本不斷降低,光纖長度不斷增加,性能指標不斷提高。因此,如果說光纜的生產(chan) 技術已經逐步走向成熟,那麽(me) ,光纖生產(chan) ,特別是決(jue) 定光纖性能的光纖預製棒的開發和生產(chan) 技術仍然是一項難以掌握的高難度技術,部分技術國外仍然對我國進行封鎖。如果我國企業(ye) 因為(wei) 整個(ge) 行業(ye) 的持續低迷,失去進行未來技術開發的實力,那麽(me) ,我國經過十幾年努力與(yu) 國外領先企業(ye) 所縮小的差距就將再次擴大,我國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可能就會(hui) 徹底喪(sang) 失競爭(zheng) 力,那時,國外對我國光纖光纜技術和產(chan) 品的封鎖就有可能再次成為(wei) 製約我國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5、預製棒的製造技術簡析
目前光纖預製棒的生產(chan) 工藝已經演變為(wei) 兩(liang) 步法:即預製棒纖芯部分的生產(chan) 和預製棒外包層的生產(chan) 。預製棒纖芯製作的主要工藝方法為(wei) OVD、VAD、MCVD、PCVD 四種工藝,日本以VAD 法為(wei) 主,而歐美以PCVD 和OVD 法為(wei) 主。光纖預製棒的光學特性主要取決(jue) 於(yu) 芯棒製造技術,而光纖預製棒的成本主要取決(jue) 於(yu) 外包技術。外包層的生產(chan) 主要分為(wei) 以下幾種:目前套管法占28%,OVD62%,等離子8%,溶膠-凝膠法2%。套管法的主要限製因素是合成石英管的價(jia) 格高、套管尺寸難以擴大、生產(chan) 套管的廠商少等,總體(ti) 而言外包OVD技術占有一定的優(you) 勢。
預製棒的供應主要控製在國外光纖巨頭廠商手中。國外的主要光纖光纜大廠都基本掌握了預製棒的生產(chan) 技術,隻是技術工藝存在差異,典型的如美國康寧、荷蘭(lan) 德拉克、日本古河、騰倉(cang) 、住友、韓國三星等都擁有預製棒的生產(chan) 技術。但該行業(ye) 中各廠商對預製棒技術采取了
嚴(yan) 格的控製措施,大部分廠商都不對外出售預製棒,出售預製棒也僅(jin) 限於(yu) 自已投資或參股的光纖企業(ye) 。因此全球大部分的光纖企業(ye) 為(wei) 了獲得預製棒的供應,被迫采用合資的方式來取得穩定的預製棒供應。因此,全球大部分預製棒是以內(nei) 部轉移定價(jia) 的方式進行交易,也是大多數擁有預製棒技術的國際巨頭利用內(nei) 部轉移定價(jia) 進行跨國利潤轉移的重要手段。國內(nei) 廠商除長飛外,大都沒有掌握低成本生產(chan) 預製棒的技術。光纖預製棒作為(wei) 光纖產(chan) 業(ye) 的製高點,目前國內(nei) 隻有長飛、烽火、富通、法爾勝、特恩弛等少數廠商具備光纖預製棒的生產(chan) 能力,但是大都不具備低成本生產(chan) 的能力。
6、關(guan) 於(yu) 引進藤倉(cang) OVD工藝的說明
作為(wei) 武漢光穀的核心企業(ye) 之一的烽火通信公司,立足於(yu) 光通信產(chan) 業(ye) ,多年來一直以光纖光纜、光器件、光通信設備為(wei) 主業(ye) ,目前光纖光纜的生產(chan) 在國內(nei) 處於(yu) 領先地位,同時還積累了多年生產(chan) 多模光纖預製棒的經驗,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技術人員。我們(men) 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先進的預製棒生產(chan) 設備和工藝。但是國際大型企業(ye) 核心的技術不會(hui) 輕易轉讓給我們(men) 。在光纖行業(ye) ,OVD技術,康寧曾經在中國兩(liang) 度談合資,但是兩(liang) 次都不了了之。日本企業(ye) 在西安建立了合資企業(ye) ,但並沒有把最先進的技術交給我們(men) 。我們(men) 拿進來的技術,很重要一點必須是先進技術,把技術掌握了之後,一定要變成我們(men) 自主的產(chan) 業(ye) ,這樣才能真正起這個(ge) 作用。
日本藤倉(cang) 公司是世界著名的生產(chan) 光纖的專(zhuan) 業(ye) 廠家,采用的是VAD+OVD工藝,擁有多項光纖及預製棒製造的專(zhuan) 利,其光纖產(chan) 能位於(yu) 世界前5名。2002年開始,烽火通信與(yu) 藤倉(cang) 公司就雙方在武漢建立光纖、預製棒光纜合資公司事宜再次進行過可行性研究、交流、談判。並於(yu) 2005年4月達成協議、簽定合同,以烽火通信關(guan) 山新建的現代化光纖產(chan) 業(ye) 為(wei) 基地,雙方在武漢成立光纖合資公司。根據協議,該合資公司的第一期工程是購買(mai) 藤倉(cang) 公司的預製棒來進行光纖拉絲(si) ,在適當時機,作為(wei) 二期工程,再引進藤倉(cang) 的預製棒技術及設備。目前我們(men) 已經和藤倉(cang) 公司合資成立了一個(ge) 生產(chan) 光纖的公司——烽火藤倉(cang) 光纖科技股份公司,通過購買(mai) 藤倉(cang) 公司的預製棒來進行光纖拉絲(si) ,目前運作良好。
(1)藤倉(cang) OVD工藝簡介
技術路線:VAD芯棒+OVD外包層 ;
主要工藝流程:
芯棒沉積 →芯棒燒結 → 芯棒拉細→RIP測量→OVD外包→燒結→預製棒
主要工藝參數:
燒結前VAD芯棒尺寸:直徑 ≈ 300mm;長度≈ 1500mm;
沉積時間:24小時;
燒結後VAD芯棒尺寸:直徑 ≈ 100mm;長度≈1500 mm;
沉積時間:24小時;
每根芯棒可拉成5-6段小芯棒,拉細後:直徑 ≈ 30mm;段長度≈ 1500mm;
OVD外包並且燒結後的預製棒尺寸:直徑 ≈ 90-120mm;長度≈ 1500mm;
可拉光纖長度:最大可拉3000Km
(2)藤倉(cang) OVD工藝與(yu) 其他工藝比較
管外沉積工藝與(yu) 管內(nei) 沉積工藝相比優(you) 勢明顯;
藤倉(cang) 芯棒VAD工藝與(yu) 康寧的OVD相比,工序簡化、工藝設計更合理;
藤倉(cang) 的OVD外包層沉積工藝與(yu) 康寧的OVD相比,平移設計更合理;
藤倉(cang) 的OVD外包層沉積工藝與(yu) 阿爾卡特的等離子體(ti) 噴塗技術比較具有全合成特點,原材料可實現國產(chan) 化。
7、發展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對武漢光穀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wei) 中國武漢光穀的兩(liang) 大核心企業(ye) --武漢長飛和烽火通信,近年來在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長飛2007年光纖產(chan) 量接近1000萬(wan) 芯公裏,烽火光纖產(chan) 量超過了500萬(wan) 芯公裏,在國內(nei) 光纖光纜行業(ye) 位列前茅。
據有關(guan) 專(zhuan) 家估計,如果以我國光纖年需求量3500萬(wan) 芯公裏、平均價(jia) 格80元/公裏計算,我國光纖市場總共有28億(yi) 元左右的規模,而光纜市場,據估計,我國光纜市場的總規模接近100億(yi) 元。對於(yu) 烽火通信公司,如果能將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擴展到預製棒,按照年產(chan) 1000萬(wan) 芯公裏製棒能力計算,可分別形成的5億(yi) 元、8億(yi) 元、25億(yi) 元的光棒、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累計約40億(yi) 。可增加就業(ye) 300-1000人;年利稅24000萬(wan) 元。對地方政府、光穀產(chan) 業(ye) 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
根據我國目前的市場供需狀況和世界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的發展趨勢,武漢已經具備了建設成為(wei) 世界光纖光纜製造中心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穩定的市場需求、完整的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鏈、成熟的生產(chan) 設備和技術以及富有競爭(zheng) 力的生產(chan) 成本等等。但在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中仍存在許多薄弱的環節,特別是光纖預製棒技術的一些環節需要完善,這需要各方麵更多的支持。#p#分頁標題#e#
光纖新產(chan) 品的開發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光纖預製棒的開發,政府應當鼓勵企業(ye) 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光纖預製棒生產(chan) 技術和工藝,並對企業(ye) 進行相關(guan) 開發進行支持,鼓勵企業(ye) 進行聯合開發。希望政府盡快製訂出將武漢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發展成為(wei) 信息通信領域的支柱產(chan) 業(ye) 的發展規劃,並給予政策方麵的支持。我們(men) 相信,如果政府能夠給予光纖光纜企業(ye) 更多的政策支持,武漢的光纖光纜產(chan) 業(ye) 一定會(hui) 成為(wei) 世界市場一支更為(wei) 重要的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