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極管測試
現在我們(men) 介紹幾種不同的二極管測量。圖7顯示了通用矽二極管測量。不出所料,該二極管在大約0.5V的正向偏壓時導通,最高需0.7V。

圖7:通用矽二極管測試與(yu) 測量。
以圖8中的小信號二極管為(wei) 比照,小信號二極管的正向偏壓斜率較大,因而具有較高的導通電阻特性。圖9顯示的是一個(ge) 肖特基二極管,這類二極管需要較低的導通電壓值(0.26V)。

圖8:小信號矽二極管測試與(yu) 測量。

圖9:肖特基二極管的測試與(yu) 測量。
故障二極管顯示為(wei) 開路或短路。開路二極管的圖像如圖6所示,而短路二極管則像是一條水平線。LED也可通過這種方法進行測試。如果需要,通過提高波形發生器的偏置,可為(wei) LED提供更多的電壓。
雙極晶體(ti) 管測試
雙極晶體(ti) 管測試可采用與(yu) 二極管測量相同的方法。首先要確定發射極-基極和集電極-基極的連接能夠像二級管一樣運行。隨後要確認集電極-發射極不會(hui) 短路,也就是說要像開路電路一樣運行。
電纜測試
對於(yu) 電纜測試,波形發生器可配置為(wei) 輸出一個(ge) 100Hz、0V~1V的方波,如圖10所示。取平均法可以降低噪聲;觸發點的位置設在左側(ce) 。使用光標對波形參數進行手動測量。這種測試方法等效於(yu) 一個(ge) 低速時域反射計(TDR)。

圖10:電纜測試與(yu) 測量(未連接被測件時)。

圖11顯示了對長度未知的雙絞線進行測量。雙絞線的阻抗可通過下麵公式計算:
圖11:雙絞線的測試與(yu) 測量。
公式3

為(wei) 第一個(ge) 步進的電壓(在觸發點的步進),使用示波器光標進行手動測量而得。在本例中,是660mV,因此可算出約為(wei) 97Ω(這類電纜的典型值)。雙絞線的遠端是開路電路,顯示為(wei) 突然增加的電平,即最右側(ce) X光標所在的位置。
圖12顯示了對長度未知的RG-58電纜進行測試。根據測量,可得出阻抗值為(wei) 51Ω。這個(ge) 值是RG-58的預期值。測量結果還顯示電纜的終端是短路的,此時電壓回零。如果已知電纜的傳(chuan) 播時延,可通過下麵公式計算出它與(yu) 短路的距離:

圖12:RG-58電纜(含短路)測試與(yu) 測量。
公式4

RG-58的傳(chuan) 播時延是1.54ns/ft。通過光標可測得的值為(wei) 191ns。由此得知,電纜與(yu) 短路的距離是62英尺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