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測試測量

為您的測量應用選擇合適的總線

星之球激光 來源:中國自動化網2012-05-28 我要評論(0 )   

概覽 NILabVIEW2009延續了直觀的圖形化開發環境以及數據采集硬件與(yu) PC總線的無縫集成。麵對多種總線上超過200種的不同硬件設備,如何選擇一款總線來滿足您的應用需求?該...

概覽
      NI LabVIEW 2009延續了直觀的圖形化開發環境以及數據采集硬件與(yu) PC總線的無縫集成。麵對多種總線上超過200種的不同硬件設備,如何選擇一款總線來滿足您的應用需求?該白皮書(shu) 討論了可供選擇的總線,並概述了您在為(wei) 測量應用選擇最佳總線時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


 

  在選擇最佳總線時您需要回答的五個(ge) 問題

  1. 我將通過該總線傳(chuan) 輸的數據有多少?

  2. 我的單點I/O需求是什麽(me) ?

  3. 我需要實現多台設備的同步麽(me) ?

  4. 該係統應當具有怎樣的便攜性?

  5. 我的測量結果距離我的計算機有多遠?

我將通過該總線傳(chuan) 輸的數據有多少?

  所有的PC總線均對於(yu) 在某個(ge) 時間段內(nei) 可以傳(chuan) 輸的數據量有一定的限製。這被稱為(wei) 總線帶寬,通常以每秒兆字節(MB/s)為(wei)  表述單位。如果動態波形測量在您的應用中很重要,請必須考慮一種具有足夠帶寬的總線。

  總帶寬可以為(wei) 多台設備間共享或為(wei) 某台設備專(zhuan) 用,這取決(jue) 於(yu) 您所選用的總線,例如,PCI總線為(wei) 計算機上所有PCI設備提供了共享132 MB/s的理論帶寬。提供專(zhuan) 用帶寬的總線,如PCI Epresss和快速PXI Express,實現了每台設備的最大數據吞吐量。

  在進行波形測量時,您需要一定的采樣率和精度,這基於(yu) 您的信號頻率而確定。您可以通過將每個(ge) 采樣點的字節數(如不滿一個(ge) 字節則進位到一字節)分別與(yu) 采樣率、通道數相乘,計算所要求的最低帶寬。

  例如,一台16-bit的設備(兩(liang) 個(ge) 字節),其四路通道的采樣率為(wei) 4 MS/s,有:
  


 

  您的總線帶寬需要能夠滿足正在被采集的信號的速率,而且,重要的是,注意到實際係統的帶寬將會(hui) 低於(yu) 總線的理論帶寬。實際帶寬取決(jue) 於(yu) 係統中設備的數目和開銷帶來的任何額外總線流量。若您需要在眾(zhong) 多的通道上傳(chuan) 輸大量的數據,帶寬可能是在選擇您數據采集總線時最為(wei) 重要的考慮因素。

我的單點I/O需求是什麽(me) ?

  要求單點讀寫(xie) 的應用常常要求I/O數值的一致性與(yu) 及時性。如果基於(yu) 總線架構如何在軟硬件中實現,單點I/O需求可能會(hui) 成為(wei) 您選擇總線的決(jue) 定性因素。

  總線時延是I/O的響應特性。它是指驅動程序軟件函數被調用時刻與(yu) 該I/O的實際硬件數值被更新時刻之間的時間延滯。取決(jue) 於(yu) 您所選擇的總線,該時延範圍可能從(cong) 少於(yu) 1微妙到數毫秒。

  例如,在一個(ge) PID控製係統中,該總線時延可能會(hui) 直接影響控製循環的最大速率。

  單點I/O應用中另一個(ge) 重要因素便是確定性,它用於(yu) 度量I/O如何一致地執行。與(yu) 響應特性會(hui) 發生改變的總線相比,那些在與(yu) I/O通信時總是具有相同時延的總線擁有更高的確定性。確定性對於(yu) 控製應用很重要,因為(wei) 它直接影響了控製循環的可靠性,而許多控製算法是基於(yu) 該控製循環將總是以恒定速率執行為(wei) 前提設計的。任何相對期望速率的偏離都將使得整個(ge) 控製係統降低效率。

  從(cong) 軟件層麵來討論通信總線如何被實現,對於(yu) 總線時延和確定性有著重要的作用。支持實時操作係統的總線與(yu) 軟件驅動程序將提供最佳的確定性,進而為(wei) 您提供最高的性能。一般情況下,內(nei) 部總線,如PCI Epress和PXI Epresss,比外部總線(如USB或無線)更適合低時延的單點I/O應用。

我需要實現多台設備的同步麽(me) ?

  許多測量係統存在複雜的同步需求,無論它是實現數百個(ge) 通道的同步還是實現多種類型儀(yi) 器的同步。例如,一個(ge) 激勵響應係統可能會(hui) 要求輸出通道共用同一個(ge) 采樣時鍾,使用觸發作為(wei) 輸入通道以實現I/O的相關(guan) 操作,並更好地分析其結果。NI不同總線上的數據采集設備都提供了這一功能。幾乎所有的NI數據采集(DAQ)設備都提供對可編程多功能輸入(PFI)端的訪問(PFI可用於(yu) 實現時鍾與(yu) 觸發信號在不同設備間的路由),以及在NI-DAQmx中通過軟件方便地配置這些PFI端口。然而,某些總線擁有額外的、內(nei) 置的定時與(yu) 觸發線路,以使得多設備的同步盡可能地方便。PCI與(yu) PCI Express設備提供了實時係統集成(RTSI)總線,通過此總線,一個(ge) 台式係統的多隻板卡可以在機箱內(nei) 部直接用導線連接。這樣免除了從(cong) 前麵連接端子額外接線,並簡化了I/O的連接。

  對於(yu) 多台設備的同步,最佳的總線選擇便是PXI平台,包括PXI和PXI Express。該開放性標準特別適合高性能的同步與(yu) 觸發,並對於(yu) 同一塊底板內(nei) 的I/O模塊的同步以及多塊底板的同步,具有大量不同的可選方案。

該係統應當具有怎樣的便攜性?

  引入便攜式計算為(wei) 工程師和科學家們(men) 提供了新的利用基於(yu) PC的數據采集進行創新的方式。便攜性對於(yu) 許多應用都是一項重要的因素,而且可能會(hui) 輕易地成為(wei) 選擇一種總線而不是另一種總線的主要理由。例如,車載數據采集應用獲益於(yu) 緊湊且方便運輸的硬件。外部總線,如USB和以太網,特別適合於(yu) 便攜式數據采集係統,因為(wei) 其快速的硬件安裝和與(yu) 便攜式電腦的兼容性。總線供電的USB設備提供了額外的便利,因為(wei) 它們(men) 不需要提供一個(ge) 分立的電源供應。采用無線數據傳(chuan) 輸總線是實現便攜性的另一個(ge) 較好的選擇,因為(wei) 該測量硬件自身變為(wei) 便攜式的,而該計算機仍可放在原有位置。

測量結果距離我的計算機有多遠?

  您需要進行測量的位置和計算機所處的位置之間的距離,可能會(hui) 因應用而異。為(wei) 實現最佳的信號完整性和測量精度,您應當將您的數據采集硬件放置在盡可能靠近信號源的地方。這對於(yu) 大規模分布式測量(如那些麵向結構健康監測或環境監測的應用)可能會(hui) 成為(wei) 一項挑戰。跨越大橋或工廠地麵布置很長的線纜,不僅(jin) 成本高昂,而且會(hui) 引入噪聲。解決(jue) 該問題的方法便是利用便攜式計算平台將采集係統移至更接近信號源的地方。利用無線技術,計算機與(yu) 測量硬件之間的有線連接被去除,您可以進行分布式測量並將該數據回傳(chuan) 至中央位置。

      最常見總線的選擇指南

  基於(yu) 前麵概述的這五個(ge) 問題,表1展示了一份麵向現可用最常見數據采集總線的選擇指南。


 


 

  表1。該表展示了一份基於(yu) 應用需求的總線選擇指南以及NI範例產(chan) 品

  1最大理論數據速率基於(yu) 下列總線規範:PCI、快速PCI 1.0、PXI、快速PXI 1.0、USB 2.0、100Mbps以太網與(yu) Wi-Fi 802.11g。

數據采集總線概覽

  雖然存在很多種不同的總線以及外形尺寸以供選擇,但是,該部分聚焦於(yu) 七種最為(wei) 常見的總線,其中包括:


  圖1將這些總線按由NI數據采集產(chan) 品組成的PC-總線體(ti) 係架構的方式組織展示,從(cong) 內(nei) 插式到可熱插拔的外部總線。

  PCI

  PCI Express#p#分頁標題#e#

  USB

  PXI

  PXI Express

  以太網

  無線


 


圖1。多種總線可用於(yu) 滿足您的數據采集需求。


 

      PCI
  
圖2。PCI M係列多功能DAQ


 

  外設部件互連(PCI)總線是現今最常用的內(nei) 部計算機在線之一。憑借132 MB/s的共享帶寬,PCI提供了高速數據傳(chuan) 輸和麵向單點控製應用的確定性的數據傳(chuan) 輸性能。PCI有許多種不同的數據采集硬件選擇,包括高達10 MS/秒和高達18-位精度的多功能I/O板卡。

  PCI Express


圖3。PCI Epress的X係列多功能DAQ


 

  PCI Express是PCI的一項演進技術,它完成了PC行業(ye) 的一個(ge) 新層次的創新。快速PCI架構的最大一項優(you) 勢便是由獨立的數據傳(chuan) 輸線路提供的專(zhuan) 用總線帶寬。與(yu) 132 MB/s帶寬為(wei) 所有設備共享的PCI不同,快速PCI采用了獨立的數據通路,每條數據通路能夠以高達250 MB/s的速率傳(chuan) 輸數據。

  該PCI Express總線還能夠從(cong) 單個(ge) x1(念作“乘1”)數據通路擴展至x16數據通路,以實現4 GB/s的最大吞吐量,足以在不足一分鍾的時間內(nei) 填滿一隻200 GB的硬盤。對於(yu) 測量應用,這意味著更高的、持續的采樣率和數據吞吐速率,故而,多台設備不必搶占總線。

  了解新款麵向快速PCI的X係列DAQ設備

  USB


 


圖4。帶有直接BNC連接的USB總線供電M係列


 

  通用串行總線(USB)最初是為(wei) 了實現外周設備(如鍵盤與(yu) 鼠標)與(yu) PC的連接而設計。然而,在包括測量與(yu) 自動化的許多其他應用中,它已被證明非常有用。USB提供了數據采集設備與(yu) PC之間的一種成本低廉的、易於(yu) 使用的連接方式。高速USB 2.0具有最高的理論帶寬60 MB/s,該帶寬為(wei) 連接在單個(ge) USB控製器上的所有設備所共享。USB設備本質上是有時延的且非確定性的。這意味著單點數據傳(chuan) 輸不會(hui) 嚴(yan) 格如所預期的發生,因而,USB並不適合高性能控製應用。

  在另一方麵,該USB總線擁有幾項使其相比一些傳(chuan) 統的內(nei) 部PC總線更易於(yu) 使用的特性。USB設備是可熱插拔的,因此,它們(men) 免除了關(guan) 閉PC以添加或刪除設備這一繁瑣步驟。該總線還具有自動的設備檢測,這意味著用戶在插入其設備後不必手動對其進行配置。一旦完成了軟件驅動程序的安裝,操作係統自身會(hui) 檢測和安裝該設備。

  察看麵向USB 2.0的NI CompactDAQ傳(chuan) 感器係統

  PXI平台


 


圖5。PXI平台由底板、控製器和I/O模塊組成。


 

  麵向儀(yi) 器係統的PCI擴展(PXI)是為(wei) 了連接台式機PC係統與(yu) 高端VXI和GPIB係統之間的間隙而開發的。PXI係統聯盟擁有超過200家成員,維護該開放標準,並在2006年,通過了PXI Express規範,以便在PXI平台上實現PCI Express數據傳(chuan) 輸技術。

  基於(yu) CompactPCI,PXI吸納了儀(yi) 器係統拓展和更嚴(yan) 格的係統層次規範,以確保麵向測量與(yu) 自動化的開放性和更高的性能。PXI的數據采集係統的技術優(you) 勢包含通過堅固的封裝可以承受在工業(ye) 應用中常有的惡劣環境。PXI係統還提供了模塊化架構,這意味著您可以將多台設備裝配在同一個(ge) 機箱,作為(wei) 單個(ge) 獨立的儀(yi) 器使用,而且您能夠擴展您的係統,使其功能遠超出具有PCI總線的PC機。PXI所提供的另一個(ge) 最重要的技術優(you) 勢在於(yu) 其集成的定時與(yu) 觸發功能。無需任何外部連接,可以利用集成在PXI底板的背板上的內(nei) 部總線,實現多台設備的同步。

  以太網


 


圖6。 麵向C係列模塊的NI以太網DAQ


 

  以太網幾乎是世界上每個(ge) 公司網絡的主幹網,故而廣泛可用。作為(wei) 一種用於(yu) 數據采集的總線,以太網非常適合在距離超過USB線纜的5米長度範圍情況下,進行便攜式測量或分布式測量。單個(ge) 以太網線纜在需要采用集線器、交換機或中繼器之前,可以拓展至100米。這樣的距離,結合在實驗室、辦公室和製造設施內(nei) 大量安裝的網絡基礎,使得以太網成為(wei) 遠距離分布式測量的理想選擇。雖然可用的網絡帶寬取決(jue) 於(yu) 聯網設備的數量,100BASE-T(100 MB/s)以太網可以容納以太網數據采集設備。此外,千兆位以太網(1000BASE-T)可以容納更多來自100BASE-T網絡的數據,以支持更大型的係統。

  無線技術


 

  
圖7。麵向C係列模塊的NI Wi-Fi DAQ


 

  無線技術將基於(yu) PC的數據采集的靈活性和便攜性,拓展至以往難以布線的測量應用,如風力發電站或民用設施。無線技術通過免除了布線和安裝顯著地降低了成本。盡管如此,無線技術比其他任何數據采集總線的時延都要高,因此,不推薦要求高速控製或確定性的應用。現有許多不同的無線技術可供使用,其中,最為(wei) 普及的是IEEE 802.11(Wi-Fi)。

  Wi-Fi屬於(yu) 最方便設置的無線技術。連接至Wi-Fi“熱點”與(yu) 插入USB線纜非常相似。經過在IT部門的10年使用,Wi-Fi也變得很安全。 IEEE 802.11i(WPA2)是現今商業(ye) 上可用的最嚴(yan) 格的無線安全標準,具有128-位AES加密和IEEE 802.1X身份認證。對於(yu) 動態波形信號的數據流傳(chuan) 輸,Wi-Fi比其他無線技術提供更高的帶寬,這使其成為(wei) 機器狀況監測和其他高速應用的理想選擇。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