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電網建設的深入和電力光纖到戶的規模化推進,國家電網公司將構建連通至用戶末端的高速、可靠、實時的雙向數據傳(chuan) 輸網絡,這不僅(jin) 助力電力營銷快速發展,更助推雲(yun) 計算、物聯網、智能化社區服務平台等核心產(chan) 品和技術的研發。電力光纖到戶工作的推進,延伸了電力產(chan) 業(ye) 鏈,打造出全新的電力信息通信產(chan) 業(ye) ,推動著電網由單一輸電載體(ti) 向綜合性能源及信息供給平台演進。
遼寧省沈陽市八王寺聖水源小區電力光纖到戶的正式運營,就是我國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商業(ye) 化運行的重要突破。該工程探索出了在高寒地區、高海拔地區、強日照、強輻射地區的成功路徑。在通道資源整合和軟資源(視頻、音頻等)整合方麵,達到了節約能源,避免重複建設的目的,降低了‘三網融合’的成本。如:電力光纖入戶可為(wei) 居民降低能耗25%至30%,並提供給用戶更多的資源選擇。
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的建設涉及諸多相關(guan) 單位,如:電力、電信、有線電視等。聖水源小區采用的電力光纖入戶技術,是在低壓通信接入網中采用光纖複合低壓電纜,將光纖隨低壓電力線敷設,實現到表到戶,配合無源光網絡技術,在提供電力的同時,實現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的同網傳(chuan) 輸。因此,保證電力光纖到戶工程的順利實施,各相關(guan) 單位必須懷揣大局觀,通力配合,重視社會(hui) 責任,兼顧企業(ye) 利益,達到工程實施過程的協調統一。
比如,在此次電力光纖到戶商業(ye) 化試點工程運營初期,遼寧電力和沈陽供電公司都成立了領導小區和項目推進組,協同推進項目實施,使得沈陽試點工程在人員配置、係統設計、建設實施、功能測試、現場調試等環節工作有效開展。
作為(wei) 智能電網建設的基礎性能源整合工程,國家電網公司對電力光纖到戶工程給予了高度重視,有重點地選擇了試點工程開展的地區。如:國家電網公司選擇將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在沈陽實施。沈陽市是北方老工業(ye) 基地、遼寧省的核心城市,2010年6月,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正式啟動了基於(yu) 電力光纖到戶的沈陽八王寺智能小區重點建設項目。
工程不僅(jin) 需要各相關(guan) 單位通力配合,還需政府的全力支持。沈陽市政府在政策上將這項工程寫(xie) 入了《沈陽市城市建設“十二五”規劃》。工程實施中,政府扮演協調員的工作,積極協調各相關(guan) 方推進項目。
電力光纖到戶的最大優(you) 勢在於(yu) 能夠統一承載能源流、信息流,在滿足智能電網用戶端信息交互的同時,可為(wei) 電信和廣電運營商提供可選的公共接入服務,從(cong) 而合理整合社會(hui) 資源,促進共建共享、節約社會(hui) 建設成本。沈陽對電力光纖到戶項目的推進模式、項目管理模式、商業(ye) 運營模式等做出了較為(wei) 成功的探索,鑒於(yu) 沈陽電力光纖到戶取得的建設成效,2013年,沈陽供電公司還將完成5萬(wan) 戶電力光纖到戶任務。
可以預見,隨著商業(ye) 模式的成熟,電力光纖到戶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如在蒙東(dong) 、青海等地的農(nong) 網智能化改造升級中,采用電力光纖到戶的方式,不僅(jin) 可以解決(jue) 偏遠地區的供電難題,還能給農(nong) 牧民帶來擁有電話、有線電視和互聯網的現代信息生活。
然而,電力光纖到戶的進一步推進仍需克服諸多困難。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電力光纖到戶工程涉及多資源提供、多專(zhuan) 業(ye) 配合,涉及運營和維護機製的探索,需工程協同推進、共同整合。所以,在工程推進過程中,必須講究科學方法論,建立健全的組織體(ti) 係。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