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未來3到5年工業機器人年均增速將達25%

星之球激光 來源:工控網2012-11-06 我要評論(0 )   

不知疲倦、不計環境、操作精細工業(ye) 機器人正以廣闊的應用前景和較低的比較成本,贏得越來越多企業(ye) 的青睞,其研發、生產(chan) 和應用正在加快發展。 工業(ye) 機器人正得到越來越多企...

    不知疲倦、不計環境、操作精細……工業(ye) 機器人正以廣闊的應用前景和較低的比較成本,贏得越來越多企業(ye) 的青睞,其研發、生產(chan) 和應用正在加快發展。

  工業(ye) 機器人正得到越來越多企業(ye) 的喜愛。據統計,國內(nei) 工業(ye) 機器人市場規模去年已達到80億(yi) 元,增長30%以上。有專(zhuan) 家預測,未來幾年,隨著我國製造業(ye) 特別是電子器械、精密儀(yi) 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業(ye) 的發展,工業(ye) 機器人的裝配量將快速增長。加之工業(ye) 機器人應用領域正逐漸向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以及建築、采礦等領域延伸,預計未來3年至5年工業(ye) 機器人年均增速有望達到25%左右。

 

  兩(liang) 大趨勢

  幫助人替代人

  近日,著名代工企業(ye) 富士康提出,將在3年內(nei) 啟用100萬(wan) 台工業(ye) 機器人。為(wei) 此,富士康甚至在山西晉城投資機器人工業(ye) 園,開始自己生產(chan) 工業(ye) 機器人。目前,作為(wei) 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ye) ,富士康在內(nei) 地的雇傭(yong) 工人數量超過100萬(wan) 人。

  富士康使用的工業(ye) 機器人尚屬相對低端的機械手臂,每個(ge) 成本在10萬(wan) 元左右。這種機械手臂能夠24小時連續工作。按照富士康普通工人年薪約3萬(wan) 元至4萬(wan) 元計算,一個(ge) 機械臂的成本相當於(yu) 雇用3個(ge) 普工一年的工資成本。

  有分析人士認為(wei) ,如果機器人計劃實施成功,能夠使富士康突破對勞動力需求的天花板,實現全球化戰略。富士康已明確在巴西投資120億(yi) 美元建廠,同時在越南和印度開始布局。

  按照富士康的設想,隨著機器人的投產(chan) 使用,人力將被轉移到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崗位。據介紹,富士康的年輕人將重新學習(xi) 操控機器人軟件、應用和維修,變為(wei) 機器人的應用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通過操作機器人來完成生產(chan) 。

  勞動力價(jia) 格上漲推高生產(chan) 成本,被認為(wei) 是工業(ye) 機器人快速進入生產(chan) 的原因之一。據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hui) 秘書(shu) 長畢亞(ya) 雷介紹,目前,工業(ye) 機器人已在醫療手術、汽車製造、精密儀(yi) 器製造等多個(ge) 領域廣泛應用。

  畢亞(ya) 雷稱,工業(ye) 機器人應用呈兩(liang) 大趨勢,即幫助人和替代人,前者幫人做“簡單機械枯燥的事”,後者做“人做不了的事”。

  以組裝加工智能手機、汽車為(wei) 例,在拋光、打磨、焊接等多個(ge) 環節,智能化機器人相對於(yu) 普通工人,具有生產(chan) 效率更高、減少庫存時間和空間、可更新換代等優(you) 勢,更適合在易燃、易爆、過熱等危險環境中作業(ye) 。畢亞(ya) 雷認為(wei) ,未來在毛坯製造、機械加工、焊接、熱處理、表麵塗覆、上下料、裝配、檢測及倉(cang) 庫堆垛等作業(ye) 中,工業(ye) 機器人將作為(wei) 一種標準設備得到廣泛應用,將成為(wei) 工業(ye) 自動化技術與(yu) 應用的生力軍(jun) 。

    #p#副標題#e#

    合力推進

 重自主重應用

  在深圳,工業(ye) 機器人應用已深入多個(ge) 領域,需求呈逐步上升趨勢。比亞(ya) 迪早在2009年就耗資數億(yi) 元引進13台ABB噴塗機器人,全自動完成整個(ge) 車身的油漆噴塗工作。

  此舉(ju) 不僅(jin) 使精加工質量達到最佳效果,塗料用量也可減少約30%。智能機器人在降低人力成本同時也減少了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油漆光澤度可提高10%,橘紋、顆粒和異物等麵漆缺陷均有效改善,油漆膜厚誤差控製在2微米以內(nei) 。

  深圳的機器人研發和製造布局較早。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wei) 落戶深圳的首個(ge) 國家級科研機構,擁有雄厚的研發實力。機器人是其最重要的研究和產(chan) 業(ye) 化方向之一,在該院下設的13個(ge) 研究中心中,人機交互、智能仿生、集成電子、智能傳(chuan) 感、認知技術等5大中心和實驗室均為(wei) 機器人製造提供智力支持,致力於(yu) 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機器人產(chan) 業(ye) 。

  2009年3月,國內(nei) 首個(ge) 機器人產(chan) 業(ye) 協會(hui) 在深圳成立,銀星智能、深圳大學等50多家從(cong) 事機器人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的企事業(ye) 單位成為(wei) 會(hui) 員,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wei) 協會(hui) 理事長單位,匯集了70餘(yu) 名海內(nei) 外機器人技術專(zhuan) 家學者。其中,中國機械及自動化專(zhuan) 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就是國際著名的機器人專(zhuan) 家。目前,僅(jin)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hui) 就有63家專(zhuan) 業(ye) 的機器人企業(ye) ,2011年產(chan) 值達160億(yi) 元,這些企業(ye) 平均年增速為(wei) 50%至60%。

 

  今年4月,深圳市36家企業(ye) 、高校、研究及投資機構共同成立機器人產(chan) 學研資聯盟,組織形式多樣的共性技術攻關(guan) 、提供資源共享、實施技術轉移和促進人才交流。目前,深圳與(yu) 機器人技術相關(guan) 的信息、家電、通訊、裝備製造業(ye) 等產(chan) 品規模已達3000多億(yi) 元。

  畢亞(ya) 雷告訴筆者,在機器人應用領域,模擬人類表情最像的機器人在日本,執行力最強的機器人在美國,而在多傳(chuan) 感融合及智能化應用方麵,中國走在前列。他表示,這與(yu) 中國豐(feng) 富的製造業(ye) 密切相關(guan) 。各行各業(ye) 的生產(chan) 製造在中國聚集,有利於(yu) 機器人在應用中走進廠房,也方便製造商根據生產(chan) 需求因地製宜地更新升級機器人。

  畢亞(ya) 雷表示,機器人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不僅(jin) 將普遍進入流水線製造,在生產(chan) 生活的方方麵麵都將有機器人的身影,需求也將越來越大。一個(ge) “家家都有機器人、廠廠都有機器人”的時代或已不再遙遠。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