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利比亞(ya) 國際電信公司和華為(wei) 海洋網絡有限公司宣布完成首條利比亞(ya) 全資擁有的海底光纜係統Silphium的建設,該係統可以滿足利比亞(ya) 日益增長的跨國通訊需求。Silphium穿越地中海,長425公裏,是世界上最長的無中繼海纜係統之一,這也是華為(wei) 海洋在利比亞(ya) 承建的第二個(ge) 海纜項目。
對此,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利比亞(ya) 通訊基礎設施的建設將對其經濟增長起到重要刺激作用,這對我國經濟發展是一個(ge) 很大的啟發。同時,在國內(nei) 傳(chuan) 統電線電纜行業(ye) 利潤微薄的情況下,海底光纜也將為(wei) 電線電纜企業(ye) 帶來新的市場增長空間。
海纜或成行業(ye) 新增長點
近年來,我國電線電纜行業(ye) 年均增長達15%以上,至2007年,整個(ge) 行業(ye) 工業(ye) 總產(chan) 值超過4000億(yi) 元,已遠超美國,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電線電纜生產(chan) 國。但規模的提升帶來的卻是利潤率的下滑。2002年,我國電纜的利潤率為(wei) 12.9% ,而到2007年,利潤率降至8.56%,而到了2012年1~7月份,全國電線電纜行業(ye) 的平均利潤隻有4.11%。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即便是這樣的利潤率還是建立在假冒偽(wei) 劣、以次充好、短斤少兩(liang) 的基礎上形成的。目前,中國電線電纜行業(ye)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大部分企業(ye) 在中、低端市場血拚、混戰,高端市場、高端品牌失守,利潤微薄。
“而利比亞(ya) 首條全資擁有的海底光纜係統Silphium的建設完成,將給中國電線電纜企業(ye) 以有益的啟發。”某電線電纜經銷商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是一個(ge) 海洋大國,擁有300萬(wan) 平方公裏的海域和18000公裏長的海岸線,其中淺海大陸架為(wei) 120萬(wan) 平方公裏,沿海分布有6000多個(ge) 島嶼。從(cong) 目前的勘探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在淺海大陸架蘊藏著豐(feng) 富的海底油田和天然氣,而在這些區域未來勢必會(hui) 興(xing) 建海上石油鑽井、天然氣礦井等。而這些海上鑽井與(yu) 外界的通信不可能全部依靠著無線通信或者衛星通信來進行,行之有效的隻能是海纜通信。
目前,已有數家電線電纜企業(ye) 在謀劃海纜工程。其中,中天科技、亨通光電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亨通光電副總經理尹紅兵表示,海洋通信是光通信領域的金字塔,目前海底光電纜建設的中心已經從(cong) 歐美市場轉向亞(ya) 非,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同時,從(cong) 全球海洋通信發展的趨勢來看,相關(guan) 企業(ye) 必須具備係統集成能力,包括產(chan) 業(ye) 鏈整合及係統設計能力等。
長城證券表示,亨通光電海纜產(chan) 產(chan) 線建設正在進行,即將成為(wei) 提升毛利潤的利器,一旦獲得成功將會(hui) 為(wei) 公司業(ye) 績帶來衝(chong) 擊性效應和接踵而來的訂單。
國產(chan) 海纜技術瓶頸待破
海光纜作為(wei) 當代國際通信的重要手段,承載了包括互聯網業(ye) 務、語音業(ye) 務以及跨國公司專(zhuan) 線業(ye) 務等90%以上的國際通信業(ye) 務。
根據中策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1993年建成的中日海底光纜係統,可開通7560條電話電路。1997年在上海南匯又建設了一條“天下無難事”光纜(FLAG),連接全球20個(ge) 國家,可開通12萬(wan) 條電話電路。現在我國開始建設中美、亞(ya) 歐兩(liang) 條光纜,總通信能力將猛增到132萬(wan) 路。
事實上,早在20世紀70年代,我國就已經開始研製和使用海底電纜,起初實施的是海底同軸電纜。80年代,電子部第8研究所研製成功淺海光纜,試用於(yu) 渤海灣通信。在上世紀,我國已先後鋪設了近2萬(wan) 公裏的海底通信電纜係統,至今已有三四十年曆史。
但有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由於(yu) 電纜通信容量小,抗幹擾性差,加之使用時間太長,多數都己到退役更換期。對國內(nei) 海纜產(chan) 業(ye) 來說,海底光纜的後續保護及更換難度非常大。
國產(chan) 海纜的後續保護及更換難度體(ti) 現在哪裏呢?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國際海底光纜市場一直被歐洲、日本等五、六家企業(ye) 所壟斷,海纜行業(ye) 的技術主導者仍然為(wei) 跨國公司。目前在海纜市場上,設計、開發、生產(chan) 、施工等大多數核心技術均為(wei) 外國廠商掌握,中國企業(ye) 話語權極低。亨通、中天、華為(wei) 等企業(ye) 參與(yu) 的海纜建設,一般都為(wei) 淺海鋪設的海纜,在海纜施工時也大都是外國公司總攬施工,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這並非過分誇大。早在2011年4月,中移動曾宣布聯手中華電信、日本運營商KDDI共同新建一條總投資至少#p#分頁標題#e#4500萬(wan) 美元新海纜,但國內(nei) 沒有一家企業(ye) 參與(yu) 進來。”上述電線電纜經銷商如是說。
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總經理薛建淩此前表示,海底特殊的環境對應用於(yu) 國際傳(chuan) 輸領域的海底光纜係統的要求非常高,建設周期長,投資巨大;涉及設計、開發、生產(chan) 、施工以及維護等眾(zhong) 多環節,每個(ge) 環節都需要有專(zhuan) 門的技術和設備,產(chan) 品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這對企業(ye) 是一個(ge) 很好的考驗。也隻有在光傳(chuan) 中技術含量最高的領域交出合格的答卷,才能在世界有立足之地。”薛建淩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