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工信部正式公布的《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nei) 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規範》和《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nei) 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兩(liang) 項國家標準中,對光纖入戶的實施情況做出了強製性規定。也就是說從(cong) 2013年4月1日起,新建小區必須光纖入戶,同時具備接入多家運營商的能力。
光纖到戶國標出台一直以來,寬帶“最後一公裏”都是通信行業(ye) 的難題。所謂“最後一公裏”,指的是住宅小區和商住樓內(nei) 的通信管線等通信設施。由於(yu) 小區開發商或物業(ye) 管理部門往往和某一家電信運營商簽訂排他性協議,電信企業(ye) 的這種“跑馬圈地”行為(wei) ,讓小區居民除了該運營商的服務之外別無選擇。
此前,省通信管理局相關(guan) 負責人曾表示,寬帶“最後一公裏”亂(luan) 象的主要原因還在於(yu) 房地產(chan) 開發商的選擇,開發商將自己的成本轉嫁給通信運營商,通過收取通信管理建設入場費等方式,與(yu) 某些運營商簽署排他性協議。
此次,工信部公布的光纖到戶國標中主要包括三項內(nei) 容。一是在公用電信網已實現光纖傳(chuan) 輸的縣級及以上城區,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築的通信設施應采用光纖到戶方式建設;二是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nei) 光纖到戶通信設施工程設計必須滿足多家電信業(ye) 務經營者平等接入、用戶可自由選擇電信業(ye) 務經營者的要求;三是新建住宅區和住宅建築內(nei) 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線管網,電信間、設備間等通信設施必須與(yu) 住宅區及住宅建築同步建設、同步驗收。
全麵實施有難度
從(cong) 上述三項內(nei) 容來看,這兩(liang) 條國標旨在把自主選擇寬帶的權利還給市民,但一位運營商內(nei) 部人士向記者坦言,這兩(liang) 條國標真正實施起來有難度,或許隻能保證新建的樓盤用此新辦法。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廣州存在寬帶壟斷困擾的小區多是近十年間建成的小區,如果在這些小區中改建光纖入戶並且實現用戶自主選擇寬帶服務商並非易事。
需要注意的是,光纖入戶並不等於(yu) 超高速寬帶,隻是如果實施了光纖入戶的話,那麽(me) 就有享受100M甚至1000M寬帶的可能,同時也意味著寬帶月費的增加。記者從(cong) 廣東(dong) 電信了解到,目前廣州不少新建的小區已經實現了光纖入戶,具備100M寬帶接入的條件,但是很多家庭用戶仍然選擇20M的寬帶服務。一位20M寬帶用戶告訴記者:“20M已經足夠,感覺用不到100M那麽(me) 快,而且一個(ge) 月要增加不少支出。”
廣東(dong) 電信相關(guan) 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日前廣東(dong) 電信全新升級寬帶e9套餐。該套餐融合了寬帶、固話、手機三大業(ye) 務,3G網絡最高速度可達3.1M/秒,有20M、100M等多種帶寬選擇。以較受消費者歡迎的20M套餐(僅(jin) 限光纖接入)為(wei) 例,該套餐月費249元,套餐內(nei) 包含400M手機上網流量,30小時WiFi上網時長,國內(nei) 接聽免費,240分鍾國內(nei) 通話時長,30條國內(nei) 短信,6條彩信,固話免月租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